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分流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及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的分流锥大多不具有冷却流道,因此在产品成型后,如果在分流锥未完全冷却的情况下会使得料头粘粘在分流锥上,并对分流锥造成一定的拉扯变形,因此往往需要等待分流锥完全冷却后才可进行与料头进行分离,但这也延长了整个的生产时间,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整体结构简单,通过仿形块与本体之间形成的容纳腔室,利用分流块将容纳腔室分隔为相互联通的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并将两个流道分布于本体的内侧壁以及仿形块的顶壁,确保分流锥的本体指定位置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提升工作效率的新能源分流锥结构及压铸模具。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包括:本体;
3、仿形块,其位于所述本体内,所述仿形块的一侧紧贴于所述本体的内壁,所述仿形块的另一侧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室,所述仿形块的顶壁上连接有分流块,所述分流块将所述容纳腔室分割成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分布于所述本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出水流道分布于所述仿形块的顶壁,且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出水流道联通。
4、在上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中,所述仿形块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本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使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本体的底部平齐。
5、在上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中,所述仿形块采用铝材料制成。
6、在上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中,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呈环形分布于所述仿形块的周缘处,所述固定板抵紧于所述密封圈。
7、在上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中,还包括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所述进水管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所述出水管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壁。
8、在上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中,所述仿形块上还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平行设置,所述进水口的两端分别联通于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出水口的两端分别联通于所述出水流道与所述第二连接孔。
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提出一种压铸模具,包括上述中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及压铸模具利仿形块与本体之间形成的容纳腔室,并通过仿形块上的分流块将容纳腔室分割为相互连通的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其中,将进水流道分布在本体的内侧壁上,将出水流道分布在方型块的顶部与本体之间,这样水经过进水流道流向出水流道的过程中,有效地对分流锥本体上需要冷却的部位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降低了分流锥的冷却时间,进而缩短了整个的生产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12、(2)密封圈有效地防止进水管内的水从固定板与安装槽之间的缝隙中流出来,使得水经过仿形块上的进水口准确流向进水流道内,确保分流锥在水冷状态下实现快速冷却的稳定性。
1.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块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本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使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本体的底部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块采用铝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呈环形分布于所述仿形块的周缘处,所述固定板抵紧于所述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所述进水管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壁,所述出水管的端部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块上还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平行设置,所述进水口的两端分别联通于所述进水流道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出水口的两端分别联通于所述出水流道与所述第二连接孔。
7.一种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分流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