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用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0583发布日期:2023-12-21 22:3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轧辊用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轧辊用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1、轧辊是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三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可呈二辊、三辊、四辊或多辊形式排列。

2、轧辊在初步制造成型后,需要对其辊身部位进行喷雾淬火,以提升辊身部位的硬度,一般来讲,现有技术中,轧辊一般采用喷雾水淬的生产方式来进行硬化。然而,淬火之前辊身的温度一般加热到950°以上,现有的冷却水雾在冷却辊身外表面时,冷却水流会因高温而气化,进而在辊身和冷却水流之间形成气膜。气膜作为热的不良导体,对辊身的淬火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辊用淬火装置,以改善现有的待淬火轧辊在冷却过程中,冷却水流和待淬火轧辊的外表面之间因产生气膜而冷却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轧辊用淬火装置,包括:

3、架体;

4、承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架体的承接辊,各所述承接辊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架体上,各所述承接辊的轴线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

5、风冷组件,包括风机和风冷通道,所述风机以水平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所述水平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风冷通道具有与所述风机出风口连接的第一端口,以及与所述承接辊对应的第二端口;

6、雾冷组件,包括供水管路和雾化喷嘴,所述供水管路设于所述风冷组件上,所述雾化喷嘴一端与所述供水管路联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口上方,并与所述承接辊对应。

7、进一步的,所述轧辊用淬火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风机和所述架体之间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铰接轴和丝杠传动机构;所述铰接轴平行于所述承接辊的轴线,所述铰接轴设于所述风机底部靠近所述承接辊的一侧,所述风机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传动机构从上至下分别与所述风机和所述架体连接,且所述丝杠传动机构与所述风机底部背离所述铰接轴51的一侧连接,所述丝杠传动机构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铰接轴的轴向。

8、进一步的,所述丝杠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丝杠、固定轴承、限位螺母和操作把手,所述固定轴承设于所述架体,所述传动丝杠底端通过所述固定轴承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螺母设于所述风机底部,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限位螺母螺纹适配,所述操作把手固设于所述传动丝杠顶端。

9、进一步的,所述承接组件包括还设于所述承接辊的轴端的支撑座,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座的驱动电机,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所述架体,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承接辊的轴端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口为扁平状的矩形端口,且所述第二端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承接辊的轴向。

11、进一步的,所述轧辊用淬火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架体上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顶部具有导流槽,沿所述承接辊的轴向,所述导流槽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架体的外侧。

12、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组件还包括遮板,所述遮板沿所述承接辊的轴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流槽朝向所述承接组件的一侧。

13、进一步的,所述风冷组件还包括固装于所述风机底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支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板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板面,所述支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支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固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以所述水平轴线为旋转中线,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

14、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架,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承接辊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分体设置。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辊用淬火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轧辊用淬火装置,架体能够将承接辊和风机固定于指定位置,使承接辊和风机的相对位置更为合理。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承接辊能够通过自身的转动来使待淬火轧辊转动放置于架体上,进而在风冷组件和雾冷组件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对待淬火轧辊外周面进行360°冷却,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冷组件和雾冷组件的相互配合,喷雾状态下的冷却水喷淋至待淬火轧辊上之后,利用风机对待淬火轧辊的吹拂,能够快速带走待淬火轧辊的热量,进而改善现有的冷却水流直接冲刷待淬火轧辊时,冷却水流和轧辊之间因高温而出现气膜,进而影响对待淬火轧辊的冷却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轧辊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用淬火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风机(31)和所述架体(1)之间的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铰接轴(51)和丝杠传动机构(52);所述铰接轴(51)平行于所述承接辊(21)的轴线,所述铰接轴(51)设于所述风机(31)底部靠近所述承接辊(21)的一侧,所述风机(31)通过所述铰接轴(51)与所述架体(1)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传动机构(52)从上至下分别与所述风机(31)和所述架体(1)连接,且所述丝杠传动机构(52)与所述风机(31)底部背离所述铰接轴(51)的一侧连接,所述丝杠传动机构(5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铰接轴(51)的轴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辊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传动机构(52)包括传动丝杠(521)、固定轴承(522)、限位螺母(523)和操作把手(524),所述固定轴承(522)设于所述架体(1),所述传动丝杠(521)底端通过所述固定轴承(522)与所述架体(1)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螺母(523)设于所述风机(31)底部,所述传动丝杠(521)与所述限位螺母(523)螺纹适配,所述操作把手(524)固设于所述传动丝杠(521)顶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组件(2)包括还设于所述承接辊(21)的轴端的支撑座(22),以及设于所述支撑座(22)的驱动电机(23),所述支撑座(22)固定于所述架体(1),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与所述承接辊(21)的轴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322)为扁平状的矩形端口,且所述第二端口(32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承接辊(21)的轴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辊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用淬火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架体(1)上的导流组件(13),所述导流组件(13)顶部具有导流槽(131),沿所述承接辊(21)的轴向,所述导流槽(131)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架体(1)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辊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13)还包括遮板(132),所述遮板(132)沿所述承接辊(21)的轴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导流槽(131)朝向所述承接组件(2)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3)还包括固装于所述风机(31)底部的安装座(33),所述安装座(33)包括第一安装板(331)、第二安装板(332)和支腿(333),所述第一安装板(331)的板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32)的板面,所述支腿(3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31)固定连接,所述支腿(33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32)固定连接,所述风机(31)固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31)上,所述第二安装板(332)以所述水平轴线为旋转中线,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轧辊用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32)连接的第一连接架(11),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承接辊(21)的第二连接架(12),所述第一连接架(11)和所述第二连接架(12)分体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辊用淬火装置,包括架体、承接组件、风冷组件和雾冷组件,其中,架体用于将承接组件和风冷组件安装至合适位置,承接组件包括数量不小于两个的承接辊,各承接辊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水平面;风冷组件包括风机和风冷通道,风机自身姿态可调地连接于架体,风冷通道具有与风机出风口固定且联通的第一端口,以及与承接辊对应的第二端口;雾冷组件包括供水管路和雾化喷嘴,供水管路设于风冷组件上,雾化喷嘴与承接辊对应。本技术提供的轧辊用淬火装置,能够改善现有的待淬火轧辊在冷却过程中,冷却水流和待淬火轧辊的外表面之间因产生气膜而冷却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辉,剧冬青,侯春保,王小龙,王盼合,关贞珍,郭振良,付振佳,宋小朋,刘长辉,高琳清,李双锁,鞠庆红,赵海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津西钢铁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