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厂用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0933发布日期:2019-01-05 09:5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厂用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在实际建筑过程中,根据环境的不同,混凝土的成分以及比例也需要及时调整,以适合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厂用混凝土。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钢厂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00-300份,中砂150-300份,矾土60-100份,钢纤维80-90份,醋酸酯60-70份,表面增强剂40-60份,减水剂70-80份,水200-250份。

其中,一种钢厂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50份,中砂225份,矾土80份,钢纤维85份,醋酸酯65份,表面增强剂50份,减水剂75份,水225份。

其中,所述水泥为硫酸铝水泥。

其中,所述矾土的细度大于500目。

其中,所述减水剂为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吸咐膜,影响水泥的水化速度,使水泥石晶体的生长更为完善,减少水分蒸发的毛细空隙,网络结构更为致密,提高了水泥砂浆的硬度和结构致密性。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钢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裂及耐磨、耐冲击、抗疲劳、韧性等性能;原料成本低,能够适用于钢厂建筑需求,同时,无污染,对周围环境无害。其中,表面增强剂充分渗透,其有效成分能迅速与混凝土中的游离钙发生化学反应,增加结构的致密性,使得混凝土表层形成一个坚如磐石的坚固实体,极大地提高混凝土结构表层的强度和耐磨性,从而得到永久封闭、坚固、耐磨、不起尘、抗水和大多数工业化学品侵蚀的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钢厂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00份,中砂150份,矾土60份,钢纤维80份,醋酸酯60份,表面增强剂40份,减水剂70份,水200份。

其中,所述水泥为硫酸铝水泥。

其中,所述矾土的细度大于500目。

其中,所述表面增强剂为反应活性的碱金属硅酸盐或改性的碱金属硅酸盐。

其中,所述减水剂为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吸咐膜,影响水泥的水化速度,使水泥石晶体的生长更为完善,减少水分蒸发的毛细空隙,网络结构更为致密,提高了水泥砂浆的硬度和结构致密性。

实施例2:

一种钢厂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50份,中砂225份,矾土80份,钢纤维85份,醋酸酯65份,表面增强剂50份,减水剂75份,水225份。

其中,所述水泥为硫酸铝水泥。

其中,所述矾土的细度大于500目。

其中,所述表面增强剂为反应活性的碱金属硅酸盐或改性的碱金属硅酸盐。

其中,所述减水剂为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吸咐膜,影响水泥的水化速度,使水泥石晶体的生长更为完善,减少水分蒸发的毛细空隙,网络结构更为致密,提高了水泥砂浆的硬度和结构致密性。

实施例3:

一种钢厂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300份,中砂300份,矾土100份,钢纤维90份,醋酸酯70份,表面增强剂60份,减水剂80份,水250份。其中,所述水泥为硫酸铝水泥。

其中,所述矾土的细度大于500目。

其中,所述表面增强剂为反应活性的碱金属硅酸盐或改性的碱金属硅酸盐。

其中,所述减水剂为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吸咐膜,影响水泥的水化速度,使水泥石晶体的生长更为完善,减少水分蒸发的毛细空隙,网络结构更为致密,提高了水泥砂浆的硬度和结构致密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厂用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00‑300份,中砂150‑300份,矾土60‑100份,钢纤维80‑90份,醋酸酯60‑70份,表面增强剂40‑60份,减水剂70‑80份,水200‑250份。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裂及耐磨、耐冲击、抗疲劳、韧性等性能,原料成本低,能够适用于钢厂建筑需求,同时,无污染,对周围环境无害。

技术研发人员:唐锦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锦宁
技术研发日:2017.06.13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