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79285发布日期:2023-12-14 12:1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银杏叶渣二次发酵生产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属于农业生物。


背景技术:

1、银杏叶渣是银杏叶通过醇提取银杏黄酮、萜内酯等有效成分后剩余的固形废弃物,国内有多家从事银杏叶提取物生产的厂家,每年产生的叶渣废弃物约有数十万吨,本公司每年产生的叶渣有5000-8000吨。目前对于银杏叶渣的处理方法有掩埋、焚烧、加工成饲料或再循环利用等。掩埋会产生恶臭气味,且长时间不易腐烂,同时占用大量的土地空间,焚烧会产生烟雾,同时也浪费了资源。由于银杏叶渣含有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及多种元素,目前有文献与专利报道其他的应用途径。如杨绪勤等(2015)研究将银杏叶渣与塑料结合成银杏叶塑料,再生产其他产品;周昊等(2014)研究以银杏叶渣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的方法制备蛋白饲料;专利cn104472868a与cn104472886a公开了将银杏叶渣预处理后,配以其他辅料,再经酵母菌发酵,结合其他工艺,最后制成生物饲料添加剂;专利cn104488552a公开了利用银杏叶渣生产金针菇菌丝体的方法,通过称料、基料预处理、混合、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发菌管理和脱袋等获得金针菇菌丝体;专利cn103478413a公开了以银杏叶渣为原料进行假丝酵母、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四种菌混合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专利cn201010295193公开了以银杏药渣为原料生产奶牛后备牛发酵tmr饲料的方法,将银杏药渣、秸秆、基础料、糖蜜、发酵剂以及防霉剂均匀搅拌,调整水分,装袋发酵;专利cn201010186922提供了一种包括银杏叶渣在内的生物残渣固态发酵生产生物药肥产品的方法,包括生物残渣前处理、接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种子液进行固态发酵,及添加壳寡糖粉末,得生物药肥产品。

2、本发明区别以上报道,先对银杏叶渣进行一次多菌种混合堆肥发酵,将其腐熟成有机肥,使有机质释放并分解;再进行第二次两菌种发酵,使功能性菌种大量繁殖,同时代谢产物将第一次发酵使用的黑曲霉与绿色木霉致死,减少对作物发生真菌病害的可能,最终产品在具备有机肥的功能上,再具备抑制土壤病原真菌致病功能,提升叶渣的利用价值,同时相对于有机肥又可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银杏叶渣为原料生产可抑制农业种植上病原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的制作方法。

2、利用银杏叶渣二次发酵生产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包括银杏叶渣一次深层堆肥发酵和二次浅层发酵。

3、本发明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的实施技术方案是:

4、一种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农用微生物菌剂是以银杏叶渣通过二次微生物发酵生产而成;

5、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叶渣是通过60%-80%的乙醇提取银杏叶中内酯和黄酮后的固形残余物;

6、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叶渣是经粉碎后为小于3cm直径大小;

7、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银杏叶渣先以黑曲霉、绿色木霉与酿酒酵母混合菌种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腐熟后,再接种多粘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进行第二次浅层发酵;

8、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第一次堆肥发酵堆肥厚度为1.2-1.5m,原料含水量为45%-50%,添加5‰(w/w)的磷酸二氢钾,每24h翻堆,周期7-10d;

9、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第一次堆肥发酵,所用的黑曲霉、绿色木霉与酿酒酵母菌种为固体形态,均含有效活菌数为5亿/g,混合配比为2:1:2,混合菌接种量w/w为5‰;

10、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第二次浅层发酵,往第一次发酵好物料中添加5%(w/w)的菜籽粕粉,拌匀,把混匀后的物料堆积厚度为20-30cm,原料含水量为45%-60%,环境温度20℃以上,每12h翻堆,周期60-72h;

11、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第二次堆肥发酵,所用的多粘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菌种为固体形态,含有效活菌均为20亿/g以上;先将多粘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按比例w/w 1:1混匀,再将混匀菌种与玉米粉或大米粉按比例w/w 2:1混匀,接种于第一次发酵好的叶渣中,接种量w/w为0.5%-1%;

12、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生产的农用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达50亿/g。

13、所述银杏叶渣一次堆肥发酵是由银杏叶渣经过黑曲霉、绿色木霉与酿酒酵母菌种发酵制得。

14、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干银杏叶渣1000份,磷酸二氢钾5份,黑曲霉、绿色木霉与酿酒酵母的混合菌种5份,而其中混合菌种的比例为黑曲霉2份、绿色木霉1份、酿酒酵母2份。

15、具体的,所述银杏叶渣二次浅层发酵是由银杏叶渣经堆肥腐熟后补加少量菜籽粕粉,再接种多粘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制得。

16、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腐熟好的银杏叶渣1000份,菜籽粕粉50份,多粘芽孢杆菌菌种2.5-5份,地衣芽孢杆菌菌种2.5-5份,玉米粉或大米粉2.5-5份,先将两菌种混匀,再将混匀的菌种与玉米粉或大米粉混匀,再接种于腐熟的叶渣中。

17、上述所述重量份可以是kg,为生物领域公知的重量单位,也可以是其倍数,如1/10倍、10倍、100倍等。

18、在上述所述的原料成分组成基础上,银杏叶渣的第一次堆肥发酵,由以下工艺完成:

19、(1)测定银杏叶渣的含水量,补齐水分为45%-50%,添加5‰磷酸二氢钾;

20、(2)将含有效活菌数均为5亿/g的黑曲霉、绿色木霉与酿酒酵母按2:1:2的比例混合,再与(1)混合均匀;

21、(3)将(2)堆置成高1.2-1.5m,宽1.5-2.0m的锥形;

22、(4)每天测定堆料温度,升至60℃以后,每24h翻堆一次,维持周期7-10d;

23、(5)周期结束后,银杏叶渣完全腐熟,颜色变为褐色,成松散颗粒形状。

24、所述的腐熟好的叶渣二次浅层发酵,由以下工艺完成:

25、(1)测定堆肥腐熟后叶渣的含水量,控制水分为45%-60%,添加5%的菜籽粕粉;

26、(2)将多粘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混匀,再与玉米粉或大米粉2:1混匀,再与(1)混合均匀;

27、(3)将(2)堆置成高20-30cm的厚度;

28、(4)要求环境温度20℃以上,测定料层温度,控制在35-45℃之间,每12h翻料一次,维持周期60-72h;

29、(5)二次发酵结束后,测定成品中多粘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的混合有效活菌数。

30、经过田间实验证实,本发明的农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很好地防治土壤中病原真菌,减少土传病害,同时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对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农用微生物菌剂是以银杏叶渣通过二次微生物发酵生产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叶渣是通过60%-80%的乙醇提取银杏叶中内酯和黄酮后的固形残余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叶渣是经粉碎后为小于3cm直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银杏叶渣先以黑曲霉、绿色木霉与酿酒酵母混合菌种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腐熟后,再接种多粘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进行第二次浅层发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堆肥发酵堆肥厚度为1.2-1.5m,原料含水量为45%-50%,添加5‰(w/w)的磷酸二氢钾,每24h翻堆,周期7-10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堆肥发酵,所用的黑曲霉、绿色木霉与酿酒酵母菌种为固体形态,均含有效活菌数为5亿/g,混合配比为2:1:2,混合菌接种量w/w为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浅层发酵,往第一次发酵好物料中添加5%(w/w)的菜籽粕粉,拌匀,把混匀后的物料堆积厚度为20-30cm,原料含水量为45%-60%,环境温度20℃以上,每12h翻堆,周期60-72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堆肥发酵,所用的多粘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菌种为固体形态,含有效活菌均为20亿/g以上;先将多粘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按比例w/w 1:1混匀,再将混匀菌种与玉米粉或大米粉按比例w/w 2:1混匀,接种于第一次发酵好的叶渣中,接种量w/w为0.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银杏叶药渣生产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的农用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达50亿/g。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银杏叶渣二次发酵生产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方法,所述的农用微生物菌剂是以银杏叶渣为原料,通过不同的微生物菌种,经过二次不同发酵工艺制作而成,具体为:银杏叶渣先以黑曲霉、绿色木霉与酿酒酵母混合菌种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厚度为1.2‑1.5m,腐熟后,补加少量菜籽粕粉,再接种多粘芽孢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进行第二次浅层发酵,厚度为20‑30cm。经过田间实验证实,本发明的农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很好地防治土壤中病原真菌,减少土传病害,同时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对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何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诺克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