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4824发布日期:2023-11-17 23:5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件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铸件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铸件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2、泵壳在铸造好以后需要将其放入冷却液中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池中的冷却液循环是通过从顶部对其进行补充液体,补充进的液体与池中的液体混合,但该种循环方式存在沉积在冷却池底部的液体不能进行良好的循环,导致冷却液体升温,降低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铸件用冷却装置,通过将冷却液的进口设置在冷却腔室的底部,冷却液的出口设置在冷却腔室的顶部一端,方便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液完全的循环起来,提高冷却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铸件用冷却装置,包括:

4、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具有冷却腔室,所述冷却腔室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槽的箱体侧壁内部设置有冷却液循环通道,所述冷却腔室沿其高度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连通的溢流开口;

5、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槽的一侧;

6、放置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当所述放置架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时,通过固定件对所述放置架进行固定;

7、冷却液循环装置,其出液管道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室的底部;

8、循环管道,一端与所述冷却循环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循环装置连通。

9、可选地,所述冷却装置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其感应端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室内,用于监测冷却液的温度。

10、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11、液压缸,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室的顶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冷却槽的设置;

12、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13、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14、至少三根丝杆,竖直安装在所述冷却腔室内,三根所述丝杆呈三角型分布;

15、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冷却腔室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所述丝杆连接;

16、丝母,每根丝杆上均设置有所述丝母;

17、固定板,安装在所述丝母上,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18、可选地,所述放置架包括:

19、四根立柱,呈矩形分布,相邻两立柱之间通过连杆连接;

20、固定锁紧件,每根立柱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锁紧件;

21、放置网,与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固定锁紧件连接,所述铸件放置在所述放置网的顶部。

22、可选地,所述固定锁紧件为抱箍,所述放置网与所述固定锁紧件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

23、可选地,所述放置网包括:

24、呈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与所述固定锁紧件通过螺钉连接;

25、滤网,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中部,所述滤网与所述框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26、可选地,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包括:

27、冷却箱,所述冷却液储存至所述冷却箱内,所述循环管道的出液端与所述冷却箱连通;

28、输送泵,设置在所述冷却箱内,所述输送泵的出液端通过进液管与所述冷却腔室连通;

29、制冷器,其换热端设置在所述冷却箱内。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1、通过将冷却液的进口设置在冷却腔室的底部,冷却液的出口设置在冷却腔室的顶部一端,方便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液完全的循环起来,提高冷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铸件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其感应端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室内,用于监测冷却液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室的顶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冷却槽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三根丝杆,竖直安装在所述冷却腔室内,三根所述丝杆呈三角型分布;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冷却腔室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所述丝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件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紧件为抱箍,所述放置网与所述固定锁紧件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件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网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件用冷却装置,涉及铸件加工技术领域。该铸件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槽、升降装置、放置架、冷却循环装置和循环管道;冷却槽内具有冷却腔室,冷却腔室内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槽的箱体侧壁内部设置有冷却液循环通道,冷却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开口;升降装置设置在冷却槽的一侧;放置架设置在升降装置的顶部,放置架通过固定件对放置架进行固定;冷却液循环装置的出液管道设置在冷却腔室的底部;循环管道的一端与冷却循环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冷却循环装置连通。本技术通过将冷却液的进口设置在冷却腔室的底部,冷却液的出口设置在冷却腔室的顶部一端,方便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液完全的循环起来,提高冷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马晋,丁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臻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