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剂制备方法、改性剂及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3218发布日期:2024-04-08 14:0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剂制备方法、改性剂及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近二十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产量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是混凝土的消耗量巨大而导致天然砂资源极度匮乏,机制砂成为主要的建设用砂。

2、机制砂是由碎石破碎生产得到的,在破碎、整形期间不可避免出现石粉,机制砂中的石粉会对减水剂造成较大的吸附性,从而导致减水剂的粘度高、流动性差以及加入减水剂后效果不显著、出现泌水情况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剂制备方法、改性剂及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改性剂可以与砂石骨料的泥粉、石粉中的众多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降低混凝土中高吸附性粉体、细颗粒的表面能,减少对减水剂的干扰和吸附,提高减水剂的作用效果。

2、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机制砂石粉改性剂的制备方法,改性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和b组分分别加工;

4、加工a组分时,按照质量份数比将聚丙烯酸钠接枝淀粉20-30份、聚季铵盐5-10份、硅酸钠5-10份、六偏磷酸钠1-10份、l-抗坏血酸1-10份混合均匀形成a组分;

5、加工b组分时,按照质量份数比配置聚乙烯醇10-20份,水解聚马来酸酐20-30份、聚天冬氨酸5-10份;将聚乙烯醇在搅拌状态下按照1:11.5的质量份数比加入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然后升温至75℃以上以后机械搅拌直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温度降至30℃后再加入水解聚马来酸酐和聚天冬氨酸搅拌均匀得到b组分。

6、进一步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12.5。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制砂石粉改性剂,改性剂按照上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将上述机制砂石粉改性剂的a组分和b组分分别加入,该方法包括:

9、步骤1、将水泥、掺合料、机制砂和a组分拌合形成混料c;

10、步骤2、将b组分与减水剂投入水中混合均匀形成外加剂d;

11、步骤3、将外加剂d与混料c搅拌均匀得到混料e;

12、步骤4、向混料e中加入粗骨料搅拌得到机制砂混凝土。

13、进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水泥含量为14.9%-38.9%,掺合料含量为0-21.9%,细骨料含量为32.1%-71.7%,粗骨料的含量为0-45.7%,减水剂的含量为0.3%-0.53%;机制砂石粉改性剂的含量为细骨料质量的0.0073‰-0.011‰;混凝土的剩余含量为水。

14、进一步地,掺合料为粉煤灰、矿渣微粉中的至少一种。

15、进一步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减水率为30%-40%。

16、进一步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17、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配置外加剂d时加水量为总的含水量减去b组分中的含水量。

18、相比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发明的机制砂石粉改性剂可以与砂石骨料的泥粉、石粉中的众多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降低混凝土中高吸附粉体、细颗粒的表面能,减少对减水剂的干扰和吸附,提高了减水剂的作用效果。

20、2、本发明的机制砂石粉改性剂还可以中和机制砂破碎过程中产生的微量正负电荷,以减少对减水剂的吸附作用,同时还具有较优的分散效果,可以使石粉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体系中,防止石粉抱团沉降。

21、3、本发明的改性剂能够有效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提高保水性,减少泌水和离析的发生。

22、4、本发明中改性用到的材料应用较为广泛,易于获得,且无毒无害,多数能被微生物降解,改性过程绿色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制砂石粉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和b组分分别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石粉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12.5。

3.一种机制砂石粉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制备而成。

4.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机制砂石粉改性剂的a组分和b组分分别加入,所述机制砂石粉改性剂如权利要求3所述,该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水泥含量为14.9%-38.9%,所述掺合料含量为0-21.9%,所述细骨料含量为32.1%-71.7%,所述粗骨料的含量为0-45.7%,所述减水剂的含量为0.3%-0.53%;所述机制砂石粉改性剂的含量为细骨料质量的0.0073‰-0.011‰;混凝土的剩余含量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合料为粉煤灰、矿渣微粉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减水率为30%-4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配置所述外加剂d时加水量为总的含水量减去b组分中的含水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剂制备方法、改性剂及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改性剂包括:水解聚马来酸酐20‑30份、聚丙烯酸钠接枝淀粉20‑30份、聚乙烯醇10‑20份、聚季铵盐5‑10份、硅酸钠5‑10份、六偏磷酸钠1‑10份、聚天冬氨酸5‑10份、L‑抗坏血酸1‑10份。将本发明的改性剂在制备机制砂混凝土时加入,本申请的改性剂绿色环保,可以与石粉中的金属离子螯合形成不溶的细小固体颗粒,并可以中和机制砂破碎过程中所产生的微量正负电荷,以减少其对减水剂的吸附作用,同时具有较优的分散效果,可以使石粉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体系中,防止石粉抱团沉降。

技术研发人员:汪丽,瞿威,潘瑞,朱琨,朱敏涛,卞成辉,顾伟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