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04950发布日期:2023-10-29 02:2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轻骨料混凝土对原材料、配合比以及搅拌工艺的要求比较苛刻,其工作性能的稳定性也很难保证,特别是轻骨料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容重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轻骨料上浮、浆骨严重分离、经时损失偏大等现象的发生。在相同的配合比下适量填加沸石粉等,以及适当改变混凝土的搅拌工艺,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满足各项技术要求。随着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粉煤灰,矿粉,硅灰等废渣掺合料供不应求,甚至没有货源供应,极大的制约了混凝土的正常生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轻砂54~81份、轻骨料30~56份、水泥38~60份、沸石粉、减水剂和水;

4、所述沸石粉按比例等体积代替水泥,替代率分别为10%、20%、30%或者40%;

5、所述减水剂为总体质量的0.3%;

6、水灰比为0.3。

7、优选的,所述轻砂为废玻璃渣,且轻砂的粒径为16目~20目。

8、优选的,所述轻骨料为天然轻骨料:浮石、火山渣;工业废料轻骨料:粉煤灰陶粒和膨胀矿渣珠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且轻骨料的粒径为40目~60目。

9、优选的,所述沸石粉采用天然沸石高温煅烧后磨制而得,粒径为200目~250目。

10、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或者萘系减水剂中的一种。

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一,将轻砂、轻骨料、水泥、沸石粉和减水剂同时下料,经螺旋搅拌形成混合料;

13、步骤二,在砂浆罐中混合料下料时间为30~40s,设定加水时间为10~20s,当下料与加水停止后仍继续搅拌5~7min,即得到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

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在搅拌之前对沸石粉进行预处理工序,所述预处理工序包括酸浸泡工序,高温焙烧工序和晾干工序。

15、优选的,所述酸浸泡工序中,酸溶液与沸石粉的质量比为1~1.2:1,所述酸溶液中的溶质为盐酸,且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处理时间为10~20h,酸处理后用naoh进行中和至中性,洗涤后干燥。

16、优选的,所述高温焙烧工序中,焙烧温度控制在500℃之间,焙烧时间为120min;焙烧结束后用水骤然冷却。

17、优选的,所述晾干工序中,晾干时间为48h~72h,晾干温度为10℃~40℃。

1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改善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和易性,降低水化热,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20、2.能抑制拌合料中碱骨料反应的发生,适宜制备大体积混凝土,抗硫酸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

21、3.混凝土出机和易性良好,不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保证良好的可泵送性能。

22、4.沸石粉是粉煤灰、矿粉、硅灰良好的替代掺合料,掺合料来源多样化,摆脱了掺合料供应不足的困境。

23、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混凝土因对沸石粉进行多步活化处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增加混凝土的黏聚性、减少混凝土的经时损失,同时保证混凝土良好可泵送性能,提高生产效率,且有效减轻结构自重,保证结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砂为废玻璃渣,且轻砂的粒径为16目~2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骨料浮石、火山渣、粉煤灰陶粒和膨胀矿渣珠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且轻骨料的粒径为40目~6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粉的粒径为200目~25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或者萘系减水剂中的一种。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搅拌之前对沸石粉进行预处理工序,所述预处理工序包括酸浸泡工序,高温焙烧工序和晾干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浸泡工序中,酸溶液与沸石粉的质量比为(1~1.2):1,所述酸溶液中的溶质为盐酸,且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处理时间为10~20h,酸处理后用naoh进行中和至中性,洗涤后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焙烧工序中,焙烧温度控制在500℃之间,焙烧时间为120min;焙烧结束后用水骤然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晾干工序中,晾干时间为48h~72h,晾干温度为10℃~4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天然沸石粉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轻砂54~81份、轻骨料30~56份、水泥38~60份、沸石粉、减水剂和水;所述沸石粉按比例等体积代替水泥,替代率分别为10%、20%、30%或者40%;所述减水剂为总体质量的0.3%;水灰比为0.3。所述轻骨料选取天然轻骨料:浮石、火山灰;工业废料轻骨料:膨胀矿渣珠、粉煤灰陶矿。本发明提出通过酸处理工序高温焙烧后水骤然冷却沸石粉进行活化处理后制备出的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增加混凝土的黏聚性、减少混凝土的经时损失,同时保证混凝土良好可泵送性能,提高生产效率,且有效减轻结构自重,保证结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李建华,单加健,肖淑珍,黄泽宁,黄瑞京,方月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建宏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