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3951发布日期:2024-01-06 23:1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具体为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抛光盘高速旋转,抛光盘和抛光剂的共同作用,对工件表面进行摩擦,从而达到去除工件表面浅痕或者氧化层的作用。

2、现有公开号为cn2142925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抛光机自动上料装置,涉及抛光机上料的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上料架、设置在上料架上的输料框以及设置在上料架外侧的承料框,输料框上设有自动将承料框内的管件运输至输料框内的上料组件,输料框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抛光设备相连通的输料孔,输料框上设有用于将管件推入输料孔的推料组件。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上料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安装方式固定,无法根据上料工件的长度进行调节,这样传统的上料机构无法满足不同长度工件进行上料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包括抛光机本体,所述抛光机本体外部固定安装有顶架和底架,所述顶架上安装有活动转辊,所述活动转辊与顶架转动且滑动连接,所述底架上设置有与活动转辊相对应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与底架滑动连接,所述活动转辊和驱动辊上套设有传输皮带。

4、进一步的,所述顶架包括托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托架的头部,且支撑杆与托架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包括直角支架和转杆,所述转杆安装在直角支架的头部,且转杆与直角支架转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直角支架的侧面安装有驱动转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直角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外侧面上一体成型有限位条。

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转辊包括第一轴杆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第一轴杆的两端,且第一侧板与第一轴杆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辊包括第二轴杆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固定安装第二轴杆的两端,且第二轴杆和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与限位条相对应的限位槽。

9、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皮带外面上均匀的设置若干拨板,所述拨板与传输皮带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根据工件的长度进行调节两侧传输皮带的间距,同时两侧传输皮带可以同步进行转动,进而实现稳定上料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包括抛光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本体(1)外部固定安装有顶架(11)和底架(12),所述顶架(11)上安装有活动转辊(13),所述活动转辊(13)与顶架(11)转动且滑动连接,所述底架(12)上设置有与活动转辊(13)相对应的驱动辊(14),所述驱动辊(14)与底架(12)滑动连接,所述活动转辊(13)和驱动辊(14)上套设有传输皮带(15),所述活动转辊(13)共有两个,所述驱动辊(14)共有两个,所述传输皮带(15)共有两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11)包括托架(111)和支撑杆(112),所述支撑杆(112)安装在托架(111)的头部,且支撑杆(112)与托架(1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2)包括直角支架(121)和转杆(122),所述转杆(122)安装在直角支架(121)的头部,且转杆(122)与直角支架(12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支架(121)的侧面安装有驱动转杆(122)转动的驱动电机(123),所述驱动电机(123)与直角支架(121)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22)的外侧面上一体成型有限位条(1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转辊(13)包括第一轴杆(131)和第一侧板(132),所述第一侧板(132)设置在第一轴杆(131)的两端,且第一侧板(132)与第一轴杆(13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14)包括第二轴杆(141)和第二侧板(142),所述第二侧板(142)固定安装第二轴杆(141)的两端,且第二轴杆(141)和第二侧板(142)上均开设有与限位条(124)相对应的限位槽(1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皮带(15)外面上均匀的设置若干拨板(151),所述拨板(151)与传输皮带(15)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机上料装置,包括抛光机本体,所述抛光机本体外部固定安装有顶架和底架,所述顶架上安装有活动转辊,所述活动转辊与顶架转动且滑动连接,所述底架上设置有与活动转辊相对应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与底架滑动连接,所述活动转辊和驱动辊上套设有传输皮带,本技术具有方便根据工件的长度进行调节两侧传输皮带的间距,同时两侧传输皮带可以同步进行转动,进而实现稳定上料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付承,李德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奥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