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516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续式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
目前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利用煤油或焦炭燃烧造气设备;②酒精厂废气回收二氧化碳气体设备;③利用酸、碱法生产二氧化碳气体设备。上述三种设备的结构复杂,造价高,产量低,而且对生产环境和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另外还有一种小型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这种装置利用菱镁矿石、白云矿石,通过直接电加热生产二氧化碳气体。但该设备只是为了验证其工艺的先进性而制作的一种样机,其产量低,能源利用率低,造气成本高,间歇操作,不能连续生产,所以这种小型装置不能适用于实际生产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工艺先进,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造气成本低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
本装置是由上料机构1、炉体2、下料机构3及支撑架4组成。其结构特征是在上料机构1中的法兰盘15上,焊有带手柄拉门的快开加料口16,活塞套筒及立架。活塞杆穿入活塞套筒内,其上端用轴固定在拉杆7的一侧,拉杆7用销轴8固定在立架上,拉杆7的另一侧装有重锤6。法兰盘15用螺丝与储料体14固定连接。在储料体14的内部装有轴承支架13,对活塞杆15起支撑作用,在活塞杆5的下端,有用螺纹连接的起密封作用的钟罩11。储料体14的下部为锥体,在锥体的下端用螺丝与装有密封圈10的法兰盘9固定连接。储料体14用螺丝与炉体2的外壳27上端固定连接,在炉体2的外壳27上部有视镜23,两侧有炉门28,热电偶19及接线柱22。在炉体2的上部有一矿石予热段,在炉体2的内部套装保温层26、隔热层18、耐火层25,在炉膛17内有四排电炉丝20。电炉丝20直接穿在耐火层25的孔中,并由上到下形成四排,电炉丝20的端部与炉体外壳27上的接线柱22连接,在炉体外壳27的下端焊接一带进水口的水套21,水套21的下端用螺丝与下料机构3连接。下料机构3中的下料体35为双层水套,下部有进水口36,在下料体35的上部装有两根带滑槽的滑道29。三角形的下料架30焊接在滑道29的上中部。炉篦子31插入滑道29的滑槽内,炉篦子31的端部用螺丝与汽缸32的尾部固定连接,支撑架4焊接在炉体外壳27的底部侧面。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装置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说明。


图1本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料机构1、炉体2、下料机构3及支撑架4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图2上料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打开加料口16的拉门,矿石由加料口16加入到储料体14中,在炉体2中的矿石充分锻烧后,手按箭头方向拉动拉杆7,矿石可以自动进入炉体2内,手抬起后,重锤6下降复位,钟罩11也同时复位,并通过炉体2内的CO2气体压力使其密封严密。由于钟罩11和法兰盘9是球面密封,其密封效果更好。
图3是炉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A-A向视图。炉膛17由上、中、下相同的三部分叠加而成,使炉膛17容积增大,产所也相应的增大。图4中的电炉丝20是从炉膛17壁的孔眼中依次缠绕形成四排,其9-24根线接在接线柱22上,并将炉膛17分成三室,三室的周围都绕有电炉丝20,中间的电炉丝20可以同时给两个室加热,使热源充分利用,而且物料受热面积大。当炉膛17中矿石温度升至450℃~700℃时,产生的CO2气体上升,通过炉膛上部的予热段24又对予热段24中的矿石进行予热,使热量得到循环利用。视镜23中装有耐高温石英玻璃,通过视镜23可以观察物料加热产气情况。通过热电偶19可以测量炉体2内上、下部位的温度。炉门28可以打开,检修炉膛17或更换电炉丝20,下部水套21可使锻烧后的矿渣立刻降温,本炉体产气量大,热能利用率高,操作、检修方便,而且还可以用多种能源加热,如油类、煤、可燃气体等。
图5是下料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向视图。当气缸32中的气体达到工作压力时,气阀33开动,并带动炉篦31往复移动,炉篦31打开时,炉渣通过下料架30自动落到下料体35内,再打开出渣口37,炉渣通过重力作用自动排出。下料架30为三角形,可使炉篦31上不堆积炉渣。水套34可以使炉渣尽快冷却到常温,以便操作。
本装置以天然碳酸盐矿石为原料,如白云石,菱镁矿石等,通过电加热分解,生产高纯度的CO2气体,其工艺先进,产气量大,热源利用率高,上下料操作简便,连续自动化程度较高,且造气成本低,凡是需要CO2气体的行业,都可以使用本装置进行生产。
权利要求一种连续式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是由上料机构,炉体、下料机构及支撑架组成,其特征是在上料机构的法兰盘上焊有带手柄拉门的加料口、活塞套筒及立架、活塞杆穿入活塞套筒内,其上端用螺丝固在拉杆的一侧,拉杆用销轴固定在立架上,拉杆的另一侧装有重锤,法兰盘用螺丝与储料体固定连接,在储料体的内部装轴承支架,对活塞杆起支撑作用,在活塞杆的下端有用螺纹连接的起密封作用的钟罩,储料体的下部为锥体,在锥体的下端用螺丝与一装有密封圈的法兰盘固定连接,储料体用螺丝与炉体外壳上端固定连接,在炉体外壳上部有视镜,两侧有炉门,并装有热电偶及接线柱,在炉体上有一矿石予热段,在炉体外壳内部套装保温层,隔热层、耐火层,在炉膛内有四排电炉丝,电炉丝直接穿在耐火层的孔中,并由上到下,形成四排,电炉丝的端部与炉体外壳上的接线柱连接,在炉体外壳的下端焊接一水套,水套的下端用螺丝与下料机构连接,下料机构中的下料体为双层,下部有进水口,在下料体的上部装有两根带滑槽的滑道,三角形的下料架焊接在滑道的上中部,炉篦子插入滑道的滑槽内,炉篦子的端部用螺丝与汽缸的尾部固定连接,支撑架焊接在炉体外壳的底部侧面。
专利摘要一种连续式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由上料机构,炉体、下料机构及支撑架组成,由于加料机构和下料机构设计合理,其操作简单、动作连续。炉体内装有四排电炉丝,炉体内矿石受热面积大,热能利用率高,通过炉体上的热电偶可以测量炉内的温度。炉渣落在下料机构的炉箅上,炉箅的开关由气缸控制,当炉箅打开时,其上的炉渣自动落到储料体上,再打开出渣口,炉渣自动排出。本装置产气量大,还可以用油类、煤、可燃气体等加热。
文档编号C01B31/20GK2098498SQ91223949
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30日
发明者张新约 申请人:天津市化工石油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