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0992发布日期:2023-11-21 14:1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稀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稀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稀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稀土即由原子序数为57~71的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y)和钪(sc)共17种元素的盐类化合物,由于数量很少,所以这些元素称稀土元素。

2、目前大部分用于肥料中的微量元素基本上依旧处在氮磷钾为主的状态,作物的产量或许很高,但品质相对较差。虽然申请号为“202110958205.0”的专利开发了一种含有稀土和微量元素的稀土增效剂,但该稀土增效剂不能降低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及农药残留,而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要求。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且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要求的稀土增效剂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增效剂。该稀土增效剂能够有效降低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要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增效剂,所述稀土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2~35份固态稀土、0.1~3份ph调节剂、8~120份微量元素和5~45份氨基酸;所述固态稀土包括镧、铈、钕和镨。

4、优选的,所述固态稀土中镧铈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48%,钕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6%。

5、优选的,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镁、铜、铁、锰、硼、锌、钼和氯;所述镁、铜、铁、锰、硼、锌、钼和氯的质量比为1~15:1~15:1~15:1~15:1~15:1~15:1~15:1~15。

6、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包括柠檬酸、盐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7、所述氨基酸包括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8、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稀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9、将固态稀土与水按照质量比6~30:50~74混合,得到液态稀土;

10、将液态稀土与ph调节剂、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混合后,进行络合,得到所述稀土增效剂。

11、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稀土增效剂在如下(1)~(4)一项或多项中的应用,

12、(1)提高作物产量;

13、(2)提高作物抗逆性;

14、(3)提高作物品质;

15、(4)去除农作物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作物产量和/或抗逆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作物幼苗期施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稀土增效剂;

18、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稀土增效剂与作物种子拌种后,播种。

19、优选的,所述施用的方法包括喷施、滴灌或冲施;所述施用的次数为3次,施用的间隔时间为10~15天;所述稀土增效剂每次的用量为50~125g/亩;

20、所述拌种时,种子与稀土增效剂的质量比为250:100000。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农作物中重金属和/或农药残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农作物收获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稀土增效剂浸泡农作物;

23、或,作物幼苗期、幼果期和膨大期分别施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稀土增效剂。

24、优选的,所述浸泡时,农作物与稀土增效剂的质量比为1500~5000:75~100;浸泡的时间为10~20min;

25、所述施用的方法包括喷施、滴灌或冲施;所述施用的次数为3次,施用的间隔时间为10~15天;所述稀土增效剂每次的用量为125g/亩。

26、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增效剂,所述稀土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2~35份固态稀土、0.1~3份ph调节剂、8~120份微量元素和5~45份氨基酸;所述固态稀土包括镧、铈、钕和镨。本发明所述稀土增效剂具有见效快、促生长和叶片变绿快的优势,具体体现为:施用本发明所述稀土增效剂后,能快速激活植物中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原生质移动,而且经本发明稀土增效剂处理的作物叶片肥厚浓绿油亮,作物根系发达,茎粗杆壮,而且成本低。本发明所述稀土增效剂还具有超强渗透和快速移动的优势,能显著增强植株的活力,促进植物对肥料的需求,同时增加肥料的渗透、粘着和展着力,打破植物自身限制,增强肥料进入植物体内的能力,促使植物同时吸收多种营养成分,解除肥料间的拮抗作用;还能促进光合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伸长,平衡植物内源激素,促进植物生根,促进植物地下块根和块茎膨大,使用后作物根、茎、叶、保花保果等方面表现全面,在生根、绿叶、促长、拉长、着色和膨果等方面均有很好的表现,适用于各个作物的各个生长周期,低温速效,广谱性好,安全性高。同时该稀土增效剂能够有效解决肥料不能与复硝酚钠等非肥料类产品配合施用的问题,还能够有效达到“肥料+复硝酚钠等非肥料类产品”的效果,甚至超过“肥料+复硝酚钠等非肥料类产品”的效果,并且能降低农作物上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是农作物达到国家食品安全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稀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2~35份固态稀土、0.1~3份ph调节剂、8~120份微量元素和5~45份氨基酸;所述固态稀土包括镧、铈、钕和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稀土中镧铈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48%,钕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镁、铜、铁、锰、硼、锌、钼和氯;所述镁、铜、铁、锰、硼、锌、钼和氯的质量比为1~15:1~15:1~15:1~15:1~15:1~15:1~15: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包括柠檬酸、盐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稀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稀土增效剂在如下(1)~(4)一项或多项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7.一种提高作物产量和/或抗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用的方法包括喷施、滴灌或冲施;所述施用的次数为3次,施用的间隔时间为10~15天;所述稀土增效剂每次的用量为50~125g/亩;

9.一种去除农作物中重金属和/或农药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时,农作物与稀土增效剂的质量比为1500~5000:75~100;浸泡的时间为10~2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业稀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稀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增效剂,所述稀土增效剂的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2~35份固态稀土、0.1~3份pH调节剂、8~120份微量元素和5~45份氨基酸;所述固态稀土包括镧、铈、钕和镨。该稀土增效剂能够有效降低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张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楠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