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6293发布日期:2023-09-21 03:3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砂轮,具体为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


背景技术:

1、砂轮又称固结磨具,砂轮是由结合剂将普通磨料固结成一定形状,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磨具。其一般由磨料、结合剂和气孔构成,这三部分常称为固结磨具的三要素。按照结合剂的不同分类,常见的有陶瓷砂轮、树脂砂轮、橡胶砂轮。砂轮是磨具中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一种,使用时高速旋转,可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外圆、内圆、平面和各种型面等进行粗磨、半精磨和精磨以及开槽和切断等。

2、端面磨削的砂轮一般比较大,能够磨出工件的全宽,磨削面积较大,允许采用较大额磨削用量,生产效率高。但磨削力较大,发热量大,冷却和排屑条件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包括中心处开设有装配孔的基体,所述基体连接有磨料层,所述磨料层远离基体的一侧开设有外排屑槽及内排屑槽,所述外排屑槽及内排屑槽数量相同,所述外排屑槽及内排屑槽交错设置,所述外排屑槽和内排屑槽通过连通槽连通。

3、进一步的,所述连通槽倾斜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基体远离磨料层的一侧开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通过进液孔连通连通槽。

5、进一步的,所述连通槽呈倾斜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上开设有四个呈环形分布的散热孔。

7、进一步的,所述外排屑槽、内排屑槽及连通槽的数量均为十二个。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易排屑的砂轮结构,通过设置外排屑槽和内排屑槽,在确保排屑的过程中,能够增强砂轮的散热能力,而凹槽和进液孔的设置,方便将磨削液注入到进液孔中,起到降温和排屑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包括中心处开设有装配孔的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连接有磨料层(2),所述磨料层(2)远离基体(1)的一侧开设有外排屑槽(3)及内排屑槽(4),所述外排屑槽(3)及内排屑槽(4)数量相同,所述外排屑槽(3)及内排屑槽(4)交错设置,所述外排屑槽(3)和内排屑槽(4)通过连通槽(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5)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远离磨料层(2)的一侧开设有环形的凹槽(6),所述凹槽(6)通过进液孔(7)连通连通槽(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5)呈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上开设有四个呈环形分布的散热孔(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屑槽(3)、内排屑槽(4)及连通槽(5)的数量均为十二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排屑的砂轮结构,涉及砂轮技术领域,采用的方案:包括中心处开设有装配孔的基体,基体连接有磨料层,磨料层远离基体的一侧开设有外排屑槽及内排屑槽,外排屑槽及内排屑槽数量相同,外排屑槽及内排屑槽交错设置,外排屑槽和内排屑槽通过连通槽连通,连通槽倾斜设置,基体远离磨料层的一侧开设有环形的凹槽,凹槽通过进液孔连通连通槽,该易排屑的砂轮结构,通过设置外排屑槽和内排屑槽,在确保排屑的过程中,能够增强砂轮的散热能力,而凹槽和进液孔的设置,方便将磨削液注入到进液孔中,起到降温和排屑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平,郑亚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钜星超硬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