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94525发布日期:2023-11-18 14:1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是目前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且在固化后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十分适用于建筑中的承力结构。

2、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建筑用途及造型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建筑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通常,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主要采用增加水泥用量同时减少水用量的方式,即降低水灰比,虽然通过降低水灰比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是由于水泥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水泥用量的提升,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不符合绿色环保的概念,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4、水160份;

5、水泥300-305份;

6、粉煤灰45-50份;

7、废钢渣40-45份;

8、骨料1790-1810份;

9、减水剂5.3-5.5份;

10、钾明矾9-11份;

11、木质纤维40-45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粉煤灰、废钢渣,能减少水泥的用量,并且能充分利用废弃材料,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再通过加入钾明矾与木质纤维,钾明矾与木质纤维相互配合,能使得混凝土固化后的强度提高,无需增大水泥用量,实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13、优选的,所述钾明矾、木质纤维的质量比例为10:42.5。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具体选择钾明矾、木质纤维的比例,制得的混凝土固化后的强度更高,承力效果更佳,质量更好。

15、优选的,所述水泥、粉煤灰、废钢渣的质量比例为302:48:42。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具体选择水泥、粉煤灰、废钢渣的质量比例,混凝土固化后具有更高的抗压、抗裂强度,更好地适用于对强度有更高需求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适用性更广。

17、优选的,所述骨料为粗骨料a、粗骨料b、细骨料的复配,所述粗骨料a的粒径为20-25mm,所述粗骨料b的粒径为10-15mm,所述细骨料为30-50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具体选择骨料的粒径配合,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制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更高,质量更好。

19、优选的,所述粗骨料a、粗骨料b、细骨料的质量比例为510-515:510-515:770-780。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具体选粗骨料a、粗骨料b、细骨料的质量比例,使得骨料的粒径分布更为合适,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更高,更好地提升抗压强度,质量更佳。

21、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葡庚糖酸钠的复配。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具体选择聚羧酸减水剂与葡庚糖酸钠复配,减水效果较佳,且具有合适的缓凝效果,使得固化后的混凝土强度更高,质量更好。

23、优选的,所述聚羧酸减水剂、葡庚糖酸钠的质量比例为3.2-3.3:2.1-2.2。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具体选择聚羧酸减水剂、葡庚糖酸钠的质量比例,制得的混凝土的强度更高,更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2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6、一种上述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步骤1),将钾明矾溶于水中,形成钾明矾溶液,然后投入木质纤维,持续搅拌并加热至烘干,得钾明矾改性木质纤维;

28、步骤2),将水泥、粉煤灰、废钢渣、骨料、钾明矾改性木质纤维混合均匀,得预混物;

29、步骤3),将水、减水剂混合均匀后注入预混物中,混合均匀,得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钾明矾对木质纤维进行改性,使得钾明矾被吸附在木质纤维中,不会对混凝土带来显著的早强作用,减少前期水化热过大而出现裂缝等现象,同时能加强水泥与木质纤维的连接强度,使得木质纤维补强混凝土的效果大幅提升,从而使制得的混凝土的强度大幅提升,较好地实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31、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2、1、由于本申请通过加入粉煤灰、废钢渣,能减少水泥的用量,并且能充分利用废弃材料,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再通过加入钾明矾与木质纤维,钾明矾与木质纤维相互配合,能使得混凝土固化后的强度提高,无需增大水泥用量,实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33、2、本申请中优选通过具体选择钾明矾、木质纤维的比例,制得的混凝土固化后的强度更高,承力效果更佳,质量更好。

34、3、本申请中优选通过钾明矾对木质纤维进行改性,使得钾明矾被吸附在木质纤维中,不会对混凝土带来显著的早强作用,减少前期水化热过大而出现裂缝等现象,同时能加强水泥与木质纤维的连接强度,使得木质纤维补强混凝土的效果大幅提升,从而使制得的混凝土的强度大幅提升,较好地实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钾明矾、木质纤维的质量比例为10:4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粉煤灰、废钢渣的质量比例为302:48: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为粗骨料a、粗骨料b、细骨料的复配,所述粗骨料a的粒径为20-25mm,所述粗骨料b的粒径为10-15mm,所述细骨料为30-50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a、粗骨料b、细骨料的质量比例为510-515:510-515:770-7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葡庚糖酸钠的复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减水剂、葡庚糖酸钠的质量比例为3.2-3.3:2.1-2.2。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水、水泥、粉煤灰、废钢渣、骨料、减水剂、钾明矾、木质纤维。制备方法包括:1),将钾明矾溶于水中,形成钾明矾溶液,然后投入木质纤维,持续搅拌并加热至烘干,得钾明矾改性木质纤维;2),将水泥、粉煤灰、废钢渣、骨料、钾明矾改性木质纤维混合均匀,得预混物;3),将水、减水剂混合均匀后注入预混物中,混合均匀,得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本发明具有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康成,刘宇航,李文达,林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润混凝土(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