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6483发布日期:2024-01-16 11:3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淬火炉余热循环利用,尤其涉及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1、等温淬火是指工件淬火加热后,若长期保持在下贝氏体转变区的温度,使之完成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获得下贝氏体组织的淬火方式。

2、淬火炉在加工和加工完成时,炉体自身以及炉体内部会有大量的余热,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对炉体加工所排放的尾气进行再利用,但在加工完成时,炉体自身也存在大量余热可以利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可以有效的利用炉体自身余热和炉体加工时产生的多余热能,利用率较高,炉体中的热气可以通过过滤后排出,有效避免污染环境,使用便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开关门,所述炉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冷水箱,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输水管;

4、所述炉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伸出第一水箱与炉体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伸出第一水箱可拆卸连接有风机;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利用炉体自身余热和炉体加工时产生的多余热能,利用率较高。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箱的两侧位于排气管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由硅胶制作而成;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可以增强排气管与第一水箱连接的紧密性,防止漏水。

8、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炉体的一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位于炉体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水泵可以将冷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灌入散热管,而后通过出水管进入第二水箱保温。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弯曲设置,所述散热管呈扁平状并围绕炉体设置,所述散热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管,所述散热管与连接管相互连通;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管呈扁平状可以有效增加散热管与淬火炉的贴合度,进而促进散热管吸收炉体内部的热量,有效的利用炉体自身余热。

12、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打开第一电磁阀可以及时将热气排出。

14、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底部与排气管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法兰,两个所述法兰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和排气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便于对风机进行更换和维修,使用便捷。

16、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尘网;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防尘网可以过滤气体中含带的杂质,有效防止气体中含带的杂质对风机产生影响,同时可以防止带有杂质的气体直接排放至空气中,避免污染环境。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箱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聚氨酯泡沫制作而成;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氨酯泡沫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二水箱内部的温度损失,适合于长时间储存一定量的水。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该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在使用时,设置了冷水箱、第二水箱、散热管,第一水泵将冷水箱中的水灌入散热管,散热管呈扁平状,可以有效增加散热管与淬火炉的贴合面,进而促进散热管吸收炉体内部的热量,有效的利用炉体自身余热。

22、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该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在使用时,设置了第一水箱、排气管、风机,淬火炉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气,通过风机可以加速炉体内部热气通过排气管向外排出,进而热气可以通过排气管对第一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有效的利用炉体加工时产生的多余热能。

23、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该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在使用时,设置了法兰、过滤网、防尘网,通过过滤网、防尘网,可以有效防止气体中含带的杂质对风机产生影响,同时可以防止带有杂质的气体直接排放至空气中,避免污染环境,同时通过拆卸螺栓可以将风机与排气管分离,便于更换和维修,使用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开关门(2),所述炉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散热管(13),所述散热管(1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冷水箱(4),所述散热管(1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箱(10),所述第二水箱(1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输水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6)的两侧位于排气管(12)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密封垫(21),所述密封垫(21)由硅胶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5)和出水管(14)位于炉体(1)的一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水泵(3)和第二水泵(9),所述第一水泵(3)和第二水泵(9)位于炉体(1)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阀(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2)弯曲设置,所述散热管(13)呈扁平状并围绕炉体(1)设置,所述散热管(1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管(20),所述散热管(13)与连接管(20)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7)的底部与排气管(12)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法兰(18),两个所述法兰(1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7)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17),所述过滤网(1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尘网(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10)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保温层(19),所述保温层(19)由聚氨酯泡沫制作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淬火炉余热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等温淬火炉加工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开关门,所述炉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冷水箱,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输水管,所述炉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伸出第一水箱与炉体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伸出第一水箱可拆卸连接有风机。本技术中,可以有效的利用炉体自身余热和炉体加工时产生的多余热能,利用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邓超,颜泽,周军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中核热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