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40900发布日期:2023-10-06 07:1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一种压铸机上的重要安装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常用的压铸机的体积较大,压铸机上设有左右相对设置的前模结构和后模结构,通过前模结构与后模结构的相互配合作用,对产品进行成型加工。由于大多压铸机上的模具体积较大,因此安装难度大,增加了左右两侧的模具对位难度。现有的模具在实际安装时,很多都是通过螺杆逐个锁紧在相应的安装模板上,但是,由于模具是竖直设置,因此,在开始将螺母与螺杆锁紧配合时,定位难度大,从而使得整个安装难度大;且在更换模具时,需要多个操作者辅助操作,耗费较多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包括前模安装板和后模安装板,前模安装板和后模安装板对应设置,前模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上设有第一限位柱,后模安装板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上设有第二限位柱,第一滑槽为两个,并相对于前模安装板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第一滑槽由前模安装板的一侧向内延伸,第二滑槽为两个,并相对后模安装板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为水平设置,第二滑槽由后模安装板的一侧向内延伸,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截面均呈t型,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呈t型,第一限位柱的大端卡入到第一滑槽内,另一端伸出,第二限位柱的大端卡入到第二滑槽内,另一端伸出。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前模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上配合有第一限位柱,因此,当模具在安装时,直接将第一限位柱沿着第一滑槽插入,然后卡到前侧模具的卡槽内,通过左右两个第一限位柱,实现了前侧模具的快速定位,且通过第一限位柱对前侧模具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后续在锁紧固定时,无需其余操作人员共同扶持模具,节省了人力,且安装定位方便。同样的,后侧模具在后模安装板上也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安装,节省人力。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压紧块和第一连接杆,第一压紧块呈l型,前模安装板上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的结构与第一滑槽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三滑槽的大端相配合,另一端伸出后与第一压紧块相连接,第一压紧块的水平边与前模安装板相平行。由此,通过设有第一压紧块,可以对前侧模具的相应侧压紧,方便前侧模具的拆装。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滑槽为多个,并均与第一滑槽相平行,第三滑槽位于第一滑槽的上下两侧。由此,便于前侧模具的多点固定,防止模具发生偏移。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压紧块和第二连接杆,第二压紧块呈l型,后模安装板上设有第四滑槽,第四滑槽的结构与第二滑槽的结构相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四滑槽的大端相配合,另一端伸出后与第二压紧块相连接,第二压紧块的水平板与后模安装板相平行。由此,通过设有第二压紧块,可以对后侧模具的相应侧压紧,方便后侧模具的拆装。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滑槽为多个,并均与第二滑槽相平行,第四滑槽位于第二滑槽的上下两侧。由此,便于后侧模具的多点固定,防止模具发生偏移。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模安装板上设有第五滑槽和第六滑槽,第五滑槽和第六滑槽均为竖直设置,第五滑槽和第六滑槽的截面均呈t型,第五滑槽由前模安装板的底端向上延伸,第六滑槽由前模安装板的顶端向下延伸,第五滑槽和第六滑槽上均配合有第一限位杆。由此,通过第五滑槽和第六滑槽上的第一限位杆,可以对前侧模具的上下两侧进行固定,固定方便。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模安装板上设有第七滑槽和第八滑槽,第七滑槽和第八滑槽均为竖直设置,第七滑槽和第八滑槽的截面均呈t型,第七滑槽由前模安装板的底端向上延伸,第八滑槽由前模安装板的顶端向下延伸,第七滑槽和第八滑槽上均配合有第二限位杆。由此,通过第七滑槽和第八滑槽上的第二限位杆,可以对后侧模具的上下两侧进行固定,固定方便。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模安装板和后模安装板的中部均设有通孔。由此,可以减轻相应安装板的重量。



技术特征:

1.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安装板(1)和后模安装板(2),所述前模安装板(1)和后模安装板(2)对应设置,所述前模安装板(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上设有第一限位柱(3),所述后模安装板(2)上设有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上设有第二限位柱(4),所述第一滑槽(11)为两个,并相对于前模安装板(1)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滑槽(11)由前模安装板(1)的一侧向内延伸,所述第二滑槽(21)为两个,并相对后模安装板(2)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21)均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滑槽(21)由后模安装板(2)的一侧向内延伸,所述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21)的截面均呈t型,所述第一限位柱(3)和第二限位柱(4)均呈t型,所述第一限位柱(3)的大端卡入到第一滑槽(11)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限位柱(4)的大端卡入到第二滑槽(21)内,另一端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紧块(5)和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压紧块(5)呈l型,所述前模安装板(1)上设有第三滑槽(12),所述第三滑槽(12)的结构与第一滑槽(1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一端与第三滑槽(12)的大端相配合,另一端伸出后与第一压紧块(5)相连接,所述第一压紧块(5)的水平边与前模安装板(1)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12)为多个,并均与第一滑槽(11)相平行,所述第三滑槽(12)位于第一滑槽(11)的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紧块(7)和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二压紧块(7)呈l型,所述后模安装板(2)上设有第四滑槽(22),所述第四滑槽(22)的结构与第二滑槽(2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一端与第四滑槽(22)的大端相配合,另一端伸出后与第二压紧块(7)相连接,所述第二压紧块(7)的水平板与后模安装板(2)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滑槽(22)为多个,并均与第二滑槽(21)相平行,所述第四滑槽(22)位于第二滑槽(21)的上下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安装板(1)上设有第五滑槽(13)和第六滑槽(14),所述第五滑槽(13)和第六滑槽(14)均为竖直设置,所述第五滑槽(13)和第六滑槽(14)的截面均呈t型,所述第五滑槽(13)由前模安装板(1)的底端向上延伸,所述第六滑槽(14)由前模安装板(1)的顶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五滑槽(13)和第六滑槽(14)上均配合有第一限位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安装板(2)上设有第七滑槽(23)和第八滑槽(24),所述第七滑槽(23)和第八滑槽(24)均为竖直设置,所述第七滑槽(23)和第八滑槽(24)的截面均呈t型,所述第七滑槽(23)由前模安装板(1)的底端向上延伸,所述第八滑槽(24)由前模安装板(1)的顶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七滑槽(23)和第八滑槽(24)上均配合有第二限位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安装板(1)和后模安装板(2)的中部均设有通孔(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机的模具快速安装结构,包括前模安装板和后模安装板,前模安装板和后模安装板对应设置,前模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上设有第一限位柱,后模安装板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上设有第二限位柱,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为水平设置,第二滑槽由后模安装板的一侧向内延伸,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截面均呈T型,第一限位柱的大端卡入到第一滑槽内,第二限位柱的大端卡入到第二滑槽内。当模具在安装时,通过左右两个第一限位柱,实现了前侧模具的快速定位,且通过第一限位柱对前侧模具起到支撑作用,方便前侧模具的快递定位,节省了人力,且安装方便。同样,后侧模具在后模安装板上也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安装,节省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满,雷顺和,范俊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顺德固德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