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5525发布日期:2024-02-26 16:5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铸造装置,具体为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连续铸造的时候,是将熔液倾倒入到铸造模中,有的熔液中含有浮渣,随着产品固化后浮渣会在产品的内部或表面,影响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会采用振动装置的振动,促使浮渣上浮集中在产品的上面,如公告号为cn 206535995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包括出风口和浇注箱隔板,浇注箱位于浇注管道的顶端,且浇注管道的底端连接于左结晶箱和右结晶箱,振动平台连接于底座的顶端,通过设置的振动平台改善产品质量,但是浮渣上浮在产品的上面各处并不集中,在铸件取出后如需打磨处理时,需要处理的区域大,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采用上下升降起伏及旋转的运动,使浮渣上浮后随圆周转动集中分布在铸件的上面边缘,方便铸件后续除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顶板及固定连接在顶板上部的铸造模,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圆轴,所述圆轴的上部通过轴向的滑动结构与铸造模连接,所述盖板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圆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

3、所述铸造模下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圈顶,所述圈顶的下部开设有波浪槽,所述盖板上部的边缘安装有若干个滚轮,每个滚轮均与波浪槽接触。

4、可选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圆轴上部的方轴,所述铸造模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轴槽,所述轴槽与方轴滑动连接。

5、可选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带,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进底座的内部后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圆轴的下部贯穿进底座的内部后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齿带啮合。

6、可选的,所述底座与盖板通过螺丝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边采用上下升降起伏的运动方式,促使浮渣上浮,另一边采用圆周旋转的运动方式,使浮渣上浮后随圆周转动移动到铸件的上面边缘处,使浮渣更集中,方便铸件取出后除杂。



技术特征:

1.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顶板(2)及固定连接在顶板(2)上部的铸造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圆轴(5),所述圆轴(5)的上部通过轴向的滑动结构(6)与铸造模(3)连接,所述盖板(4)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与圆轴(5)通过传动结构(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圆轴(5)上部的方轴(61),所述铸造模(3)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轴槽(62),所述轴槽(62)与方轴(6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8)包括第一齿轮(81)、第二齿轮(82)和齿带(83),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进底座(1)的内部后与第一齿轮(81)固定连接,所述圆轴(5)的下部贯穿进底座(1)的内部后与第二齿轮(8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1)和第二齿轮(82)均与齿带(8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盖板(4)通过螺丝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铸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顶板及固定连接在顶板上部的铸造模,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圆轴,所述圆轴的上部通过轴向的滑动结构与铸造模连接,所述盖板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圆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所述铸造模下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圈顶,所述圈顶的下部开设有波浪槽,所述盖板上部的边缘安装有若干个滚轮,每个滚轮均与波浪槽接触。本技术,采用上下升降起伏及旋转的运动,使浮渣上浮后随圆周转动集中分布在铸件的上面边缘,方便铸件后续除杂。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聚裕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9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