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29599发布日期:2024-01-06 23:1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具体地说,涉及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1、钠离子电池(sibs)以其低廉的成本和丰富的钠源而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候选者。开发合适的高性能电极材料是加速sibs商业化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sibs的商业化进程仍然受到缺乏合适的阳极材料的阻碍,原因在于: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libs)使用的是石墨阳极,其生成的na-石墨插层化合物的热动力学性质不稳定,而不适合存储na+。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阳极材料,包括碳材料、金属/合金、硫化物/金属硒/磷/氧化物。其中,硬碳以其低成本、低工作电压平台、高结构稳定性、大层间距和丰富的缺陷存储na+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实用sibs候选材料。但硬炭材料的初始库仑效率较低,速率性能不理想,阻碍了其实际应用。

2、酚醛树脂和木质素具有产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是硬碳工业化的前驱体。作为单一碳前体单独使用时,首次库仑效率(ice)和钠离子的储存能力仍然很低,限制了它们的商业应用。如公开号为cn11660586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酚醛树脂基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采用单一的酚醛树脂作为前驱体以及通过混合气体调节孔径,其首次库伦效率最高也只能达到82%。公开号为cn11664649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基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其将木质素与碱溶液进行活化后碳化得到的硬碳材料比表面积过大,并不适用于钠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2、用以提供一种具有高容量和高首效的硬炭材料。

3、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4、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5、(1)本发明采用酚醛树脂和木质素进行交联:酚醛树脂和木质素都具有丰富的官能团。以其作为交联剂,通过木质素的愈创木酰环c5缩合和酚醛树脂的羟基相互作用生成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碳前驱体。

6、(2)本发明采用活化剂(酸性活化剂、碱性活化剂)对木质素进行活化:首先,活化剂可以改善木质素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引发木质素的分解和解聚反应,将其高分子结构分解成较小的分子或片段,使其更易于进一步处理和利用;其次,活化剂可以增加木质素的孔隙度和表面积,形成微孔和介孔结构。

7、(3)本发明通过预碳化法和高温碳化法进行孔隙以及比表面积的调控。预碳化包括阶段i和阶段ii:一方面在较低的温度(阶段i)下,可以促进碱性活化剂的碱解聚和水解反应的进行,加快木质素的降解和溶解,也可以促进酸性活化剂的酸解聚和酸催化反应,提高木质素的裂解和官能团改变;另一方面在中等温度(阶段ii)下,预碳化是在进行原子重组,使碳网结构稳定。高温碳化的目的是进一步的优化微观结构,一方面使碳网结构排列更为规整,减少比表面积;另一方面使一些微孔转变为闭孔,增加钠离子的储存能力提高容量。

8、具体内容如下:

9、第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s1 木质素经活化处理后,与酚醛树脂共混得到前驱体。

11、具体内容为:

12、活化用活化剂包括h3po4、koh、zncl2中的至少一种;

13、活化用活化剂的浓度为0.8~1.2mol/l;

14、木质素与活化用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1~1.5。

15、活化工序:木质素与活化用活化剂共混后,静置;共混时间0.5~1h;静置时间18~36h。

16、活化后的木质素置于酚醛树脂溶液中,共混后,干燥得到前驱体;

17、活化后的木质素与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1~3;

18、共混工序:2~4h;干燥工序:130~180℃、18~36h。

19、s2 前驱体经预碳化、碳化处理得到硬炭材料。

20、具体内容为:

21、预碳化包括阶段i和阶段ii,阶段i的处理温度低于阶段ii的处理温度;

22、阶段i:升温至100~300℃,升温速率1~3℃/min,时间1.5~2.5h;

23、阶段ii:升温至300~700℃,升温速率1~3℃/min,时间3~5h。

24、预碳化在惰性气氛中进行,惰性气氛包括氮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25、碳化工序:惰性气氛下,升温至1100~1600℃、升温速率3~5℃/min、碳化时间2~4h,惰性气氛:氮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26、第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前述提及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

27、第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述提及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在钠离子电池的应用。也就是:将前述得到的硬炭材料、导电剂(sp)和粘结剂(cmc、sbr)以质量比x:y:m:n(80≤x≤92; 3≤y≤10; 1.5≤m≤3.5; 3.5≤n≤6.5)的比例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涂覆于集流体上,制成所述钠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制备得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应用于钠离子半电池。

28、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机理及有益效果:

29、本发明通过木质素与活化剂进行活化后再与酚醛树脂进行交联得到硬碳前驱体材料。

30、通过木质素与活化剂活化,改善了木质素的结构和性质。活化可以引发木质素的分解和解聚反应,最主要的是可以增加木质素的孔隙度和表面积。活化剂与木质素发生反应,导致碳骨架上的部分碳原子被去除,形成大量的微孔和介孔结构。这些孔隙的尺寸和分布可以影响反应物分子在表面的扩散和吸附,增加的表面积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和吸附位点,提高了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活化后的硬碳材料具有更多的电极活性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和电荷传递通道,从而提高了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响应速度。并且经过活化形成了微孔和介孔结构,利于na+的吸附传输,提升了斜坡区容量。

31、将活化后的木质素再与酚醛树脂进行交联,一方面经过活化后的木质素的高分子结构已经被分解成较小的分子或片段,使其更易于进一步处理和利用,通过木质素的愈创木酰环c5缩合和酚醛树脂的羟基相互作用生成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硬炭前驱体;另一方面形成的具有交联网络的聚合物网络,有助于增大硬碳的层间距,利于na+的传输,提升其平台区容量。

32、最后通过预碳化进行活化反应以及原子重组,使碳网更加稳定,再经过高温碳化,优化微观结构得到最终的硬碳材料。

33、即是,本申请通过活化提升斜坡区容量,交联提升平台区容量,碳化调控微观结构,从而实现电池的容量和首效的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特征(s1-1)至(s1-2)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特征(s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特征(s1-4)至(s1-6)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特征(s2-1)至(s2-2)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特征(s2-3)至(s2-4)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s2-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s2-3-2):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在钠离子电池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木质素‑酚醛树脂基硬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木质素经活化处理后,与酚醛树脂共混得到前驱体;S2前驱体经预碳化、碳化处理得到硬炭材料。本发明经过活化木质素后与酚醛树脂交联得到前驱体,再进行碳化得到的硬碳材料在容量以及首效上都具有最优的性能,其具有最优的比表面积,更多的活性位点以及更高的电池反应速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宝,刘琥瑜,李鲜,何晨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