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4334发布日期:2023-10-28 17:0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


背景技术:

1、农场所产的残果、秸秆等有机物料通过液体肥料发酵的方式可发酵为营养均衡的酵素液体肥料,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利用。

2、为了实现有机物料的液体肥料发酵,需要将有机物与红糖、水按照一定比例投放在发酵池中,静置一个月左右,即可制造出酵素液体肥料。

3、因发酵池中存在多种有机物,在发酵一个月后,部分有机物依然以固体形式存在。且现有发酵池通过水泥砖堆砌,上端设置为开口。为了将酵素液体肥料投入使用,工作人员需要在抽取酵素液体肥料前清理发酵池中的固体有机物,且在抽取酵素液体肥料时过滤液体中混杂的固体有机物,不利于较快的完成酵素液体肥料的输出。在完全输出酵素液体肥料后,先前被清理的固体有机物还需投入发酵池中,与其他有机物混合进行再次发酵,增加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发酵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旨在改善现有酵素液体肥料抽取方式效率较低,且被清理的固体有机物还需人工投入发酵池进行再次发酵,增加发酵成本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包括池体组,池体组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酵池,每一酵池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孔,排液孔处设置有控流组件,控流组件控制排液孔通畅;在池体组的侧边设置有排液槽,排液槽与多个酵池接触,且位于排液孔的下方;在每一酵池内侧均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机构和第二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平行设置在第一过滤机构的上方,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过滤机构的滤孔直径。

3、优选的,过滤机构均包括过滤板、支撑框和四根卡扣柱,四根卡扣柱分别设置在支撑框的端角处,支撑框内侧平行设置有多根托置板,过滤板托置在托置板上,上侧面与支撑框上侧面齐平。

4、优选的,酵池的端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卡扣槽和第二卡扣槽,第一卡扣槽和第二卡扣槽均沿着酵池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卡扣槽相通设置在第二卡扣槽的上方,尺寸大于第二卡扣槽的尺寸,上端设置为开口。

5、优选的,卡扣柱上设置有螺纹槽,第二过滤机构的卡扣柱滑动接触设置在第一卡扣槽内,第一过滤机构的卡扣柱滑动接触设置在第二卡扣槽内。

6、优选的,排液孔沿着酵池的宽度方向设置,酵池的侧面在排液孔处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的两竖直侧壁均设置有卡槽,卡槽的上端设置有进出槽。

7、优选的,控流组件包括转轴和密封板,密封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转轴的下端设置有螺纹组,且螺纹贯穿内螺纹管设置。

8、优选的,转轴竖直安装在酵池的侧边,密封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且位于容纳槽内,卡板穿过进出槽伸入卡槽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将排液孔设置在酵池下端,以及设置过滤机构,可在酵素液体肥料在酵池内下落和输出酵池时去除酵素液体肥料中混合的杂质,且杂质留存在酵池中,改变了需要人工将固体有机物清理出酵池后并再次投入酵池的现状,提高了酵素液体肥料输出的效率,且减少操作步骤,降低了发酵成本。

11、2、本实用新型设置控流组件,可控制排液孔的通畅和堵塞,以便控制酵素液体肥料的输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组(1),所述池体组(1)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酵池(11),每一酵池(11)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孔(14),所述排液孔(14)处设置有控流组件(3),所述控流组件(3)控制排液孔(14)堵或通;在所述池体组(1)的侧边设置有排液槽(2),所述排液槽(2)与多个酵池(11)接触,且位于排液孔(14)的下方;在每一所述酵池(11)的内侧均设置有过滤组件(4),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第一过滤机构(41)和第二过滤机构(42),所述第二过滤机构(42)平行设置在第一过滤机构(41)的上方,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过滤机构(41)的滤孔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均包括过滤板(43)、支撑框(44)和四根卡扣柱(46),四根所述的卡扣柱(46)分别设置在支撑框(44)的端角处,所述支撑框(44)内侧平行设置有多根托置板(45),所述过滤板(43)托置在托置板(45)上,上侧面与支撑框(44)上侧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池(11)的端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卡扣槽(12)和第二卡扣槽(13),所述第一卡扣槽(12)和第二卡扣槽(13)均沿着酵池(11)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卡扣槽(12)相通设置在第二卡扣槽(13)的上方,尺寸大于第二卡扣槽(13)的尺寸,上端设置为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柱(46)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第二过滤机构(42)的卡扣柱(46)滑动接触设置在第一卡扣槽(12)内,所述第一过滤机构(41)的卡扣柱(46)滑动接触设置在第二卡扣槽(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孔(14)沿着酵池(1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酵池(11)的侧面在排液孔(14)处设置有容纳槽(15),所述容纳槽(15)的两竖直侧壁均设置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的上端设置有进出槽(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组件(3)包括转轴(31)和密封板(33),所述密封板(3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34),所述转轴(31)的下端设置有螺纹组(32),且螺纹贯穿内螺纹管(34)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1)竖直安装在酵池(11)的侧边,所述密封板(3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35),且位于容纳槽(15)内,所述卡板(35)穿过进出槽(17)伸入卡槽(16)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肥料发酵池,包括池体组,所述池体组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酵池,每一酵池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处设置有控流组件,所述控流组件控制排液孔通畅;在所述池体组的侧边设置有排液槽,所述排液槽与多个酵池接触,且位于排液孔的下方;在所述每一酵池内侧均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机构和第二过滤机构;本技术将排液孔设置在酵池下端,以及设置过滤机构,可在酵素液体肥料在酵池内下落和输出酵池时去除酵素液体肥料中混合的杂质,改变了需要人工将固体有机物清理处酵池后并再次投入酵池的现状,提高了酵素液体肥料输出的效率,且减少操作步骤,降低了发酵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博,王素,裴远超,孙亚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天葡汝蓝云农庄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