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渣、秸秆复合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堆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92092发布日期:2024-04-18 12:2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沼渣、秸秆复合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堆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渣、秸秆还田方法。


背景技术:

1、沼渣是由生物质(如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等)通过厌氧发酵产生的一种有机废弃物。它通常含有水分、有机物质、微生物和少量的无机物质。就沼渣的毒性而言,沼渣主要是由有机物质构成,其中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这些物质如果不经过适当处理和处理,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并且沼渣因其腐熟程度低而具有较高的植物毒性,阻碍了沼渣直接还田利用。

2、通过好氧堆肥的方式可促进沼渣稳定化和腐殖化,并提升沼渣有机肥品质;而且,为了减少沼渣的毒性和提高其利用价值,沼渣秸秆堆肥都采取二次堆肥。二次堆肥是指将沼渣进行再次堆肥处理,通过控制堆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沼渣经过二次堆肥才能够进一步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避免较高的动植物毒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缩短沼渣好氧堆肥处理的周期、并降低沼渣还田对动植物的毒害效果,提供了一种仅进行一次堆肥的方法。

2、本发明沼渣、秸秆复合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堆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3、步骤一、沼渣沼液固液分离,将沼渣与秸秆混合均匀,然后均匀喷洒氨基酸发酵尾液;

4、步骤二、好氧堆肥发酵;即可完成沼渣秸秆堆肥。

5、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堆肥温度升温至50℃以上,之后通过翻堆控制堆层温度为50~70℃。

6、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堆肥温度降至40℃,即好氧堆肥发酵。

7、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沼渣的含水率为40~60%。

8、进一步的,步骤一中用氨基酸发酵尾液调节堆肥物料的含水量至50%~70%。

9、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沼渣与秸秆的质量比为4.5~10∶1。

10、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秸秆为3cm~5cm的秸秆段。

11、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沼渣为秸秆和牛粪发酵沼渣。

12、本发明方法简单,好氧堆肥发酵周期短,仅用15~20天;而且在露天温度-15℃~5℃环境下,采用本发明方法发酵开始后2d~3d堆层温度即可达到50℃以上,具有起爆速度快、发热阶段周期短、高温阶段时间长的优势。

13、本发明方法堆肥方法利用沼渣、秸秆自身携带的菌群结合氨基酸发酵尾液,从而实现了快速起爆,秸秆快速、高效的分解转化;无需外加菌剂和增效剂。而且,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加入使得仅进行一次堆肥发酵便能够有效的降低沼渣有害物质的含量,避免对动、植物的毒害,保护土壤环境。

14、本发明对工艺简单、要求低,容易操作、成功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沼渣、秸秆复合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按以下步骤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渣、秸秆复合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堆肥温度升温至50℃以上,之后通过翻堆控制堆层温度为5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渣、秸秆复合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堆肥温度降至40℃,即好氧堆肥发酵。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沼渣、秸秆复合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沼渣的含水率为4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沼渣、秸秆复合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用氨基酸发酵尾液调节堆肥物料的含水量至50%~7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沼渣、秸秆复合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沼渣与秸秆的质量比为4.5~10∶1。


技术总结
一种沼渣、秸秆复合氨基酸发酵尾液的堆肥方法,涉及一种沼渣、秸秆还田方法。本发明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沼渣沼液固液分离,将沼渣与秸秆混合均匀,然后均匀喷洒氨基酸发酵尾液;二、好氧堆肥发酵;即可完成沼渣秸秆堆肥。本发明方法堆肥方法利用沼渣、秸秆自身携带的菌群结合氨基酸发酵尾液,从而实现了快速起爆,秸秆快速、高效的分解转化;无需外加菌剂和增效剂。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功,王占宇,李哲帅,殷博,赵晓宇,孟利强,王佳龙,刘鑫海,刘煜,王瑶,王瑞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南县龙头岭有机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