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高锰铝青铜及其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420409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稀土高锰铝青铜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高锰铝青铜及其处理方法,属于铜合金冶炼技术领域。
目前轧机上使用易磨损部分的另部件,常采用锡、铝青铜等合金材料制造,其耐磨性较低,使用寿命短,更换率高,消耗大,且影响着轧机作业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高强韧化、高耐磨性的有良好机械性能的铜合金,使轧机耐磨另部件使用寿命明显提高,从而提高轧机生产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的稀土高锰铝青铜的化学成份组成(重量%)Cu:65~85%、Mn:10~18%、AL:5.0~9.0%Ni:1.0~3.0%、Fe:2.0~4.0%、Ti:0.01~1.0%RE:0.02~0.5%。
稀土高锰铝青铜的冶炼工艺是1.熔化金属锰和电解铜;2.加入镍、钛铁、铝;将Ni、Fe、AL等纯金属直接加入,不需制备中间合金,各元素冶炼烧损率小于3%,Ti是用钛铁合金加入。
3.精炼除渣、脱气;4.加入混合稀土金属;使用混合稀土金属进行处理,并用压入法,将丝状或块状混合稀土金属,用特制工具压入合金熔液中,均匀搅拌,直至溶化。
在加入混合稀土金属之前,必须实施精炼除渣、脱气,使铜合金熔液中的稀土金属尽量减少损失。
5.浇铸采用金属模和砂模(干型)铸造,金属模予热200℃以上。
6.对浇铸加工后的备件进行热处理
为了能提高稀土高锰铝青铜合金的综合机械性能,对加工后的备件进行热处理,具体工艺是将备件加热到85℃±10℃保温40分钟淬火,在200℃±10℃回火,经热处理不仅可进一步提高铜合金的强度、硬度改善了合金的综合性能外,合金可达到≥750Mpa,其组织变为极象钢的细针状马氏体组织,该合金备件能很好地在热态和冷态下承受压力加工。
本发明效果采用本发明制造出的成品具有高强韧化,高耐应性,同时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提高轧机的生产率。该产品主要用在轧机上的滑块与滑板。经试验机械性能如下σb:765Mpaδ5>:14%ak:140J/cm2HB:150~230。
实施例一种用上述方法生产的稀土高锰铝铜合金,采用化学成份的比(wt%)Mn1590%、AL6.30%、Fe3.10%、Ni2.10%、Ti0.7%、RE0.15%,其余为Cu,采用焦碳坩埚炉熔炼,1200℃出炉,1120℃用金属模浇铸成型毛坯,经车、铣、钻等机加工后,形成轧机的稀土高锰铝青铜滑块,经使用效果良好,较用一般材料制作的铝青铜滑块制品寿命高2倍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稀土高锰铝青铜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化学成份组成是(重量%)Cu:65~85%、Mn:10~18% AL:5.0~9.0%Ni:1.0~3.0%、Fe:2.0~4.0%、Ti:0.01~1.0%RE:0.02~0.5%。
2.一种稀土高锰铝青铜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工艺是①熔化金属锰和电解铜;②加入镍、铁、钛铁、铝;③精炼除渣、脱气;④加入混合稀土金属;⑤浇铸;⑥对浇铸加工后的备件进行热处理,将备件加热到850℃±10℃保温时间为40分钟淬火,然后在200℃±10℃回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高锰铝青铜及其处理方法,属铜合金冶炼技术。经Cu、Mn、Al、Ni、Fe、Ti、Re配比合适的化学成份,再经冶炼工艺制造出来的轧机耐磨力部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能,耐磨效果明显,同时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和轧机作业率。
文档编号C22C9/05GK1239148SQ9810227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7日
发明者贾英, 陈汝新, 王森清 申请人:包头市英利金属机械加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