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85750发布日期:2019-12-11 01:00阅读:16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em菌(effectivemicroorganisms)是由大约80种微生物组成,em菌由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教授1982年研究成功,于80年代投入市场。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作用机理是形成em菌和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的竞争,由于em菌在土壤中极易生存繁殖,所以能较快而稳定地占据土壤中的生态地位,形成有益的微生物菌的优势群落,从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对作物的侵袭。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甲壳素,又叫甲壳质、几丁质,不溶于碱以及其他有机溶剂,也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它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虾、蟹、昆虫等甲壳动物的外壳、真细菌的细胞壁等。甲克素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及提高作物抗病虫害和抗逆环境的能力。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利用em菌对虾壳进行发酵,将虾壳降解,得到富含em菌、有机钙、有机氮源以及甲壳素的有机肥。

进一步的,所述em菌为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和放线菌构成的复合菌液。

进一步的,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将虾壳粉碎后加水,制成虾壳醪液;

b、向步骤a中粉碎的虾壳醪液中加入碳源;

c、将步骤b中的虾壳醪液进行灭菌;

d、向步骤c中灭菌后的发酵醪液中接中接种em菌;

e、保温好氧发酵;

f、对步骤e中发酵液进行调配,运用koh溶液将发酵液ph调至中性,根据发酵液中em菌浓度和甲壳素浓度对其进行稀释调配;

g、将调配好的发酵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有机肥料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虾壳醪液的虾壳含量为5-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加入所述虾壳醪液中的所述碳源包括葡萄糖,蔗糖或红糖。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0.2-2%葡萄糖,0.2-2%蔗糖或0.2-2%红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灭菌时采用高温灭菌法,加热温度为115-125℃,加热时间为10-3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所述em菌的接种量为5-2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中,保温好氧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周期为5-15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所述koh溶液浓度为0.5-2mol/l,将发酵液调至ph值为5.0-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减少虾壳废弃物的环境污染,综合利用了虾壳资源;本发明得到的有机肥富含em菌,有机钙,有机氮源和甲壳素等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肥效作用和生理活性;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具有生理活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环境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虾壳粉碎后加水,制成虾壳醪液,虾壳含量为10%;

b、向步骤a中粉碎的虾壳醪液中加入1%的葡萄糖;

c、将步骤b中的虾壳醪液在115℃的高温环境下灭菌30min;

d、向步骤c中灭菌后的发酵醪液中接中接种10%的em菌;

e、保温好氧发酵,发酵温度为30℃,发酵周期为15天;

f、对步骤e中发酵液进行调配,运用2mol/l的koh溶液将发酵液ph调至5.0,根据发酵液中em菌浓度和甲壳素浓度对其进行稀释调配;

g、将调配好的发酵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有机肥料成品。

实施例二: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虾壳粉碎后加水,制成虾壳醪液,虾壳含量为20%;

b、向步骤a中粉碎的虾壳醪液中加入2%的蔗糖;

c、将步骤b中的虾壳醪液在121℃的高温环境下灭菌15min;

d、向步骤c中灭菌后的发酵醪液中接中接种10%的em菌;

e、保温好氧发酵,发酵温度为35℃,发酵周期为10天;

f、对步骤e中发酵液进行调配,运用2mol/l的koh溶液将发酵液ph调至6.0,根据发酵液中em菌浓度和甲壳素浓度对其进行稀释调配;

g、将调配好的发酵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有机肥料成品。

实施例三: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虾壳粉碎后加水,制成虾壳醪液,虾壳含量为30%;

b、向步骤a中粉碎的虾壳醪液中加入2%的红糖;

c、将步骤b中的虾壳醪液在125℃的高温环境下灭菌10min;

d、向步骤c中灭菌后的发酵醪液中接中接种20%的em菌;

e、保温好氧发酵,发酵温度为35℃,发酵周期为15天;

f、对步骤e中发酵液进行调配,运用2mol/l的koh溶液将发酵液ph调至7.0,根据发酵液中em菌浓度和甲壳素浓度对其进行稀释调配;

g、将调配好的发酵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有机肥料成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em菌对虾壳进行发酵,将虾壳降解,得到富含em菌、有机钙、有机氮源以及甲壳素的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m菌为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和放线菌构成的复合菌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将虾壳粉碎后加水,制成虾壳醪液;

b、向步骤a中粉碎的虾壳醪液中加入碳源;

c、将步骤b中的虾壳醪液进行灭菌;

d、向步骤c中灭菌后的发酵醪液中接中接种em菌;

e、保温好氧发酵;

f、对步骤e中发酵液进行调配,运用koh溶液将发酵液ph调至中性,根据发酵液中em菌浓度和甲壳素浓度对其进行稀释调配;

g、将调配好的发酵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有机肥料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虾壳醪液的虾壳含量为5-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加入所述虾壳醪液中的所述碳源包括葡萄糖,蔗糖或红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0.2-2%葡萄糖,0.2-2%蔗糖或0.2-2%红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灭菌时采用高温灭菌法,加热温度为115-125℃,加热时间为10-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em菌的接种量为5-2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保温好氧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周期为5-15天。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所述koh溶液浓度为0.5-2mol/l,将发酵液调至ph值为5.0-7.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虾壳生产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利用EM菌对虾壳进行发酵,将虾壳降解,得到富含EM菌、有机钙、有机氮源以及甲壳素的有机肥。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减少虾壳废弃物的环境污染,综合利用了虾壳资源;本发明得到的有机肥富含EM菌,有机钙,有机氮源和甲壳素等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肥效作用和生理活性;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具有生理活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环境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庆;于放;俞志敏;佟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农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19.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