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8475发布日期:2020-05-01 21:2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葡萄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葡萄是一种落叶藤本植物,褐色枝蔓细长,近圆形单叶互生,近全缘至3~7裂,叶缘有锯齿,多花,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有青绿色、紫黑色、紫红色等,果实的含糖量高、口味好、产量高,种子倒卵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葡萄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类黄酮,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葡萄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在我国具有很广的种植范围。

葡萄根系发达,能适应多种土壤,在酸碱度适中、深厚、疏松和肥力较好的土壤上尤其表现出产量高,品质好。因此,对土壤进行修复或改良而使之适合于葡萄种植,有利于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其能够改良土壤酸化,改善土壤贫瘠,杀虫防虫,使土壤适合于葡萄种植。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灰石20~30份、膨润土6~10份、硫酸二氢钾10~20份、硫酸锌5~15份、磷酸钾5~15份、氯化亚铁5~10份、麦麸5~15份、蚯蚓粪10~15份、唑虫酰胺2~5份。

本发明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中含有石灰石和膨润土,能够解决土壤酸化、板结的问题,并且含有无机肥和有机肥,能够提供葡萄种植所需的各种元素和营养成分,并且含有唑虫酰胺,故具备一定的杀虫防虫作用。施用所述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之后,土壤得到改良,达到酸碱度适中、深厚、疏松和肥力较好状态。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灰石20份、膨润土8份、硫酸二氢钾15份、硫酸锌15份、磷酸钾15份、氯化亚铁5份、麦麸10份、蚯蚓粪10份、唑虫酰胺3份。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灰石25份、膨润土10份、硫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锌10份、磷酸钾10份、氯化亚铁7份、麦麸15份、蚯蚓粪13份、唑虫酰胺4份。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灰石30份、膨润土6份、硫酸二氢钾20份、硫酸锌5份、磷酸钾5份、氯化亚铁10份、麦麸5份、蚯蚓粪15份、唑虫酰胺2份。

进一步地,所述石灰石中氧化钙的含量大于或等于45%。

进一步地,所述膨润土为钙质膨润土、氢质膨润土、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石灰石破碎后入窑煅烧,然后卸料冷却;

(2)将膨润土、硫酸二氢钾、硫酸锌、磷酸钾、氯化亚铁和麦麸破碎、粉磨后加热保温,然后卸料冷却;

(3)按配比将步骤(1)、步骤(2)所得物料、蚯蚓粪与唑虫酰胺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改良酸性的土壤处理剂。

本发明的所述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步骤(1)为:将石灰石破碎成2~6厘米大小后入窑煅烧至800~1000℃,然后卸料冷却。

进一步地,步骤(2)为:将膨润土、硫酸二氢钾、硫酸锌、磷酸钾、氯化亚铁和麦麸破碎、粉磨至80~100目后加热至80℃~120℃,并保温1~3小时,然后卸料冷却。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每亩农田均匀撒施100kg~200kg土壤处理剂,旋耕1~2次后,间隔5~7天后种植农作物。使用方法简单,见效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改良酸性的土壤处理剂:

(1)将石灰石破碎成3厘米大小后入窑煅烧至950℃,然后卸料冷却;

(2)将膨润土、硫酸二氢钾、硫酸锌、磷酸钾、氯化亚铁和麦麸破碎、粉磨至80~100目后加热至80℃,并保温3小时,然后卸料冷却。

(3)按照石灰石20份、膨润土8份、硫酸二氢钾15份、硫酸锌15份、磷酸钾15份、氯化亚铁5份、麦麸10份、蚯蚓粪10份、唑虫酰胺3份的重量份比例,将步骤(1)、步骤(2)所得物料与蚯蚓粪利用高速搅拌机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再进行检验、包装、入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改良酸性的土壤处理剂:

(1)将石灰石破碎成3厘米大小后入窑煅烧至1000℃,然后卸料冷却;

(2)将膨润土、硫酸二氢钾、硫酸锌、磷酸钾、氯化亚铁和麦麸破碎、粉磨至80~100目后加热至100℃,并保温2小时,然后卸料冷却。

(3)按照石灰石25份、膨润土10份、硫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锌10份、磷酸钾10份、氯化亚铁7份、麦麸15份、蚯蚓粪13份、唑虫酰胺4份的重量份比例,将步骤(1)、步骤(2)所得物料与蚯蚓粪利用高速搅拌机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再进行检验、包装、入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改良酸性的土壤处理剂:

(1)将石灰石破碎成3厘米大小后入窑煅烧至800℃,然后卸料冷却;

(2)将膨润土、硫酸二氢钾、硫酸锌、磷酸钾、氯化亚铁和麦麸破碎、粉磨至80~100目后加热至120℃,并保温1小时,然后卸料冷却。

(3)按照石灰石30份、膨润土6份、硫酸二氢钾20份、硫酸锌5份、磷酸钾5份、氯化亚铁10份、麦麸5份、蚯蚓粪15份、唑虫酰胺2份的重量份比例,将步骤(1)、步骤(2)所得物料与蚯蚓粪利用高速搅拌机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再进行检验、包装、入库。

效果试验

将实施例一至三制得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分别施用于葡萄种植园区作为试验区,每个小区面积为50m2,按照每667m2施用180kg酸性土壤改良剂的用量,重复三次。

与不施用土壤处理剂的处理方式相比,施用实施例一至三制得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后土壤酸化情况得到明显改善,ph值由原来的5.5~6.0变为6.5~7.5,每50m2小区面积的葡萄产量显著增加,增产约7%,而且产出的葡萄穗重达到600克以上(粒数达到50粒以上),果粒直径达到二级以上(≥24mm)。

表明本发明所述酸性土壤改良剂具有改良土壤酸化,增加葡萄品质和产量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灰石20~30份、膨润土6~10份、硫酸二氢钾10~20份、硫酸锌5~15份、磷酸钾5~15份、氯化亚铁5~10份、麦麸5~15份、蚯蚓粪10~15份、唑虫酰胺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灰石20份、膨润土8份、硫酸二氢钾15份、硫酸锌15份、磷酸钾15份、氯化亚铁5份、麦麸10份、蚯蚓粪10份、唑虫酰胺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灰石25份、膨润土10份、硫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锌10份、磷酸钾10份、氯化亚铁7份、麦麸15份、蚯蚓粪13份、唑虫酰胺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灰石30份、膨润土6份、硫酸二氢钾20份、硫酸锌5份、磷酸钾5份、氯化亚铁10份、麦麸5份、蚯蚓粪15份、唑虫酰胺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石中氧化钙的含量大于或等于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为钙质膨润土、氢质膨润土、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石灰石破碎后入窑煅烧,然后卸料冷却;

(2)将膨润土、硫酸二氢钾、硫酸锌、磷酸钾、氯化亚铁和麦麸破碎、粉磨后加热保温,然后卸料冷却;

(3)按配比将步骤(1)、步骤(2)所得物料、蚯蚓粪与唑虫酰胺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改良酸性的土壤处理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为:将石灰石破碎成2~6厘米大小后入窑煅烧至800~1000℃,然后卸料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为:将膨润土、硫酸二氢钾、硫酸锌、磷酸钾、氯化亚铁和麦麸破碎、粉磨至80~100目后加热至80℃~120℃,并保温1~3小时,然后卸料冷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所述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灰石20~30份、膨润土6~10份、硫酸二氢钾10~20份、硫酸锌5~15份、磷酸钾5~15份、氯化亚铁5~10份、麦麸5~15份、蚯蚓粪10~15份、唑虫酰胺2~5份。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葡萄种植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能够改良土壤酸化,改善土壤贫瘠,杀虫防虫,使土壤适合于葡萄种植。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伦;冯国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浩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