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7838发布日期:2024-05-11 00:16阅读:8来源:国知局
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退火炉作为热处理炉中的一种,是指将金属机件放在不同的退火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自然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常用的退火工艺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等温退火、再结晶退火、石墨化退火、扩散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2、但现有的一些金属热处理用的退火炉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不便于对退火炉内部的工件进行取放,同时不便于对退火炉产生的热废气进行处理再排放,而且也不便于对工件在退火炉内部进行固定以及不便于对固定组件进行拆装。

3、因此,亟需一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处理装置,便于取放炉腔内的工件,减少高温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热处理装置,包括:

4、炉体,所述炉体包括壳体与顶盖,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开口,所述顶盖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炉腔,所述热处理装置还包括:

5、取放机构,所述取放机构包括支撑架、驱动单元以及连接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横跨所述壳体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一侧,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接于所述顶盖,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能够驱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连接件上移或下移,以带动固接于所述顶盖的放置机构上移出所述炉腔或下移进入所述炉腔;

6、余热处理机构,所述余热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连通所述炉腔,所述处理箱用于冷却、过滤所述炉腔内的废气并排放。

7、作为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螺杆、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螺杆,所述第二齿轮固设于所述螺杆背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螺杆转动以使所述连接件上移或下移。

8、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横跨所述壳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一侧。

9、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间隔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轴、第一驱动件、螺杆、连接轴、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螺杆、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均设置两个,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空腔中,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固设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螺杆背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轮,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螺接于两个所述螺杆,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螺杆背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一一对应啮合,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两个所述螺杆转动以使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上移或下移。

10、作为优选地,所述处理箱包括冷却腔以及过滤腔,所述处理箱设置有连通所述过滤腔的排气口,所述冷却腔中设置有冷却管以及第一负压驱动件,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炉腔,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滤腔,所述第一负压驱动件被配置为加快所述冷却腔内气体流动,所述过滤腔设置有过滤单元与第二负压驱动件,所述过滤单元被配置为过滤废气,所述第一负压驱动件被配置为加快所述冷却管内废气流至所述过滤单元并通过所述排气口排出。

11、作为优选地,所述余热处理机构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所述炉腔,另一端贯穿所述处理箱并连通所述冷却腔中的所述冷却管。

12、作为优选地,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件以及两个安装脚,两个所述安装脚相对而设且均设置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所述过滤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脚,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之间。

13、作为优选地,所述热处理装置还包括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转轴以及多个连接套,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炉腔,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顶盖上,且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转轴自转,所述连接套包括弧形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弧形部相对两侧的连接部,所述弧形部能够贴合于所述转轴,两个所述连接套扣合以使两个所述弧形部包裹所述转轴,且两个所述连接套的两个所述连接部一一对应重合,对应重合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形部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用于放置工件。

14、作为优选地,所述放置机构还包括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栓能够依次穿过对应重合的两个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螺孔并通过所述螺母固定。

15、作为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间隔安装有两个底脚。

16、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处理装置,热处理装置包括炉体,炉体包括壳体与顶盖,顶盖盖设于壳体的顶部开口,顶盖与壳体配合形成炉腔,还包括取放机构以及余热处理机构,其中取放机构包括支撑架、驱动单元以及连接件,支撑架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的一侧,支撑架的另一端横跨壳体并连接于壳体的相对一侧,连接件的一端固接于顶盖,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能够驱动连接于连接件,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连接件上移或下移,以带动固接于顶盖的放置机构上移出炉腔或下移进入炉腔,余热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处理箱连通炉腔,处理箱用于冷却、过滤炉腔内的废气并排放;本发明提供的热处理装置便于取放工件,减少高温对操作人员的影响,还能够冷却、过滤炉腔内的废气并排放,进而减少热污染。



技术特征:

1.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34)、螺杆(35)、第一齿轮(36)及第二齿轮(37),所述连接件(32)的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螺杆(35),所述第二齿轮(37)固设于所述螺杆(35)背离所述连接件(32)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37)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36),所述第一驱动件(34)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36),且所述第一驱动件(34)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1),所述第一驱动件(34)能够驱动所述螺杆(35)转动以使所述连接件(32)上移或下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部(311),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1)的一侧,所述连接部(3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部(311)的另一端横跨所述壳体(11)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1)的相对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32)间隔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轴(33)、第一驱动件(34)、螺杆(35)、连接轴(33)、第一齿轮(36)及第二齿轮(37),所述螺杆(35)、所述第一齿轮(36)及所述第二齿轮(37)均设置两个,所述连接轴(33)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11)的内部空腔中,两个所述第一齿轮(36)分别固设于所述连接轴(33)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7)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螺杆(35)背离所述连接件(32)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件(34)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轮(36),两个所述连接件(32)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螺接于两个所述螺杆(35),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7)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螺杆(35)背离所述连接件(32)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7)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36)一一对应啮合,所述第一驱动件(34)能够驱动两个所述螺杆(35)转动以使对应的所述连接件(32)上移或下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41)包括冷却腔以及过滤腔,所述处理箱(41)设置有连通所述过滤腔的排气口,所述冷却腔中设置有冷却管(411)以及第一负压驱动件(412),所述冷却管(411)的一端连通所述炉腔,另一端连通所述过滤腔,所述第一负压驱动件(412)被配置为加快所述冷却腔内气体流动,所述过滤腔设置有过滤单元与第二负压驱动件(413),所述过滤单元被配置为过滤废气,所述第一负压驱动件(412)被配置为加快所述冷却管(411)内废气流至所述过滤单元并通过所述排气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处理机构还包括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1)并连通所述炉腔,另一端贯穿所述处理箱(41)并连通所述冷却腔中的所述冷却管(4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件(414)以及两个安装脚(415),两个所述安装脚(415)相对而设且均设置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所述过滤件(414)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脚(415),所述过滤件(414)设置于所述冷却管(411)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装置还包括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21)、转轴(22)以及多个连接套(23),所述转轴(22)设置于所述炉腔,所述第二驱动件(21)安装于所述顶盖(12)上,且所述第二驱动件(21)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所述转轴(22),所述第二驱动件(21)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转轴(22)自转,所述连接套(23)包括弧形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弧形部相对两侧的连接部(311),所述弧形部能够贴合于所述转轴(22),两个所述连接套(23)扣合以使两个所述弧形部包裹所述转轴(22),且两个所述连接套(23)的两个所述连接部(311)一一对应重合,对应重合的两个所述连接部(311)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形部背离所述转轴(22)的一侧连接有放置板(24),所述放置板(24)用于放置工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还包括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连接部(311)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栓能够依次穿过对应重合的两个所述连接部(311)的所述螺孔并通过所述螺母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底部间隔安装有两个底脚(1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处理装置,包括炉体,炉体包括壳体与顶盖,顶盖盖设于壳体的顶部开口,顶盖与壳体配合形成炉腔,还包括取放机构以及余热处理机构,取放机构包括支撑架、驱动单元以及连接件,支撑架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的一侧,支撑架的另一端横跨壳体并连接于壳体的相对一侧,连接件的一端固接于顶盖,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能够驱动连接于连接件,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连接件上移或下移,以带动固接于顶盖的放置机构上移出炉腔或下移进入炉腔,便于取放工件,减少高温对操作人员的影响,余热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处理箱连通炉腔,处理箱用于冷却、过滤炉腔内的废气并排放,进而减少热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潘杰,黄引驰,蔡杨港,滕俊,黄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