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2688发布日期:2024-04-01 14:1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粉余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


背景技术:

1、高炉喷吹技术是将磨细煤粉直接喷入高炉,以替代资源贫乏、价格昂贵的冶金焦炭,起发热剂和还原剂的作用,从而降低焦比和生铁成本,是钢铁企业节焦增产和改进冶炼工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煤粉在进入高炉后进行燃烧,煤粉在进入高炉时的初始温度直接影响到其燃烧充分度,煤粉的温度越高,其在进入高炉时的反应效果越好,目前,对于管路内煤粉的预热处理工作,都是在管路的外侧套设上电加热丝,通过电加热丝对管路进行加热,通过热传导,对管路内部的煤粉进行预热,但是这种预热方式,只能对管路的表面进行加热,当煤粉在管路内部进行输送时,容易使得贴合管路内壁输送的煤粉的温度高于内部的煤粉温度,这种温差使煤粉的受热并不均匀,从而影响后续的高炉炼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包括输煤管,所述输煤管的外侧绕有电加热丝,所述输煤管内设置有若干内加热组件;

3、所述内加热组件包括横置在所述输煤管内部的中空管套,所述管套内设置有电加热棒;

4、所述管套朝向所述输煤管送料始端的一侧呈尖角状结构,管套朝向输煤管送料末端的一侧呈弧形结构。

5、进一步,所述输煤管在其内部的上下侧设置有两排所述内加热组件,每排内加热组件设置有多个。

6、进一步,所述输煤管在其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7、进一步,所述保温层包括设置在所述输煤管外侧的两个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呈半圆结构,外护层与输煤管之间设置有蓄热块。

8、进一步,所述蓄热块为弧形结构,多个蓄热块均布安装在所述外护层上。

9、进一步,所述外护层在其两端的接头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安装翼,两防护层的安装翼彼此对接在一起,两防护层上的安装翼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进一步,所述蓄热块为陶瓷蓄热体。

1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煤管的内部设置若干的内加热组件,配合上输煤管外部的电加热丝,可以对输煤管的内外同时进行加热,这样煤粉在输煤管内部进行输送时,可以均匀受热,从而提高了预热效率,给后续的高炉生产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且内加热组件中套管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煤粉粘结在管套上。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煤管,所述输煤管的外侧绕有电加热丝,所述输煤管内设置有若干内加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管在其内部的上下侧设置有两排所述内加热组件,每排内加热组件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管在其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设置在所述输煤管外侧的两个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呈半圆结构,外护层与输煤管之间设置有蓄热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块为弧形结构,多个蓄热块均布安装在所述外护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在其两端的接头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安装翼,两防护层的安装翼彼此对接在一起,两防护层上的安装翼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块为陶瓷蓄热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炉煤粉预热机构,包括输煤管,所述输煤管的外侧绕有电加热丝,所述输煤管内设置有若干内加热组件;所述内加热组件包括横置在所述输煤管内部的中空管套,所述管套内设置有电加热棒;所述管套朝向所述输煤管送料始端的一侧呈尖角状结构,管套朝向输煤管送料末端的一侧呈弧形结构。本技术通过在输煤管的内部设置若干的内加热组件,配合上输煤管外部的电加热丝,可以对输煤管的内外同时进行加热,这样煤粉在输煤管内部进行输送时,可以均匀受热,从而提高了预热效率,给后续的高炉生产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且内加热组件中套管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煤粉粘结在管套上。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东,郭腾,高德华,孙时柱,赵龙凤,韩志国,徐玉军,任振凯,闫金星,赵志清,王瑞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