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蟛蜞菊内酯的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763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备蟛蜞菊内酯的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Coumestan衍生物的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制备蟛蜞菊内酯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Coumestan,具有如图1A及图1B所示的6氢苯并呋喃[3,2-c][1]苯并吡喃-6-酮(6H-benzofuro[3,2-c][1]benzopyran-6-one)的结构,是一类具有一系列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例如具有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ic)、抗细菌(antibacterial)、抗真菌(antifungal)、抗肌肉毒素(antimyotoxic)和植物抗毒素(phytoalexine effects)活性(MeloP.A.,Ownby C.L(1999)Toxicon.37199;da Silva A.J.M.,Melo P.A.,Silva N.M.V.,Brito F.V.,Buarque C.D.,de Souza D.V.,Rodrigues V.P.,Pocas E.S.C.,Noёl F.,Albuquerque E.X.,Costa P.R(2001)Bioorg.Med.Chem.Lett.11283.)。图1A展示了一些自然界中生物活性较高的Coumestans,图中,1)当R1=R2=R3=H,R4=R5=OH;Coumestans为11,12-二羟基coumestan(11,12-dihydroxycoumestan;2)当R1=R2=R4=R5=OH,R3=H;Coumestans为demethylwedelolactone(去甲基蟛蜞菊内酯);3)当R1=R3=R4=H,R2=R5=OH;Coumestans为香豆雌酚(coumestrol)4)当R1=R2=R5=OH,R3=R4=H;Coumestans为aureol;5)当R1=R3=H,R2=OH,R4、R5=-CH2OCH2-;Coumestans为苜蓿酚(medicagol);6)当R1=R4=H,R2=R3=OH,R5=OMe;Coumestans为trifiliol;7)当R1=R3=R4=H,R5=OH;R2=isopentenyl(异戊烯基),Coumestans为补骨脂次素(psoralidin);8)当R1=R4=R5=OH,R2=OMe,Coumestans为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
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是Coumestan衍生物中的一种天然产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其化学结构式如图1B所示),于1956年从Wedelia Calandulaceae(Govindachari T.R.,Nagurajan K,Pai B.R(1956)J.Chem.Soc.629)中第一次分离得到,后来又有报道可以从Eclipta Prostrata中分离得到。研究表明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可以作为蛇毒的有效解毒剂,在传统中医上可以治疗肝脏失调和肝脏细胞的再生,其还可以作为IKK复合物的直接抑制剂。(Melo P.A,do Nascimento M.C,Mors W.B.,Ownby,C.L(1999)Toxicon 37199;Yang Z,Kobori M.,Yuan J.-Y Internationl patent No.PCT/US00/42808)
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在结构上是一个多酚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很容易分解,所以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纯化得到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比较困难。已有关于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合成的报道(Wanzlick H.-W,Gritzky R,Heidepriem H(1963)Chem.Ber 96305;Muralikrishna G.P.C.,Bhalerao,U.T(1989)Tetrahedron456867)。但是对于所合成的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的结构鉴定还有待证实,第一篇文章只提供了红外数据来支持他们的结果;而第二篇文章只提供了1H NMR数据,而且他们的1H NMR数据与我们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的Wedelolactone的1H NMR数据不相符。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很好的生物活性,对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其它衍生物的合成有许多报道(Hiroya K.,Suzuki N.,Yasuhara A,Egawa Y,Kasano,A,Sakamoto T(2000)J.Chem.Soc.,Perkin Trans 14339;Gong D.-H,Li C.-Z,Yuan C.-Y(2001)Chinese J.Chem.19522.)。但这些合成路线都是针对某具体分子而言的,对于这一类分子组合化学合成至今还没有报道。
发明创造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式(I)表示的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制备式(I)表示的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的方法,是以3,4-二羟基苯甲醛和2,4,6-三羟基苯甲醛为原料,会聚式地合成式(II)表示的中间产物A和式(III)表示的中间产物B,中间产物A和B通过两关键反应Sonogashira Coupling(Sonogashira偶联反应)和Carbonative Annulation(羰基成环反应)得到Wedelolactone。
式(I) 式(II) 式(III)式(I)、式(II)和式(III)中,Bn表示苄基,OAc表示乙酰氧基,OMe表示甲氧基。
其中,中间产物A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1)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苄基保护两羟基后,得到式(V)化合物;
式(V)2)用过氧间氯苯甲酸处理步骤1)中得到的式(V)化合物,接着水解,得到式(VI)化合物,式(VI)化合物和乙酰氯反应,用三乙胺作碱得到式(VII)化合物; 式(VI) 式(VII) 3)步骤2)中得到的式(VII)化合物在N-碘代丁二酰亚胺和CF3COOH的作用下,选择性碘代,得到中间产物A。
中间产物B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1)以2,4,6-三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用甲基化试剂选择性保护对位羟基,得到式(VIII)化合物; 式(VIII)2)步骤1)中得到的式(VIII)化合物的两个羟基用苄基保护后,得到式(IX)化合物; 式(IX)3)步骤2)中得到的式(IX)化合物与Wittig试剂a10,在过量的强碱作用下,得到中间产物B。
所述甲基化试剂可为硫酸二甲酯或碘甲烷,优选为硫酸二甲酯。
所述强碱可为叔丁醇钾、叔丁醇钠或丁基锂,优选为叔丁醇钾。
所述中间产物A和中间产物B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Sonogashira偶联反应,得到式(X)化合物;用一水合肼化合物处理式(X)化合物,得到式(XI)化合物; 式(X) 式(XI)所述式(XI)化合物以碘化钯为催化剂发生羰基成环反应,得到式(XII)化合物,式(XII)化合物在Pd-C(钯碳)的催化下,得到式(XIII)化合物,式(XIII)化合物在硫酸的作用下生成蟛蜞菊内酯。
式(XII)式(XIII)本发明的方法也可用于制备式(IV)表示的Coumestan化学库, 式(IV)式(IV)中,R1可以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苄氧基、乙酰基,R2可以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异戊烯基、乙酰基,R3可以为氢原子、甲氧基、羟基、乙酰基、苄氧基,R4可以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基、苄氧基,R5可以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基、苄氧基,苯环表示各种具有(4n+2)∏电子的芳香体系,X、Y可以为氧原子、氮原子和硫原子。
本发明的制备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方法是一个会聚式的合成路线,步骤少,其合成总产率高,这为工业生产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2)本发明的方法中两次用到了条件温和的钯催化化学,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化学”方向;而且本发明的方法中其它的每一步的反应条件也十分温和。
3)本发明的方法中,关键反应之一Carbonative Annulation(羰基成环反应),是杨震教授在哈佛大学期间最先发现的,首次被用于天然产物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的全合成。
4)本发明的方法高效,可用于其它Coumestan衍生物的合成;两关键反应均可适用于组合化学的研究;因此,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可以用于组合化学合成Coumestan化学库,这为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图1A为一些自然界中生物活性较高的Coumestan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式图1B为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的化学结构式图2为中间产物A和B的合成路线示意3为由中间产物A和B的合成Wedelolactone的路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Wedelolactone的合成1)中间产物A和B的合成中间产物A和B的合成如图2所示,图中,Bn表示苄基,mCPBA表示过氧间氯苯甲酸,NIS表示N-碘代丁二酰亚胺,AcOH表示冰醋酸,AcCl表示乙酰氯,Et3N表示三乙胺,Br2CH2PPh3表示溴甲基三苯基溴化膦,Me表示甲基,t-BuOK表示叔丁醇钾以6.9克3,4-二羟基苯甲醛1为原料,苄基保护两羟基得到化合物2,产率为94%,用10.2克过氧邻氯苯甲酸处理化合物2,接着水解,生成10.4克化合物3,产率为90%;化合物3和4.0克乙酰氯反应,用5.6克三乙胺作碱,生成10.0克化合物4,产率99%。最后,在1.1化学当量N-碘代丁二酰亚胺(6.24克)和0.3化学当量CF3COOH(0.91克)的作用下,在苄氧基的对位选择性碘化,94%的产率生成11.40克片段A。
以16.0克2,4,6-三羟基苯甲醛5为原料,用20.0克硫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选择性保护对位羟基得到化合物6,产率40%,接着苄基保护化合物6邻位两个羟基得到10.5克化合物7,产率86%;最后,化合物7和11.4克Wittig试剂a10,在过量的5.84克叔丁醇钾强碱作用下,75%的产率生成了4.38克中间产物B。
2)Wedelolactone的合成如图3所示,3.1克中间产物A和1.5克中间产物B,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Sonogashira Coupling(Sonogashira偶联反应)(Sonogashira K,Tohda Y,Hagihara N(1975)Tetrahedron Lett.16446),生成2.73克化合物8,产率90%;用1.25克一水合肼处理化合物8,脱去乙酰基得到1.91克化合物9,产率98%;接着,化合物9在72毫克碘化钯的催化下,发生Carbonative Annulation(羰基成环反应)(Nan,Y,Miao H.,Yang Z(2000)Org.Lett.2297;Hu Y.-H,Yang Z(2001)Org.Lett.31387;Liao Y,Reitman M.,Zhang Y,Fathi R.YangZ.(2002)Org.Lett.42607.),得到1.23克化合物10,产率87%;化合物10在100毫克、10%Pd-C的催化下,氢解去苄基得到450毫克化合物11,产率93%;最后,化合物11在5毫升10%硫酸的催化下,分子内内酯化生成了358毫克目标产物---Wedelolactone,产率为95%。Wedelolactone的总产率为53%。
各种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的结构均通过300兆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以及质谱,红外鉴定,经与天然提取的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对比,数据吻合。
NMR of Wedelolactone1H-NMR(300MHz,DMSO-d6)δ=7.23(s,1H,H-arom),7.15(s,1H,H-arom),6.55(d,Jm=1.8Hz,1H,H-arom),6.40(d,Jm=2.1Hz,1H,H-arom),3.77(s,3H,OCH3).
13C-NMR(75MHz,DMSO-d6)δ=162.22(C=O),158.94,157.82,155.27,154.81,148.91,145.41,144.33(C-arom),113.80,104.59,101.71,98.90,98.09,96.70,93.19(C-arom),55.69(OCH3).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式(I)表示的蟛蜞菊内酯的方法,是以3,4-二羟基苯甲醛和2,4,6-三羟基苯甲醛为原料,会聚式地合成式(II)表示的中间产物A和式(III)表示的中间产物B,中间产物A和B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和羰基成环反应得到蟛蜞菊内酯。 式(I) 式(II) 式(I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产物A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1)以3,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进行苄基保护两羟基的反应,得到式(V)化合物; 式(V)2)用过氧间氯苯甲酸处理步骤1)中得到的式(V)化合物,接着水解,得到式(VI)化合物,式(VI)化合物和乙酰氯反应,用三乙胺作碱得到式(VII)化合物; 式(VI) 式(VII)3)步骤2)中得到的式(VII)化合物在N-碘代丁二酰亚胺和CF3COOH的作用下,选择性碘代后,得到中间产物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产物B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1)以2,4,6-三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用甲基化试剂选择性保护对位羟基,得到式(VIII)化合物; 式(VIII)2)步骤1)中得到的式(VIII)化合物的两个羟基用苄基保护后,得到式(IX)化合物; 式(IX)3)步骤2)中得到的式(IX)化合物与Wittig试剂a10,在过量的强碱作用下,得到中间产物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化试剂为碘甲烷或硫酸二甲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碱为叔丁醇钾、叔丁醇钠或丁基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产物A和中间产物B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Sonogashira偶联反应得到式(X)化合物,用一水合肼化合物处理式(X)化合物,得到式(XI)化合物。 式(X) 式(X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XI)化合物以碘化钯为催化剂发生羰基成环反应,得到式(XII)化合物,式(XII)化合物在Pd-C的催化下,得到式(XIII)化合物,式(XIII)化合物在硫酸的作用下生成蟛蜞菊内酯。 式(XII) 式(XIII)
8.式(II)中间产物A 式(II)
9.式(III)中间产物B 式(III)
10.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在制备式(IV)表示的Coumestan化学库中的应用, 式(IV)式(IV)中,R1可以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苄氧基、乙酰基,R2可以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异戊烯基、乙酰基,R3可以为氢原子、甲氧基、羟基、乙酰基、苄氧基,R4可以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基、苄氧基,R5可以为氢原子、羟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基、苄氧基,苯环表示各种具有(4n+2)∏电子的芳香体系,X、Y可以为氧原子、氮原子和硫原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蟛蜞菊内酯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制备式(I)表示的蟛蜞菊内酯的方法,是以3,4-二羟基苯甲醛和2,4,6-三羟基苯甲醛为原料,会聚式地合成式(II)表示的中间产物A和式(III)表示的中间产物B,中间产物A和B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和羰基成环反应得到蟛蜞菊内酯。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其它Coumestan衍生物的合成,可以用于组合化学合成Coumestan化学库,为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文档编号C07D493/00GK1566116SQ0314658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8日
发明者李闯创, 谢志翔, 陈家华, 杨震 申请人:北京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