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4089发布日期:2024-04-18 17:38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薄膜,具体为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的高速发展,可见光范围的增透膜在舞台灯光领域的应用是最广泛的。由于色温黄膜具有亮度高、色温高、打光颜色白(无杂光)等特点。其产品广泛运用在酒吧、体育馆、电视台等大型舞台现场各类舞台灯上。由于zf系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差,抛光表面易腐蚀,同时,在zf

2、系玻璃基底上镀制的一般材料薄膜膜层偏软,容易受薄膜应力影响出现膜层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所述色温黄膜包括第一色温黄膜及第二色温黄膜,所述第一色温黄膜以球面zf系玻璃的平面为基底,所述第二色温黄膜以球面zf

3、系玻璃的凹面为基底,所述第一色温黄膜及第二色温黄膜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第四膜层和第五膜层,其中第一膜层为al2o3膜层,第二膜层为h4膜层,第三膜层为mgf2膜层,第四膜层为h4膜层,第五膜层为mgf2膜层。

4、优选地,所述第一色温黄膜的各膜层的物理厚度依次为15-35nm、20-40nm、

5、15-30nm、80-120nm、70-110nm。

6、优选地,第一色温黄膜的厚度为:260-320nm。

7、优选地,所述第二色温黄膜的各膜层的物理厚度依次为20-40nm、30-60nm、20-40nm、100-140nm、80-120nm。

8、优选地,第二色温黄膜的厚度为:300-350nm。

9、优选地,所述色温黄膜的增透波段为380-780nm。

10、优选地,所述色温黄膜通过置于含离子源的镀膜机的真空室中依次进行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第四膜层、第五膜层的镀制,并对各膜层材料进行电子束蒸发而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包括高机械强度、硬度、透明性、耐腐蚀的al2o3膜层和高折射率材料h4膜层和低折射率材料的mgf2膜层,使得zf系玻璃表面镀致密性稳定,膜层更牢固,同时也具有优异的增加色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黄膜包括第一色温黄膜及第二色温黄膜,所述第一色温黄膜以球面zf系玻璃的平面为基底,所述第二色温黄膜以球面zf系玻璃的凹面为基底,所述第一色温黄膜及第二色温黄膜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第四膜层和第五膜层,其中第一膜层为al2o3膜层,第二膜层为h4膜层,第三膜层为mgf2膜层,第四膜层为h4膜层,第五膜层为mgf2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温黄膜的各膜层的物理厚度依次为15-35nm、20-40nm、15-30nm、80-120nm、70-11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其特征在于:第一色温黄膜的厚度为260-3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温黄膜的各膜层的物理厚度依次为20-30nm、30-60nm、20-40nm、100-140nm、80-12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其特征在于:第二色温黄膜的厚度为:300-3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黄膜的增透波段为380-78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黄膜通过置于含离子源的镀膜机的真空室中依次进行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第四膜层、第五膜层的镀制,并对各膜层材料进行电子束蒸发而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的色温黄膜,色温黄膜包括第一色温黄膜及第二色温黄膜,第一色温黄膜以球面ZF系玻璃的平面为基底,第二色温黄膜以球面ZF系玻璃的凹面为基底,第一色温黄膜及第二色温黄膜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第四膜层和第五膜层,其中第一膜层为AL2O3膜层,第二膜层为H4膜层,第三膜层为MGF2膜层,第四膜层为H4膜层,第五膜层为MgF2膜层。本技术以球面ZF系玻璃为基底,包括高机械强度、硬度、透明性、耐腐蚀的AL2O3膜层和高折射率材料H4膜层和低折射率材料的MGF2膜层,使得ZF系玻璃表面镀致密性稳定,膜层更牢固,同时也具有优异的增加色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唯宏,孟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山市嘉米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