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水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0609发布日期:2024-03-01 12:5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水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单晶硅生产的,特别涉及一种双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加大投入,光伏发电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时期。在这种背景下,降低单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各大光伏企业的首要目标,在直拉单晶硅的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主要有减少非有效产出的时间和提高有效产出时的效率,单晶的有效产出时间只有在等径阶段,等径阶段占总时间的一半以上,故缩短非等径阶段的时间占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等径阶段的效率主要是通过提高等径生长拉速的方法来实现,而晶棒上的热量会导致拉晶生长速度降低。

2、目前普遍采用单水冷热屏快速带走晶棒的热量,以提高拉晶生长速率。目前9吋单晶平均等径生长速度在110mm/h左右,随着单晶尺寸的增大,提高拉晶速度更困难。大尺寸10吋单晶,平均等径生长速度在105mm/h左右,12吋单晶,平均等径生长速度在90mm/h左右。因此,以现有的水冷热屏结构,对提升大尺寸单晶的拉制速度效果有限,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换热效率高和提升单晶拉制速度的双水冷装置。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换热空间,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腔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腔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均与所述第一冷却腔体连通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均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连通的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3、进一步,所述第一冷却腔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一导流板,多个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冷却腔体的内壁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一出水管均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4、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一冷却腔体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冷却腔体内壁的另一侧之间设有第一间隔。

5、进一步,所述第二冷却腔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流板,多个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的内壁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均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6、进一步,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内壁的另一侧之间设有第二间隔。

7、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开有两个让位孔,两个所述让位孔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适配。

8、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下半部的内壁均倾斜向内设置,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为直壁。

9、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底部支撑环。

10、进一步,所述的双水冷装置还包括炉体和炉盖,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设置在所述炉体中,所述炉盖设置在所述炉体上,所述炉体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

11、进一步,所述的双水冷装置还包括两个提升机构,两个所述提升机构可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下移动;所述炉盖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提升孔和两个第二提升孔,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一出水管分别伸出于两个所述第一提升孔中,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分别伸出于两个所述第二提升孔中。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双水冷的设计以加速对热量的吸收,使得晶棒在换热空间中散发出的热量经位于内层的第一冷却腔体吸收后,多余的热量会被位于外层的第二冷却腔体二次吸收,以提升吸热效率30%以上,保证长晶过程中,晶棒的热量能快速的通过双层水冷装置带走,达到提高晶体生长速度20%以上目的,在保证安全拉晶的情况下,还能提升拉晶速度20%,因此,本发明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吸收热量能力强,且换热持续,拉晶时单晶生长速度快,直径控制好、产量高、人工成本低和使用安全方便,使得本发明具有换热效率高和提升单晶拉制速度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中,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换热空间(3),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腔体(5),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腔体(6),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均与所述第一冷却腔体(5)连通的第一进水管(7)和第一出水管(8),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均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6)连通的第二进水管(9)和第二出水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腔体(5)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一导流板(11),多个所述第一导流板(11)与所述第一冷却腔体(5)的内壁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一进水管(7)和所述第一出水管(8)均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11)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一冷却腔体(5)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板(1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冷却腔体(5)内壁的另一侧之间设有第一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6)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流板(13),多个所述第二导流板(13)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6)的内壁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进水管(9)和所述第二出水管(10)均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板(13)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6)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板(1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6)内壁的另一侧之间设有第二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侧开有两个让位孔(16),两个所述让位孔(16)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水管(9)和所述第二出水管(10)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下半部的内壁均倾斜向内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的外壁为直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的底部均设置有底部支撑环(17)。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水冷装置还包括炉体(18)和炉盖(19),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均设置在所述炉体(18)中,所述炉盖(19)设置在所述炉体(18)上,所述炉体(18)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水冷装置还包括两个提升机构,两个所述提升机构可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上下移动;所述炉盖(19)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提升孔(20)和两个第二提升孔(21),所述第一进水管(7)和所述第一出水管(8)分别伸出于两个所述第一提升孔(20)中,所述第二进水管(9)和所述第二出水管(10)分别伸出于两个所述第二提升孔(21)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水冷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和提升单晶拉制速度的双水冷装置。本发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换热空间,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冷却腔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却腔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均与所述第一冷却腔体连通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均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连通的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本发明应用于单晶硅生产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马腾飞,徐志群,汪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