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性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36496发布日期:2024-02-20 20:2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可塑性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塑性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工建筑物修补。


背景技术:

1、经常性或周期性地受水作用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所用的混凝土称为水工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中,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

2、由于水工混凝土经常暴露在大气与水之中,将受到水流的冲刷、日晒和雨、雪、风、霜、水的侵蚀以及冰冻、干湿、酸碱等作用,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缺损。缺损部位的处理方法通常是使用修补材料进行修补。

3、由于缺损部位的工作面通常都较为复杂,会面临立面施工、斜面施工、不规则部位施工等,而现有技术中的修补材料的可塑性较差,流动性较高,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底部修补材料初凝后方能进行下一次浇筑,一次性浇筑面积较传统混凝土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塑性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修补材料可塑性较差,对水工建筑物的斜面、立面等的修补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塑性修补材料,包括:

3、胶材:50~65重量份;

4、骨料:35~50重量份;

5、水:8~15重量份;

6、占胶材和骨料总重量份数0.1%~2.5%的纤维,且所述纤维的长度为5mm~20mm。

7、优选地,所述修补材料的初始截锥流动度为120mm~140mm。

8、优选地,所述纤维为有机纤维。

9、优选地,还包括:

10、外加剂:1.0~4.5重量份。

11、优选地,所述外加剂包括复合剂、增稠剂和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12、优选地,所述外加剂包括:

13、复合剂:0.5~4.0重量份;

14、增稠剂:0.15~0.46重量份;

15、消泡剂:0.02~0.04重量份。

16、优选地,所述胶材包括水泥、硅粉、矿粉中的至少一种。

17、优选地,所述胶材包括:

18、水泥:30~50重量份;

19、硅粉2~10重量份;

20、矿粉5~12重量份。

21、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可塑性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22、步骤1、称取胶材和骨料进行混合,得到干粉;

23、步骤2、根据预设截锥流动度以及胶材和骨料的总重量份数,确定所使用的纤维的长度及该长度对应的掺杂量,并将确定的纤维混合至所述干粉中,得到粉料;

24、步骤3、将称取的水与所述粉料混合,得到可塑性修补材料。

25、优选地,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26、获取纤维的长度及其掺杂量与截锥流动度的对应关系;

27、根据所述胶材和骨料的总重量份数,确定所述纤维的重量份数区间,所述纤维占胶材和骨料总重量份数的0.1%~2.5%;

28、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预设截锥流动度,确定位于所述重量份数区间内的纤维的重量份数,并将确定的纤维混合至所述干粉中,得到粉料。

29、本发明的可塑性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

30、有益效果:

31、本发明的可塑性修补材料中使用了占胶材和骨料总重量份数0.1%~2.5%、长度为5mm~20mm的纤维,可以制备得到初始截锥流动度为120mm~140mm的修补材料,该截锥流动度的修补材料可塑性较高、流动性较低,流动度低于550mm,因此,可以用于对水工建筑物的斜面、立面等有倾斜角度的面或者不规则裂隙等进行修补,修补效果佳。进一步地,由于本申请所使用的纤维的长度为5mm~20mm,且纤维的用量较少,因此,在制备修补材料过程中,所需搅拌机为常规搅拌机即可,搅拌功率无需太高,例如可为单卧轴、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等,成本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塑性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材料的初始截锥流动度为120mm~1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为有机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塑性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包括复合剂、增稠剂和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塑性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材包括水泥、硅粉、矿粉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塑性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材包括: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可塑性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塑性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塑性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可塑性修补材料包括胶材:50~65重量份;骨料:35~50重量份;水:8~15重量份;占胶材和骨料总重量份数0.1%~2.5%且长度为5mm~20mm的纤维。制备方法包括:称取胶材和骨料进行混合,得到干粉;根据预设截锥流动度以及胶材和骨料的总重量份数,确定所使用的纤维的长度及该长度对应的掺杂量,并将确定的纤维混合至所述干粉中,得到粉料;将称取的水与粉料混合,得到可塑性修补材料。本发明的可塑性修补材料的可塑性较高、流动性较低、成本低,可以用于对水工建筑物的斜面、立面等有倾斜角度的面或者不规则裂隙等进行修补,修补效果佳。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王海婷,贺晶晶,周伟,卢浩丹,吴文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