一种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4531发布日期:2023-07-24 03:2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鱼雷罐兑铁,尤其涉及一种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炼钢转炉冶炼所需铁水转运主要依靠鱼雷罐运输至倒罐站,再由受铁小车运输铁包至鱼雷罐受铁口进行受铁作业,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两人现场作业,一人负责操作受铁小车至受铁位并实施观察受铁作业,直至铁水达到要求吨数后联系另一名人员停止鱼雷罐兑铁,另一人负责鱼雷罐兑铁作业,主要负责鱼雷罐车开到兑铁位并操作鱼雷罐车进行兑铁作业,当接收到另一人信号达到要求吨数后,结束兑铁作业,再由操作人员将受铁小车开出,这种相互配合指挥的鱼雷罐兑铁作业操作模式,对操作工要求高,且操作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久而久之稍有不慎或是沟通不到位,极易出现兑铁过量或是铁水满包溢出等情况,出现各类问题,主要表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铁小车与鱼雷罐车受铁及兑铁位置难以确定,只能凭操作人员经验停靠,对操作人员操作要求高,且需要两人分别确认,过程中极易出现兑铁位与出铁位对不正造成兑铁作业出现撒漏铁水的情况。二是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因冶炼时间紧张,操作人员需一直暴露在熔融金属转运现场,高温高热,长此以往,极易出现人员因身体及精神不佳造成操作失误,轻则耽误生产,重则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上铺设有兑铁道轨,兑铁道轨上放置有兑铁小车,兑铁小车上安装有鱼雷罐,兑铁道轨一端的第一平面上安装有兑铁位到位限位,第一平面在兑铁道轨的一侧设有贯穿第一平面的兑铁口,第二平面上铺设有受铁道轨,受铁道轨上放置有受铁小车,受铁小车上安装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上放置有受铁铁包,受铁道轨两端的第二平面上安装有吊包位到位限位、受铁位到位限位,受铁小车、称重装置、吊包位到位限位、受铁位到位限位、兑铁小车、兑铁位到位限位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3、进一步的,第一平面高于第二平面,受铁道轨位于兑铁口的正下方。

4、进一步的,吊包位到位限位、受铁位到位限位、兑铁位到位限位为限位开关。

5、进一步的,受铁小车在受铁道轨上滑动并触发受铁位到位限位动作时,受铁小车的受铁端位于兑铁口的正下方。

6、进一步的,鱼雷罐被触发兑铁动作后,鱼雷罐的兑铁端位于兑铁口的上方。

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鱼雷罐兑铁作业由人工操作作业转为自动化控制作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因现场操作人员沟通不到位及人为因素造成成的生产及安全事故;由以往两人现场作业6小时改为全天候无人值守作业,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优化了人员安排,达到了设备本质安全化的要求。解决了受铁小车与鱼雷罐车受铁及兑铁位置难以确定的问题,由之前的人工确认受铁及兑铁位置改为限位确认,安全可靠,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作业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次,达到了设备本质安全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上铺设有兑铁道轨,兑铁道轨上放置有兑铁小车,兑铁小车上安装有鱼雷罐,兑铁道轨一端的第一平面上安装有兑铁位到位限位,第一平面在兑铁道轨的一侧设有贯穿第一平面的兑铁口,第二平面上铺设有受铁道轨,受铁道轨上放置有受铁小车,受铁小车上安装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上放置有受铁铁包,受铁道轨两端的第二平面上安装有吊包位到位限位、受铁位到位限位,受铁小车、称重装置、吊包位到位限位、受铁位到位限位、兑铁小车、兑铁位到位限位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高于第二平面,受铁道轨位于兑铁口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包位到位限位、受铁位到位限位、兑铁位到位限位为限位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铁小车在受铁道轨上滑动并触发受铁位到位限位动作时,受铁小车的受铁端位于兑铁口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雷罐被触发兑铁动作后,鱼雷罐的兑铁端位于兑铁口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鱼雷罐兑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雷罐自动兑铁装置。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上铺设有兑铁道轨,兑铁道轨上放置有兑铁小车,兑铁小车上安装有鱼雷罐,兑铁道轨一端的第一平面上安装有兑铁位到位限位,第一平面在兑铁道轨的一侧设有贯穿第一平面的兑铁口,第二平面上铺设有受铁道轨,受铁道轨上放置有受铁小车,受铁小车上安装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上放置有受铁铁包。本技术实现了鱼雷罐兑铁作业由人工操作作业转为自动化控制作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因现场操作人员沟通不到位及人为因素造成成的生产及安全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戴金莹,董合存,刘辉,怀善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