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24810发布日期:2023-07-20 07:0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菌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植物的茎一般生在地上,但多年生植物常在土层中形成变态的地下茎,以渡过不良的生长季节,变态的地下茎与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仍具茎的特征,其上的叶一般退化成鳞叶,脱落后留有叶痕,叶腋内有腋芽。因此很容易和根区别开,为了适应不同的功能,有些植物的茎在形态结构上发生有一些可以遗传下去的变化,这就是茎的变态,一些植物的茎生长在地下,形成地下茎,地下茎作为植物的一种储存器官,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地下茎的适应性较低,如遇干旱或者寒冷,会使得地下茎的储存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较少,从而使得植物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得植物的生产效益降低。

2、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准备材料:选择枯叶作为基础原料,并选择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物菌剂;

6、s2,培养菌种:将s1中的生物菌剂通过培养基进行培养;

7、s3,基础原料处理:将s1中的基础原料清洗干净,并对其进行粉碎处理,使其易于分解;

8、s4,调配配方:将s2中培养的生物菌剂与s3中粉碎的基础原料进行均匀混合;

9、s5,堆肥发酵:将s4中调配好的混合物进行堆肥,堆高不超过1米,宽度不超过2米,在堆肥过程中,将温度保持在30℃-65℃之间,将湿度保持在60%-65%之间,以利于菌群的繁殖和有机物的分解;

10、s6,堆肥翻堆:在堆肥过程中,每7-10天翻堆一次,且在翻堆过程中,保证堆肥物质充分接触氧气,促进分解和发酵;

11、s7,堆肥后期处理:在堆肥发酵结束后,进行腐熟处理,使有机肥料更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

12、s8,包装储存:将制备好的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进行包装和储存,以待后续使用。

13、优选的,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14、s2-1,准备培养基:选择营养琼脂作为培养基,然后将培养基加热煮沸,再将上述培养基进行冷却;

15、s2-2,接种菌株:使用无菌环针向保存菌株中取两次菌株,并将取出的菌株移植到培养基内部,避免与培养基接触的过程中污染;

16、s2-3,标记、封闭:在接种完菌株后,标记好培养皿,然后用氧化锌胶封闭,以防止外界污染;

17、s2-4,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利于菌株的生长和繁殖;

18、s2-5,保存:确保菌株能够在上述培养箱中生长后,将培养皿放入无菌冰箱中保存。

19、优选的,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

20、s3-1,配制培养基配方:将各种基础原料进行均匀混合,并向其中加入添加剂,将制成的混合物添加到s2-1中的培养基中。

21、s3-2,筛选、清洗:将各种原料筛选过滤,去除杂质和异物,清洗后用清水漂洗干净,避免残留污染。

22、s3-3,研磨、粉碎:将粗粉碎的原料进行细磨,以便于后续的加热和消毒处理。

23、s3-4,加水溶解:将研磨好的原料与水比例按照1:1进行混合,在搅拌均匀的情况下,将原料加热至溶解,然后将其冷却。

24、s3-5,消毒:将已经溶解的培养基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0-30分钟,使其彻底消毒。

25、s3-6,装瓶、密封:将消毒好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封闭无菌培养皿的口部,以防止外界污染。

26、优选的,所述s5包括以下步骤:

27、s5-1,确定堆肥场地:选择干燥、通风、采光好的场地进行堆肥制作;

28、s5-2,堆肥原料的配制:将有机原料与生物菌剂进行均匀混合;

29、s5-3,堆肥原料的堆积:将配制好的有机原料堆积成高为1.5-2米的堆肥堆,堆面积不超过2米×2米;

30、s5-4,堆肥原料的湿度控制:在堆肥原料的堆积过程中,向堆肥原料中添加水分,以保证原料的湿度;

31、s5-5,堆肥原料的翻堆和通风:每隔3-4天翻1次堆,翻堆时增加堆肥原料的通风量;

32、s5-6,堆肥温度的监测和控制:通过测温计对堆肥的温度进行监测,当堆肥温度超过65℃时对其进行降温处理;

33、s5-7,堆肥发酵周期:对堆肥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周期通常为25-30天,具体发酵周期可根据堆肥原料的种类和环境因素进行调整。

34、优选的,所述s7中的腐熟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35、s7-1,取出、风干:将发酵结束的堆肥取出,使其形成大小一直的肥球,并将其进行风干,风干的堆肥放置在通风、避光、防潮的地方,避免暴晒和淋雨;

36、s7-2,分解和转化:在堆肥中加入有机肥料,促进其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

37、优选的,所述s7还包括以下步骤:

38、s7-3,二次发酵:将堆肥投入腐熟池中,通过腐熟池进行二次堆积和发酵;

39、s7-4,定期翻堆:在腐熟池中定期翻堆,促进其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

40、s7-5,加水、加氧:在腐熟池中加入水分和氧气,保持其湿度和通气性。

41、3.有益效果

4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43、本发明中,通过生物菌肥膨大地下茎可以提高地下茎的储存能力和产量,从而增加植物的生产效益,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刺激植物生长和发育,进一步提高地下茎的质量和产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的腐熟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还包括一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菌肥技术领域。一种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材料:选择有机废弃物作为基础原料,并购买生物菌剂;S2,培养菌种:将S1中的生物菌剂通过培养基进行培养;S3,基础原料处理:将基础原料清洗干净,并对其进行粉碎处理。本地下茎膨大生物菌肥制备方法,通过生物菌肥膨大地下茎可以提高地下茎的储存能力和产量,从而增加植物的生产效益,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刺激植物生长和发育,进一步提高地下茎的质量和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郭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张农技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