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中提取金雀花碱的方法

文档序号:356860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从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中提取金雀花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中提取金雀花碱的 方法。
背景技术
披针叶黄华(T. Ianceolata R. Br.)又名牧马豆、野决明,系豆科(Ieguminoseae) 野决明属(Thermopsis)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植物主要分步于我国的青海、内蒙古、宁夏、 四川、甘肃等省区,俄罗斯,蒙古也有分布,生于沙漠草地、高山草甸草地、沙丘、林下灌丛以 及田边、路旁,偶进入农田。据文献报道,披针叶黄华的种子、花、茎叶、根均有毒,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金雀花 碱。金雀花碱类是指分子内具有吡啶酮环的三环或四环结构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化 合物,主要包括三环结构的金雀花碱(cytisin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和 四环结构的臭豆碱(anagyrine)、黄华碱(thermopsine)等。披针叶黄华中的金雀花碱具有 极强的生理活性,在临床上用金雀花碱0. 15%的水溶液供肌肉或静脉注射,抢救因手术和 创伤引起的反射性呼吸暂停、休克和新生儿窒息等,近期研究表明,该类生物碱还具有抗心 律失常、抗微生物感染、抗溃疡、升高白细胞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特别是该类化合物具有 较强的抗癌活性。另外,有研究称含磷的金雀花碱衍生物还具有保肝作用;金雀花碱是美国 辉瑞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戒烟药“Varenicline”的主要原料;含金雀花碱的农药组合物是 一种高效广谱的农药。披针叶黄华中的金雀花碱提取,目前主要是以从种籽中提取为主,从种籽中提取 的金雀花碱纯度较低,生产成本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从披针叶黄华草地 上部分中提取金雀花碱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中提取金雀花碱的方 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Al,将盛花期采集的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粉碎,经提取、浓缩得 浸膏,A2,将所述浸膏用酸水酸化,分离除去酸不溶性杂质,得到含金雀花碱的酸水液,A3, 将所述酸水液碱化,再用有机溶媒萃取,得到主要含金雀花碱的总生物碱,A4,将所述总生 物碱溶解于水,再用有机溶媒萃取,回收有机溶媒并结晶,得到纯度较高的金雀花碱;A5,将 步骤A4得到的所述纯度较高的金雀花碱溶解于有机溶媒,并进行柱层析,得到纯度99%以 上的金雀花碱产品。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l具体执行以下操作将所述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 分粉碎至10-20目,装入不锈钢多功能提取罐中,共加入75% -85%的甲醇12倍量,分3次 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5-1. 20。
3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3和A4中,调节溶液PH值至10_13,用有机溶媒萃 取,至薄层层析无明显的生物碱反应为止。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有机溶媒萃取的步骤重复两次以上。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柱层析使用氧化铝柱进行。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铝目数为60-300目。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媒为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醚、乙酸 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方法,其中,所述酸化步骤采用盐酸、硫酸、磷酸之一进行。所述方法,其中,所述碱化步骤采用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浓氨水之一进 行。所述方法,其中,所述结晶步骤中,结晶溶剂采用丙酮、乙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 两种以上混合。本发明的工艺路线简单,制得的产品成本低、纯度可达99%以上。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图2为金雀花碱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图,其中峰1保留时间5. 047,峰高148150峰 面积 1151629 面积(% ) 100. 0000 ;图3为实施例1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其中峰1保留时间5 面积 1135225 面积(% ) 100. 0000 ;图4为实施例2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其中峰1保留时间5 面积 1142127 面积(% ) 100. 0000 ;图5为实施例3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其中峰1保留时间5 面积 1151629 面积(% ) 100. 0000。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薄层层析检测的条件及结果1、薄层板(1)、市售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2)、自制硅胶G板取薄层层析用的硅胶G,用0. 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调 成糊状,搅拌至无气泡,制成薄层板,临用前在105°C的条件下活化30min。2、对照品金雀花碱(含量99. 5%以上)3、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体积比3 2
4、显色剂改良的碘化铋钾试剂5、薄层层析结果Rf值0. 23实施例1将盛花期采集的干燥的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500kg,粉碎至10-20目,装入4. 5
034 峰高 145466 峰
026 峰高 145687 峰
030 峰高 148150 峰
4吨不锈钢多功能提取罐中,分三次加入2500kg、2000kg、1500kg 75%的甲醇,加热回流提 取,加热温度62-65°C,提取时间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 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5(热测),得浸膏162kg。在浸膏内加入稀盐酸溶液,调节PH值2-3使生物碱溶解于酸水内,分离除去酸不 溶性杂质。酸水层加浓氨水碱化,调节PH值10-11,用二甲苯萃取数次,至薄层层析无明显 的生物碱反应为止,回收二甲苯,得总生物碱浸膏为15. Ikgo将此总生物碱溶解于水中,调 节PH值10-11,用二甲苯萃取数次,至薄层层析无明显的生物碱反应为止,回收二甲苯得金 雀花碱黄色结晶1. 70kg。将金雀花碱黄色结晶用乙酸乙酯溶解,过60-100目氧化铝柱,回 收乙酸乙酯,溶液中有大量的微黄色针状结晶析出,分离结晶,干燥,得到金雀花碱1. 25kg, 收率为2. 5%。,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度为98. 7%,如图3所示。实施例2 将盛花期采集的干燥的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500kg,粉碎至10-20目,装入4. 5 吨不锈钢多功能提取罐中,分三次加入2500kg、2000kg、1500kg 85%的甲醇,加热回流提 取,加热温度62-65°C,提取时间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 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20 (热测),得浸膏149kg。在浸膏内加入稀盐酸溶液,调节PH值3-4使生物碱溶解于酸水内,分离除去酸不 溶性杂质。酸水层加20 %氢氧化钠溶液碱化,调节PH值12-13,用二氯甲烷萃取数次,至 薄层层析无明显的生物碱反应为止,回收二氯甲烷,得总生物碱浸膏为13.7kg。将此总生 物碱溶解于水中,调节PH值12-13,用二氯甲烷萃取数次,至薄层层析无明显的生物碱反 应为止,回收二氯甲烷得金雀花碱黄色结晶1.66kg。将金雀花碱黄色结晶用丙酮溶解,过 100-200目氧化铝柱,回收丙酮,溶液中有大量的微黄色针状结晶析出,分离结晶,干燥,得 到金雀花碱1. 38kg,收率为2. 76%。,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度为99. 0% (如图4所示)。实施例3 将盛花期采集的干燥的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500kg,粉碎至10-20目,装入4. 5 吨不锈钢多功能提取罐中,分三次加入2500kg、2000kg、1500kg80%的甲醇,加热回流提取, 加热温度62-65°C,提取时间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9 (热测),得浸膏156kg。在浸膏内加入稀盐酸溶液,调节PH值2-3使生物碱溶解于酸水内,分离除去酸不 溶性杂质。酸水层加10%氢氧化钠溶液碱化,调节PH值12-13,用三氯甲烷萃取数次,至 薄层层析无明显的生物碱反应为止,回收三氯甲烷,得总生物碱浸膏为14.5kg。将此总生 物碱溶解于水中,调节PH值12-13,用三氯甲烷萃取数次,至薄层层析无明显的生物碱反 应为止,回收三氯甲烷得金雀花碱黄色结晶1.88kg。将金雀花碱黄色结晶用丙酮溶解,过 200-300目氧化铝柱,回收丙酮,溶液中有大量的微黄色针状结晶析出,分离结晶,干燥,得 到金雀花碱1. 47kg,收率为2. 94%。,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度为99. 2% (如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1至3中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条件为色谱柱C18柱(4. 6mmX 250mm, 5um)流动相0· 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含磷酸 2ml)甲醇高氯酸钠(85ml 15ml 1. Og);检测波长306nm、流速lml/min
5
柱温25°C进样浓度0.lmg/Ml进样量10uL ;理论塔板数按金雀花碱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从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中提取金雀花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将盛花期采集的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粉碎,经提取、浓缩得到浸膏;A2,将所述浸膏用酸水酸化,分离除去不溶于酸的杂质,得到含金雀花碱的酸水液;A3,将所述酸水液碱化,再用有机溶媒萃取,得到主要含金雀花碱的总生物碱;A4,将所述总生物碱溶解于水,再用有机溶媒萃取,回收有机溶媒并结晶,得到纯度较高的金雀花碱;A5,将步骤A4得到的所述纯度较高的金雀花碱溶解于有机溶媒,并进行柱层析,得到纯度99%以上的金雀花碱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l具体执行以下操作将所述 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粉碎至10-20目,装入不锈钢多功能提取罐中,分3次加入浓度为 75% -85%的甲醇热回流提取,3次总共加入甲醇的重量为所述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的 12倍,合并所述热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15-1. 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和A4中,调节溶液PH值至 10-13,用有机溶媒萃取,至薄层层析无明显的生物碱反应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有机溶媒萃取的步骤重复两次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层析使用氧化铝柱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目数为60-3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媒为甲苯、二甲苯、二 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步骤采用盐酸、硫酸、磷酸 之一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化步骤采用氢氧化钠、碳酸 钠、碳酸氢钠、浓氨水之一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步骤中,结晶溶剂采用丙 酮、乙醇、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中提取金雀花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将盛花期采集的披针叶黄华草地上部分粉碎,经提取、浓缩得到浸膏;A2,将所述浸膏用酸水酸化,分离除去不溶于酸的杂质,得到含金雀花碱的酸水液;A3,将所述酸水液碱化,再用有机溶媒萃取,得到主要含金雀花碱的总生物碱;A4,将所述总生物碱溶解于水,再用有机溶媒萃取,回收有机溶媒并结晶,得到纯度较高的金雀花碱;A5,将步骤A4得到的所述纯度较高的金雀花碱溶解于有机溶媒,并进行柱层析,得到纯度99%以上的金雀花碱产品。
文档编号C07D471/18GK101891740SQ20101024015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王小银 申请人:王小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