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2380发布日期:2024-02-07 12:0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补偿型激光增材,具体为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激光增材技术是一种能量源为激光的增材制造技术,由于激光束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特点,可实现金属零部件的制造与修复,例如航空航天领域所应用的高强钛合金、铝合金和高温合金等。除此之外,激光增材技术不受零部件结构的限制,可实现复杂结构、难加工结构和薄壁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在许多领域的多孔复杂结构制造中具有极大地优势。

2、现有的激光增材装置在制造较高的零部件时,由于长时间的制造会造成零部件出现弯曲,从而导致无法继续制造,甚至导致整个零部件损坏,不便于用户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激光增材装置在制造较高的零部件时,由于没有支撑结构,长时间的制造会造成零部件出现弯曲,从而导致无法继续制造,甚至导致整个零部件损坏,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有打印装置,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一滑槽外侧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侧面固接有支撑板,所述限位杆的另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设有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一滑槽内腔的侧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转动插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转动插接在螺纹槽内。

2、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板、弹簧、滑杆和夹板,所述滑板滑动插接在限位槽内,所述滑杆的一端固接在滑板的侧面,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在滑板的侧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接在限位槽内腔的侧壁上,所述夹板固接在滑杆的另一端。

3、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上均设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结构相同,且两个支撑杆为对称设置。

4、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接有滑块,所述底板内腔位于第一滑槽的底部开设有滑道,所述滑块滑动插接在滑道内。

5、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内侧面设有防滑层,且夹板的内侧面与支撑杆的侧面相贴合。

6、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和背面分别与第二滑槽的内表面相贴合。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通过转动螺纹杆,由于螺纹杆周向表面的外螺纹与螺纹槽内壁的内螺纹相吻合,所以在转动螺纹杆的时候能够带动支撑杆在第一滑槽内进行水平滑动,支撑杆在滑动的时候则会带动底部的连接杆滑动,连接杆则会带动滑块在滑道内滑动,由于连接杆和滑块的设置,所以在支撑杆滑动的时候更加稳定,当支撑杆则会带动支撑板滑动,当支撑板滑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即可停止转动螺纹杆,然后向外侧拉动夹板,夹板则会带动滑杆滑动,滑杆则会带动滑板在限位槽内挤压弹簧滑动,使得夹板与支撑杆的外侧脱离,然后即可调节支撑板的高度,调节完成后,松开拉动夹板,弹簧则会反弹滑板,滑板则会反弹滑杆,滑杆则会带动夹板紧贴支撑杆,从而实现对支撑板的限位固定,支撑板即可对零部件进行支撑,实现了能够对零部件进行支撑,从而达到了在长时间制造的过程中,零部件不会出现倾斜,从而方便用户使用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接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设有打印装置(3),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腔滑动插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位于第一滑槽(4)外侧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的内腔滑动插接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的侧面固接有支撑板(6),所述限位杆(13)的另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的内腔设有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杆(5)位于第一滑槽(4)内腔的侧面开设有螺纹槽(7),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腔转动插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通过螺纹转动插接在螺纹槽(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板(15)、弹簧(16)、滑杆(17)和夹板(18),所述滑板(15)滑动插接在限位槽(14)内,所述滑杆(17)的一端固接在滑板(15)的侧面,所述弹簧(16)的一端固接在滑板(15)的侧面,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固接在限位槽(14)内腔的侧壁上,所述夹板(18)固接在滑杆(17)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5)上均设有支撑板(6),两个所述支撑杆(5)的结构相同,且两个支撑杆(5)为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的底部固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底部固接有滑块(10),所述底板(1)内腔位于第一滑槽(4)的底部开设有滑道(11),所述滑块(10)滑动插接在滑道(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8)的内侧面设有防滑层,且夹板(18)的内侧面与支撑杆(5)的侧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3)的表面和背面分别与第二滑槽(12)的内表面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补偿型激光增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补偿型激光增材支撑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有打印装置,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一滑槽外侧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侧面固接有支撑板,所述限位杆的另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设有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一滑槽内腔的侧面开设有螺纹槽,本技术,具有能够对零部件进行支撑,从而达到了在长时间制造的过程中,零部件不会出现倾斜,从而方便用户使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宾,尹雪雁,孙彦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天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