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3223发布日期:2024-04-18 17:3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壳体加工,具体为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1、机车减震器是机车的重要装置,机车减震器的作用是缓和与衰减机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和震动,并且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而在机车减震器的加工过程中钻孔加工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由于现有的钻孔设备大多数都是对减震器壳体直接进行打孔,使得金属粉末会堆积在工作台上,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仅对会人体造成伤害,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2、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9131654u所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壳体加工装置,在使用时,将底板通过通孔套设在立柱外侧,并将立柱底端的螺纹槽与支撑座上方的丝杆连接,使得立柱被固定在支撑座上方,接着启动电动推杆对推板进行推动,当底板上方的安装环逐渐与防护罩下方的安装槽对接后,将支撑座以及上方的结构连同防护罩安装至钻孔台内部,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方,并启动电动推杆对底板进行推动,当推板受到推动后,底板上方的防护罩也将开始移动,而防护罩的内部将逐渐与工作台下方的滑坡接触,同时,防护罩也将对工作台的外进行遮挡,当钻孔台对工件钻孔后,废屑将通过工作台上方的排料孔排出,并通过滑坡滑落,因防护罩内部接触,使得废屑被收集在两者之间。

3、但是上述申请中的汽车减震器壳体加工装置,其在对壳体内部进行钻孔之后,其内部较为粗糙,还需要对其内壁进行抛光打磨,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减震器壳体加工装置,其在对壳体内部进行钻孔之后,其内部较为粗糙,还需要对其内壁进行抛光打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包括加工台和支撑腿,四根所述支撑腿分别固定连接于加工台的下表面四角,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后端设置有抛光装置。

3、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和夹持单元,所述动力单元设置于加工台的上表面中心,所述夹持单元设置于动力单元的内部。

4、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固定筒、电磁线圈、集尘筒,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于加工台的上表面中心,所述电磁线圈安装于固定筒的内壁中心,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中心开设有集尘孔,所述集尘筒通过螺栓连接于加工台底部集尘孔的外部,在抛光过程中所产生灰尘碎屑,通过集尘孔掉落至集尘筒的内部,定期清理集尘筒即可。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限位块、永磁块、滑杆、夹持板,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电磁线圈的内壁,所述永磁块滑动连接于限位块的内部,所述滑杆固定连接于永磁块的外表面中心,所述夹持板固定连接于滑杆的外端。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永磁块滑动连接于滑动腔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外部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通孔的内部,对电磁线圈通电,从而产生磁力推动永磁块和滑杆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夹持板将不同直径大小的减震器壳体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共有三组,三组夹持单元呈环形分别固定连接于电磁线圈的内壁,从而更好的将减震器壳体进行夹持,避免其受到震动,从而导致倾斜,影响到抛光工作的进行。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升降单元和抛光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置于加工台的上表面后端,所述抛光单元设置于升降单元之上。

9、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柱、升降电机、往复丝杆、滑套、连接杆,所述升降柱固定连接于加工台的上表面后端,所述升降电机安装于升降柱的底部内部,所述往复丝杆的底部连接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滑套螺纹连接于往复丝杆的外表面,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滑套的外表面。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柱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的内部,从而限制连接杆只能沿着限位滑槽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抛光单元包括抛光电机、旋转轴、抛光盘,所述抛光电机固定安装于连接杆的前端,所述旋转轴的顶部连接于抛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抛光盘安装于旋转轴的底部,通过抛光盘来对减震器壳体的内壁进行抛光处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对电磁线圈通电,从而产生磁力推动永磁块和滑杆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夹持板将不同直径大小的减震器壳体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14、2.该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通过升降电机带动往复丝杆旋转,从而带动其外表面的滑套和连接杆带动抛光单元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抛光单元上旋转的抛光盘对减震器壳体的内壁进行抛光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包括加工台(1)和支撑腿(2),四根所述支撑腿(2)分别固定连接于加工台(1)的下表面四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加工台(1)的上表面后端设置有抛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限位块(304)、永磁块(305)、滑杆(306)、夹持板(307),所述限位块(304)固定连接于电磁线圈(302)的内壁,所述永磁块(305)滑动连接于限位块(304)的内部,所述滑杆(306)固定连接于永磁块(305)的外表面中心,所述夹持板(307)固定连接于滑杆(306)的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04)的内部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永磁块(305)滑动连接于滑动腔的内部,所述限位块(304)的外部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杆(306)滑动连接于通孔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共有三组,三组夹持单元呈环形分别固定连接于电磁线圈(302)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升降单元和抛光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置于加工台(1)的上表面后端,所述抛光单元设置于升降单元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401)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连接杆(405)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单元包括抛光电机(406)、旋转轴(407)、抛光盘(408),所述抛光电机(406)固定安装于连接杆(405)的前端,所述旋转轴(407)的顶部连接于抛光电机(406)的输出端,所述抛光盘(408)安装于旋转轴(407)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减震器壳体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包括加工台和支撑腿,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和夹持单元,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后端设置有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升降单元和抛光单元。该减震器壳体加工成型装置,对电磁线圈通电,从而产生磁力推动永磁块和滑杆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夹持板将不同直径大小的减震器壳体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升降电机带动往复丝杆旋转,从而带动其外表面的滑套和连接杆带动抛光单元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抛光单元上旋转的抛光盘对减震器壳体的内壁进行抛光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振翔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