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锻件淬火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5019发布日期:2023-11-18 02:4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锻件淬火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淬,具体为一种环锻件淬火池。


背景技术:

1、以水为淬火剂进行淬火即为水淬,相比于油淬具有更快的冷却效率;但是在水淬初期,由于水被加热而汽化,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导热性能差的蒸汽膜,工件放出的热量大于水从蒸汽膜吸收的热量,使得蒸汽膜不断增厚;现有的淬火池没有隔热结构,淬火池在使用的过程中,热量会散发到淬火池的外侧。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淬火池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导热性能差的蒸汽膜,不仅降低了工件的冷却效率,而且使工件受冷却不均,易发生变形;

4、2、现有的淬火池使用过程中热量会散发到淬火池的外侧,容易对淬火池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也会缩短淬火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锻件淬火池,解决了现今存在的现有的淬火池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导热性能差的蒸汽膜,不仅降低了工件的冷却效率,而且使工件受冷却不均,易发生变形;现有的淬火池使用过程中热量会散发到淬火池的外侧,容易对淬火池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也会缩短淬火池的使用寿命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锻件淬火池,包括隔热箱,所述隔热箱上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置有把手,所述隔热箱内部侧壁上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箱内部底端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冷却管另一侧下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隔热箱内部设置有淬火池,所述隔热箱外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电机一端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远离转杆一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输出端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远离液压杆一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远离夹板一侧设置有环锻件,所述隔热箱顶部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输出端设置有出风管,所述隔热箱底部设置有支撑柱。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箱上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箱内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箱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为u形,所述冷却管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冷却管一端贯穿隔热箱和隔热层侧壁伸到隔热箱外侧,所述冷却管另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冷却管一端贯穿隔热箱和隔热层侧壁伸到隔热箱外侧,所述排水管上固定连接有阀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淬火池,所述淬火池位于冷却管顶部,所述隔热箱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架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有两组,所述转杆一端贯穿隔热层伸到隔热箱侧壁内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设置有两组,所述转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设置有两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板远离转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设置有两组,所述液压杆输出端贯穿淬火池侧壁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设置有两组,所述夹板远离液压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板之间活动连接有环锻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输出端贯穿隔热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底端伸到淬火池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箱底部固定连接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有四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锻件淬火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一种环锻件淬火池,通过隔热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吹风机,吹风机输出端贯穿隔热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出风管,转杆一端贯穿隔热层伸到隔热箱侧壁内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当环锻件在淬火池内进行淬火时,启动吹风机,吹风机产生的风力通过出风管吹向环锻件表面,将环锻件表面上形成的热气膜吹掉,再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转板转动,转板带动液压杆转动,液压杆带动夹板转动,夹板带动环锻件转动,将环锻件的底部转到上面,使得环锻件上下两表面上的热气膜都被吹掉,从而可以提高环锻件的冷却效率。

11、2、该一种环锻件淬火池,通过隔热箱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管,冷却管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冷却管一端贯穿隔热箱和隔热层侧壁伸到隔热箱外侧,通过进水管将冷却液加到冷却管内,冷却管外侧产生的冷气对淬火池外侧进行冷却,从而提高隔热箱对淬火池隔热的效果,避免热量散发出去。



技术特征:

1.一种环锻件淬火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箱(1),所述隔热箱(1)上设置有箱门(2),所述箱门(2)上设置有把手(3),所述隔热箱(1)内部侧壁上设置有隔热层(4),所述隔热箱(1)内部底端设置有冷却管(5),所述冷却管(5)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冷却管(5)另一侧下端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上设置有阀门(8),所述隔热箱(1)内部设置有淬火池(9),所述隔热箱(1)外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内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输出端设置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远离电机(11)一端设置有转板(13),所述转板(13)远离转杆(12)一侧设置有液压杆(14),所述液压杆(14)输出端设置有夹板(15),所述夹板(15)远离液压杆(14)一侧设置有橡胶垫(16),所述橡胶垫(16)远离夹板(15)一侧设置有环锻件(17),所述隔热箱(1)顶部设置有吹风机(18),所述吹风机(18)输出端设置有出风管(19),所述隔热箱(1)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锻件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1)上合页连接有箱门(2),所述箱门(2)上固定连接有把手(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锻件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1)内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隔热层(4),所述隔热箱(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管(5),所述冷却管(5)为u形,所述冷却管(5)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远离冷却管(5)一端贯穿隔热箱(1)和隔热层(4)侧壁伸到隔热箱(1)外侧,所述冷却管(5)另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远离冷却管(5)一端贯穿隔热箱(1)和隔热层(4)侧壁伸到隔热箱(1)外侧,所述排水管(7)上固定连接有阀门(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锻件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淬火池(9),所述淬火池(9)位于冷却管(5)顶部,所述隔热箱(1)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架(10)内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设置有两组,所述转杆(12)一端贯穿隔热层(4)伸到隔热箱(1)侧壁内与电机(11)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2)设置有两组,所述转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13),所述转板(13)设置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锻件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13)远离转杆(12)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4),所述液压杆(14)设置有两组,所述液压杆(14)输出端贯穿淬火池(9)侧壁固定连接有夹板(15),所述夹板(15)设置有两组,所述夹板(15)远离液压杆(14)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所述橡胶垫(1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板(15)之间活动连接有环锻件(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锻件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1)顶部固定连接有吹风机(18),所述吹风机(18)输出端贯穿隔热箱(1)顶部固定连接有出风管(19),所述出风管(19)底端伸到淬火池(9)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锻件淬火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1)底部固定连接置有支撑柱(20),所述支撑柱(20)设置有四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水淬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环锻件淬火池,包括隔热箱,隔热箱上设置有箱门,箱门上设置有把手,隔热箱内部侧壁上设置有隔热层,隔热箱内部底端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水管,冷却管另一侧下端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隔热箱内部设置有淬火池,隔热箱外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内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转杆,转杆远离电机一端设置有转板,本技术通过隔热箱、隔热层、冷却管、进水管、淬火池、电机、转杆、转板、液压杆、夹板、环锻件、吹风机、出风管,可以达到提高环锻件的冷却效率;提高隔热箱对淬火池隔热的效果,避免热量散发出去。

技术研发人员:华晨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宝露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