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77414发布日期:2023-04-18 23:3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肥料,具体为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生产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化肥的施用则在保障农作物高产优质过程中不容小觑,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及土地污染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寻找环境友好型的化肥替代品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主要依靠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产物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在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抑制农作物对重金属、激素、化学农药的吸收,净化和修复土壤,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作物产量及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已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应用上最成功的例子之一,而单一微生物肥料功能相对有限,故可将不同肥料进行复配组合形成复合微生物原料,并在此基础上添加肥料添加剂,提高微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使其功能更加全面。

3、本发明以酵母硒和葡萄糖氧化酶、腐植酸、氧化淀粉粘合剂作为肥料添加剂用于复合微生物肥料制备与应用中,一方面能够通过调整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区系,改善根际环境,提高作物营养利用率,从而有效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减少化肥的施用,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且对环境几乎不造成任何污染;另一方面,通过肥料添加剂的形式作用于农作物,从而增加农产品中硒等不易获取而又为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其营养元素以食物链的方式最终被人体摄取,是人体获得硒等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方式,此外,目前在生产应用中所涉及的酵母硒和葡萄糖氧化酶多以饲料或食品添加剂的形式用于动物的养殖,而在植物生产种植研究方面尚未涉及,因此,加大酵母硒和葡萄糖氧化酶在植物生产种植中的研究力度与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提供一种安全、环保、高效、优质且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作为化肥替代品以便推广与应用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备提质增效,促生长,改良根际环境,促进作物品质提升,绿色环保,等优点,解决了化肥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及土地污染,以及阻碍了农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复合微生物肥料与肥料添加剂的复配与生产,所述肥料添加剂与复合微生物原料的重量比为=0.5-1:100,所述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磷酸一铵0-6.0份,硫酸钾7.0-14.5份,尿素2.3-7.5份,磷酸二铵10-10.5份,硫酸铵30.0份,钙镁磷肥5.0-7.0份,硼酸0.7份,有机肥料35.0份,氨基丁酸0.1份,功能菌粉0.2份;

5、所述肥料添加剂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算的如下:酵母硒25-35%,葡萄糖氧化酶25-35%,腐植酸10-25%,氧化淀粉粘合剂10-15%。

6、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有机肥料可根据作物需肥特点进行调整,粮食、蔬菜、花卉、坚果、中药材等作物种植可采用作物秸秆、米糠、蚕砂、褐煤、畜禽粪便、菌渣等物质进行有机肥料的发酵,烟草、茶树、咖啡等作物种植可采用油枯、腐植酸、花渣等物质进行有机肥料的发酵。

7、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氨基丁酸为微生物发酵制成的氨基丁酸,有效含量在50%以上。

8、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功能菌粉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通过好氧发酵制成的功能菌粉,有效活菌数为1000亿/g,采购自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菌种保藏号cgmcc no.15851。

9、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酵母硒为细度100目-400目之间的粉状生物源酵母硒,所述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同化培养基中的无机硒得到有机硒富集在酵母细胞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物。

10、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葡萄糖氧化酶为细度100目-400目之间的粉状葡萄糖氧化酶,由微生物发酵的提纯技术而得到。

11、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腐植酸为细度100目-400目之间的动植物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化学的一系列化学过程和积累形成的一类有机物。

12、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氧化淀粉粘合剂为细度100目-400目之间的含有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粘性好、无毒害、质优价廉的粘合剂。

13、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s1:称量并投料:磷酸一铵0-6.0份,硫酸钾7.0-14.5份,尿素2.3-7.5份,磷酸二铵10.0-10.5份,硫酸铵30.0份,钙镁磷肥5.0-7.0份,硼酸0.7份,有机肥料35.0份,氨基丁酸0.1份,功能菌粉0.2份。粉碎后进行混料,得到混合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原料。

15、s2:按照质量百分数将酵母硒、葡萄糖氧化酶、腐植酸、氧化淀粉粘合剂进行复配,混合制得肥料添加剂。

16、s3:采用圆盘造粒的模式,将混合原料投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并在造粒过程中,将肥料添加剂以喷粉的形式混入其中,并加入物料总量的5%-10%的水,保证肥料添加剂更好地粘黏在肥料粒子表面,再经过烘干、筛分、计量、包装,得到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提质增效,促生长。本发明中所涉及的肥料添加剂含有少量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各活性分子可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作物,调整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区系,改善根际环境并增强抗性,提高作物营养吸收利用率,提高机体消化性能和生产性能,进而有效促进动植物生长发育,达到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质量、增强抗性、促进肥料减施增效的有益效果。

19、2、绿色环保,无污染。本发明中所涉及的主要肥料添加剂是通过生物源发酵而来,且在肥料复配和生产过程中未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其最终使用过程中也无有毒有害反应物或气体产生,故对土壤及环境均不造成污染;此外,添加剂中的成分酵母硒自身带有负电荷,可与有害金属离子形成金属-硒-蛋白质复合物,具有一定的解毒功效,葡萄糖氧化酶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霉菌毒素等中毒症状,增值有益菌,抑制有害菌,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本产品代替或部分代替化学肥料施用,具有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的效果。

20、3、改良根际环境,促进作物品质提升。肥料添加剂中的主要物质可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区系调整,改良根际环境,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改善土壤中的理化环境和元素含量,促进作物自身细胞活性的提高和养分吸收利用率的提升,从而提升作物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包括包括复合微生物肥料与肥料添加剂的复配与生产,所述肥料添加剂与复合微生物原料的重量比为=0.5-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磷酸一铵0-6.0份,硫酸钾7.0-14.5份,尿素2.3-7.5份,磷酸二铵10-10.5份,硫酸铵30.0份,钙镁磷肥5.0-7.0份,硼酸0.7份,有机肥料35.0份,氨基丁酸0.1份,功能菌粉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料可根据作物需肥特点进行调整,粮食、蔬菜、花卉、坚果、中药材等作物种植可采用作物秸秆、米糠、蚕砂、褐煤、畜禽粪便、菌渣等物质进行有机肥料的发酵,烟草、茶树、咖啡等作物种植可采用油枯、腐植酸、花渣等物质进行有机肥料的发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丁酸为微生物发酵制成的氨基丁酸,有效含量在5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菌粉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通过好氧发酵制成的功能菌粉,有效活菌数为1000亿/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硒为细度100目-400目之间的粉状生物源酵母硒,所述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同化培养基中的无机硒得到有机硒富集在酵母细胞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氧化酶为细度100目-400目之间的粉状葡萄糖氧化酶,由微生物发酵的提纯技术而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植酸为细度100目-400目之间的动植物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化学的一系列化学过程和积累形成的一类有机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淀粉粘合剂为细度100目-400目之间的含有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粘性好、无毒害、质优价廉的粘合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肥料添加剂与复合微生物原料的重量比为=0.5‑1:100,所述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磷酸一铵0‑6.0份,硫酸钾7.0‑14.5份,尿素2.3‑7.5份,磷酸二铵10‑10.5份,硫酸铵30.0份,钙镁磷肥5.0‑7.0份,硼酸0.7份,有机肥料35.0份,氨基丁酸0.1份,功能菌粉0.2份。该具有促生长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具备提质增效,促生长,改良根际环境,促进作物品质提升,绿色环保,等优点,解决了化肥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及土地污染,以及阻碍了农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颖,向蓉蓉,华小兵,李建云,王林涛,张琪,朱永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