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7860发布日期:2023-09-21 04:1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1、压铸模具是用于压铸成型得到金属零部件的加工模具,是金属零部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加工部件,压铸模具通常通过设置有上模板及下模板,通过开合上模板及下模板,从而实现压铸模具的开模及合模,同时,上模板及下模板之间通过设置有型腔,型腔用于压铸成型得到对应性转的金属件,从而实现金属件的压铸成型。

2、然而,金属零部件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例如,电源插头是一个复杂且立体的金属零部件,现有的压铸模具,在压铸电源插头这类结构复杂的零部件时,容易出现结构复杂,脱模困难等问题,影响成品品质及加工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脱模的压铸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压铸模具。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铸模具,包括:

3、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第一面开设有第一模腔,所述上模板的第二面开设有浇注口,所述上模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相背设置,所述浇注口与所述第一模腔连通;

4、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第一面与所述上模板的第一面活动抵接,所述下模板的第一面开设有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与所述第一模腔连通,所述第二模腔与所述第一模腔形成一型腔,所述型腔具有一开口;及

5、侧封块,所述侧封块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侧封块用于活动封闭所述开口。

6、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侧封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侧封块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及所述下模板的其中一个开设有导槽,另一个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活动设置于所述导槽内。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的第一面开设有所述导槽,所述下模板的第一面设置有所述导柱。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的第一面设置有所述导柱,所述下模板的第一面开设有所述导槽。

10、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推杆通过所述开口活动设置于所述型腔内,所述推杆由靠近所述下模板的一端至另外一端逐渐朝向所述下模板的第二面倾斜。

11、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推杆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

12、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下模板的第二面连接。

13、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顶板与所述下模板的第二面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顶板朝向所述下模板的一面设置有顶针,所述下模板的第二面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所述第二模腔连通,所述顶针通过所述活动孔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腔内。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浇注口的口径由靠近所述下模板的一端至远离所述下模板的一端逐渐减小。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上模板及下模板,上模板及下模板上下相互平行设置,上模板及下模板分别开设有第一模腔及第二模腔,通过上模板及下模板合模后,第一模腔与第二模腔结合形成型腔,型腔的形状与具体的零部件的形状相适配,型腔通过开设有一开口,开口贯穿上模板及下模板的侧壁设置,再通过设置有侧封块,侧封块与开口的形状相适配,用于活动封闭开口,从而可以在压铸时,通过侧封块封闭开口,从而封闭型腔,注入金属液进行压铸,压铸成型后,进行开模,并移动侧封块远离开口,从而增大了零部件的露出面积,有利于零部件更好地脱模,同时,可以通过侧面协助将零部件顶出,从而有利于零部件的快速脱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易于脱模。



技术特征:

1.一种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侧封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侧封块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及所述下模板的其中一个开设有导槽,另一个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活动设置于所述导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的第一面开设有所述导槽,所述下模板的第一面设置有所述导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的第一面设置有所述导柱,所述下模板的第一面开设有所述导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推杆通过所述开口活动设置于所述型腔内,所述推杆由靠近所述下模板的一端至另外一端逐渐朝向所述下模板的第二面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推杆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下模板的第二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顶板与所述下模板的第二面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顶板朝向所述下模板的一面设置有顶针,所述下模板的第二面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所述第二模腔连通,所述顶针通过所述活动孔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口的口径由靠近所述下模板的一端至远离所述下模板的一端逐渐减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及侧封块,上模板的第一面开设有第一模腔,上模板的第二面开设有浇注口,上模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相背设置,浇注口与第一模腔连通。下模板的第一面与上模板的第一面活动抵接,下模板的第一面开设有第二模腔,第二模腔与第一模腔连通,第二模腔与第一模腔形成一型腔,型腔具有一开口,侧封块滑动设置于下模板上,侧封块用于活动封闭开口。通过侧封块封闭开口,从而封闭型腔,压铸成型后,进行开模,并移动侧封块远离开口,从而增大了零部件的露出面积,有利于零部件更好地脱模,同时,可以通过侧面协助将零部件顶出,从而有利于零部件的快速脱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易于脱模。

技术研发人员:赵宗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盈泰欣精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