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二异丙叉基半乳呋喃糖的制备新方法

文档序号:354151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2;5,6-二异丙叉基半乳呋喃糖的制备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1,2;5,6-二-O-异丙叉-α-D-半乳呋喃糖的新方法,本发明的关键是使用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干氢树脂。
1,2;5,6-二-O-异丙叉-α-D-半乳呋喃糖是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前体。但是到目前为止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非常有限([1]、[2]、[3]、[4]),主要问题是这些已知合成方法反应的最终产物为半乳呋喃糖和半乳吡喃糖的混合物,两者的最高比例只有2∶1,这导致主产品不易被分离和提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该半乳呋喃糖新的方法,此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已有方法的问题。使半乳呋喃糖和半乳吡喃糖的比例提高到2.5∶1-3∶1,产品更容易分离纯化。
在达到上述目的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1,2;5,6-二-O-异丙叉-α-D-半乳呋喃糖的新方法,此方法产率高,易于精制。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特点在于使用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干氢树脂。将溶在DMF和丙酮中的D-半乳糖与催化剂干氢一起回流来进行反应。
所述的催化剂为干氢树脂,该树脂为氢型、干态、球状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所述的丙酮与DMF必须干燥,丙酮必须大大过量,D-半乳糖必须事先溶在DMF中。反应必须在搅拌下进行回流7-12小时。
所述的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滤和减压蒸馏处理后,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2-3次,萃取后的产物可用结晶法或柱色谱来分离法精制。
下面以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催化剂干氢为南开牌NKC-9干氢催化树脂,该树脂为氢型、干态、球状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反应前一天将DMF用氢化钙干燥,丙酮用碳酸钾干燥。反应时过滤200毫升DMF,加入10克D-半乳呋喃糖,在加热套上加热,并在电磁搅拌器上进行搅拌,使半乳糖溶解。过滤丙酮600毫升,加入12克干氢。将溶解的半乳糖趁热加入丙酮中。将反应混合物在加热套加热和磁力搅拌下使丙酮回流来进行反应,回流7-12小时。
将反应的混合物冷却后在漏斗上过滤,然后将滤液浓缩,浓缩后的液体用乙酸乙酯和水(体积比1∶1),每次用10毫升萃取2-3次,取有机相,将有机相尽量浓缩,浓缩的残液放置1-3天即会有晶体产生。再将该晶体进行一次重结晶,结晶方法是将第一次结晶物溶在热的乙酸乙酯中,然后滴加石油醚,至出现白色浑浊,放置在冰箱中1-4小时就会有重结晶出现。经过重结晶操作后就可得到1,2;5,6-二-O-异丙叉-α-D-半乳呋喃糖的纯净的白色晶体。另外也可通过柱色谱进行提纯,所用洗脱剂配比为石油醚∶乙酸乙酯=3∶1-4∶1。
所制得的1,2;5,6-二-O-异丙叉-α-D-半乳呋喃糖的产率为35%。1HNMR(CDCl3,400MHZ)δ5.88(d,1H J1,2=3.94,H-1),4.55(dd,1H,J1,2=3.94,J2,3=1.28,H-2),4.38-4.33(dd,1H,J5,6=13.3,J5,6=6.7,H-5),4.12-4.05(m,2H,H-3,6),3.88-3.83(m,2H,H-4,6),1.55-1.35(3s,12H,4 CH3)。反应式如下 注a丙酮,DMF,干氢,回流。
参考文献[1]Svein,Morgenlie,Acta chem.Scand.1973,27,3609-3610.[2]H.Paulsen and H.Behre,Carbohydrate Res.,1966,2,80.[3]J.Lehmann,Carbohydrate Res.,1966,2,1.[4]A.P.Rauter et al.Tetrahedron.1995,23,6529-6540.
权利要求
1.一种合成1,2;5,6-二-O-异丙叉-α-D-半乳呋喃糖的新方法。其特点是使用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干氢树脂。将溶在DMF和丙酮中的D-半乳糖与催化剂干氢一起回流来进行反应。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催化剂为干氢树脂,该树脂为氢型、干态、球状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3.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丙酮与DMF必须干燥,丙酮必须大大过量,D-半乳糖必须事先溶在DMF中。反应必须在搅拌下进行回流7-12小时。
4.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滤和减压蒸馏处理后,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2-3次,萃取后的产物可用结晶法或柱色谱来分离法精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1,2;5,6-二-O-异丙叉-α-D-半乳呋喃糖新的合成方法。此法的关键是使用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干氢树脂,主要过程是将溶在干燥的DMF和丙酮中的D-半乳糖在干氢存在下回流7-12小时,催化剂易得,反应转化率高。
文档编号C07H7/06GK1406945SQ0113148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2日
发明者宁君, 王海荣, 孔繁祚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