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2416发布日期:2019-03-09 00:25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陶烧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



背景技术:

霞光釉建水白陶,其创作结合了建水紫陶的传统烧制工艺并添加釉料进行创新制作,使白陶作品在烧制中出现窑变,成品呈现霞光釉色,类似建水柴烧窑自然窑变。但相比于柴烧淘器自然窑变不可控的随机性,霞光釉白陶可以通过控制釉料的添加量和熏蒸的位置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选材:首先选取形状和品相良好的胚体作为待烧制的样品;

装窑:将选择好的样品装入电窑,并均匀的放置在电窑的四周;

添加釉料:在电窑的内部在需要上釉料的胚体的部位放置铝块,铝块的上方放置铝粉,铝粉的上方放置釉料;

控制熏蒸位置:用带孔的陶制盖子盖在釉料上方,将孔对准陶器需要熏蒸的位置;

盖上电窑的盖板进行烧制并控制电窑的温度;

停止加热,并进行冷却,出窑。

进一步,所述釉料为家用食盐,所需釉料的重量为10-30g。

进一步,所述陶制盖子为一侧边开设有豁口的陶制盖子。

进一步,所述铝块的尺寸和厚度可以根据陶瓷需要上釉的部位进行选择和调节。

进一步的,烧窑在1~12小时内从室温升温至300℃,再以每小时升温30~50℃的速度升至1100℃,然后缓慢升温至12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比于柴烧陶器自然窑变不可控的随机性,霞光釉白陶可以通过控制釉料的添加量和熏蒸的位置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使得陶瓷具有渐变性,极大地提高了建水紫陶的美感,避免了传统建水陶艺的审美疲劳,对建水紫陶产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为研究窑变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方向,开启了建水紫陶制作工艺的新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甜叶菊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材:首先选取形状和品相良好的胚体作为待烧制的样品;

s103:装窑:将选择好的样品装入电窑,并均匀的放置在电窑的四周;

s105:添加釉料:在电窑的内部在需要上釉料的胚体的部位放置铝块,铝块的上方放置铝粉,铝粉的上方放置釉料;

s107:控制熏蒸位置:用带孔的陶制盖子盖在釉料上方,将孔对准陶器需要熏蒸的位置;

s109:盖上电窑的盖板进行烧制并控制电窑的温度;

s111:停止加热,并进行冷却,出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釉料为家用食盐,所需釉料的重量为10-30g。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陶制盖子为一侧边开设有豁口的陶制盖子,通过一侧设有豁口,可以根据要熏蒸的陶瓷进行调节角度,更加方便人们的控制和达到想要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铝块的尺寸和厚度可以根据陶瓷需要上釉的部位进行选择和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烧窑在1~12小时内从室温升温至300℃,再以每小时升温30~50℃的速度升至1100℃,然后缓慢升温至1215℃。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电窑中进行烧制,温度可以方便控制,同时采用铝块和铝粉,由于铝块和铝粉具有耐高温性能,将釉料放置在铝粉上可以防止高温时直接融化留在电窑的内部,对电窑造成损伤,使得釉料的蒸汽可以对胚体进行熏蒸,更加利于陶瓷的美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霞光釉建水白陶烧制工艺,包括选材:首先选取形状和品相良好的胚体作为待烧制的样品;装窑:将选择好的样品装入电窑,并均匀的放置在电窑的四周;添加釉料:在电窑的内部在需要上釉料的胚体的部位放置铝块,铝块的上方放置铝粉,铝粉的上方放置釉料;控制熏蒸位置:用带孔的陶制盖子盖在釉料上方,将孔对准陶器需要熏蒸的位置;盖上电窑的盖板进行烧制并控制电窑的温度;停止加热,并进行冷却,出窑。

技术研发人员:苟霖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苟霖章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19.03.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