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675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火罩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森林火灾危害严重的国家,每年发生十多万起林火,几百万人(次)参加扑火战斗。目前,森林火灾仍然依靠人力和近距离灭火工具进行扑救。由于林火自身的特点,身处森林火场中的消防人员经常被林火和烟雾围困住而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例如1986年云南省安宁县和玉溪市“3. 28”、“3. 31”特大森林火灾,共计死亡81人,重伤99人;1987年内蒙古库都尔林业局“4. 20”森林火灾,死亡52人。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森林火灾累计伤亡4万余人,近几年的情况更趋严重,平均每年死亡约百人,千余人受伤致残。通过对森林火灾伤亡事故进行的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下列两种情况(I)、窒息死亡死者衣着毫发无损,例如1989年3月13日,辽宁省富锦县果园特大火灾事故中有9名战士死亡,经解剖发现全部为喉咙水肿;(2)、火烧或高温辐射致人死伤人体表面有烧伤,甚至体无完肤,例如1996年4月16日,黑龙江省绥阳森警队员7人被林火和高温辐射烧灼死亡,另有4人吸入性损伤,其中I人死亡,3人致残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森林火灾中绝大多数重伤人员是吸入性呼吸道和肺部灼伤者。经分析,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火焰、高温辐射和热气流是造成扑火人员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现有避火罩的外层是铝箔、内层是玻璃纤维布,外层与内层之间采用溶剂型聚氨酯将外层与内层复合(粘接)在一起,当温度达到160°C,复合不好处开始脱胶;当温度达到200°C,外层、内层开胶,避火罩呈微黄状态;当温度达到230°C,外层、内层部分分层,避火罩呈泛黄状态;当温度达到260°C,手撕外层、内层即刻脱开,避火罩呈深黄状态;当温度达到280°C,外层、内层自动脱开,避火罩呈黄褐色状态;而溶剂型聚酯粘合剂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固化剂、甲苯或三氯乙烷等溶剂以促进处理,固化剂、甲苯和三氯乙烷都含有毒性、易燃、污染空气。另外溶剂型聚氨酯需要从国外进口,进口粘合剂需要半年时间,我国冬天不能运输和储存,粘合剂的有效期仅一年,因此,溶剂型聚氨酯使用期限短、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避火罩的外层与内层之间采用溶剂型聚氨酯将其复合在一起,溶剂型聚氨酯耐高温性能差,复合加工时有毒性、易燃、污染空气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制备聚氨酯粘合剂所述聚氨酯粘合剂按重量份数比由20 25份丙烯酸丁酯、7 9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 9份苯乙烯、2 3份丙烯酸、O. 3 O. 7份丙烯酰胺、O. 3 O. 7份过氧化苯甲酰、10 14份乙醇、40 50份水和O. 3 O. 7份氨水组成,按上述份数比例配制的混合料通过反应釜加温搅拌5 6小时,使反应釜内的混合料反应成胶液状态,即为聚氨酯粘合剂;步骤二、制作避火罩复 合材料布所述避火罩复合材料布包括外层和内层,夕卜层为招箔,内层为玻璃纤维布,夕卜层与内层之间采用聚氨酯粘合剂粘接在一起;步骤三、裁剪避火罩复合材料布将步骤二所述避火罩复合材料布裁剪为两片相同的避火罩面,每片避火罩面由梯形侧面和底面一体构成,底面位于梯形侧面的下面且与梯形侧面的上边正对;步骤四、缝制避火罩两片避火罩面对合在一起,沿梯形侧面的左侧斜边、梯形侧面的上底边和沿梯形侧面的右侧斜边缝纫,单片梯形侧面与底面的连接处以及三角形的底边一起向内折叠,折叠后沿折叠边缘缝纫,此步骤中的缝纫线采用玻璃纤维线;步骤五、缝制固定带底面上连接有两条固定带,每条固定带位于底面的外侧,每条固定带的两端正对缝纫在两个底面上,每条固定带的中心处与缝合在一起的右端点和左端点缝纫在一起,此步骤中的缝纫线采用玻璃纤维线,至此,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完成。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避火罩面I的内层和外层之间采用聚氨酯粘合剂粘接,聚氨酯粘合剂为水剂型,该粘合剂着胶均匀、不渗透,可直接在复合机上热合,无需固化剂、甲苯或三氯乙烷等溶剂进行处理,因此,避火罩面I没有毒性、不易燃、无污染。聚氨酯粘合剂耐高温。二、聚氨酯粘合剂为自制产品,因此,成本低、使用期限长、购买、储存方便。三、森林消防避火罩能反射95%以上的热辐射,有效地隔绝热气流和外界污染空气,俯卧在罩内的自救者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防止火场高温和烟雾的伤害,身体与地表面接触能降低人体体温,在罩内(距地面15cm)可呼吸到清凉的空气。四、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单,可提高加工效率约一倍以上。五、本发明的森林消防避火罩携带方便、操作速度快、密闭性好、稳固性高、适用性强。


图I是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制作完成的森林消防避火罩的结构立体图,图4森林消防避火罩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I 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制备聚氨酯粘合剂所述聚氨酯粘合剂按重量份数比由20 25份丙烯酸丁酯、7 9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 9份苯乙烯、2 3份丙烯酸、O. 3 O. 7份丙烯酰胺、
O.3 O. 7份过氧化苯甲酰、10 14份乙醇、40 50份水和O. 3 O. 7份氨水组成,按上述份数比例配制的混合料通过反应爸加温搅拌5 6小时,使反应爸内的混合料反应成胶液状态,即为聚氨酯粘合剂;步骤二、制作避火罩复合材料布所述避火罩复合材料布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为铝箔,内层为玻璃纤维布,外层与内层之间采用聚氨酯粘合剂粘接在一起;步骤三、裁剪避火罩复合材料布将步骤二所述避火罩复合材料布裁剪为两片相同的避火罩面1,每片避火罩面I由梯形侧面1-1和底面1-2 —体构成,底面1-2位于梯形侧面1-1的下面且与梯形侧面1-1的上边正对,见图I ;步骤四、缝制避火罩两片避火罩面I对合在一起,沿梯形侧面1-1的左侧斜边DA、梯形侧面1-1的上底边AB和沿梯形侧面1-1的右侧斜边BC缝纫,单片梯形侧面1-1与底面1-2的连接处以及三角形的底边一起向内折叠,折叠后沿折叠边缘缝纫,见图2,此步骤中的缝纫线采用玻璃纤维线3 ;步骤五、缝制固定带2 :底面1-2上连接有两条固定带2,每条固定带2位于底面1-2的外侧,每条固定带2的两端正对缝纫在两个底面1-2上,每条固定带2的中心处与缝合在一起的右端点C和左端点D缝纫在一起,见图3,此步骤中的缝纫线采用玻璃纤维线3,至此,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完成,见图4,制作完成的避火罩高度H不超过O. 65m。这种低矮的避火罩具有稳定度高、受热面积小、冷却性能好等特点。玻璃纤维线3高温性能达到540°C,线越粗耐高温性能越高。外层铝箔的厚度为O. 05mm,内层玻璃纤维布的厚度为O. 15mm。
具体实施方式
二 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一中的聚氨酯粘合剂按重量份数比由23份丙烯酸丁酯、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份苯乙烯、2. 5份丙烯酸、O. 5份丙烯酰胺、O. 5份过氧化苯甲酰、12份乙醇、45份水和O. 5份氨水组成。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的步骤四和步骤五中的缝纫线由24股玻璃纤维长 丝加捻制成,每股玻璃纤维长丝由200根单长丝组成,每根单长丝的直径为6微米。每根单长丝的长度为15万米,15万米长度上不应有断头。这样制成的缝纫线柔软、不易折断,才能在缝纫机上使用,且耐高温。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玻璃纤维缝纫线性能评价
权利要求
1.一种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制备聚氨酯粘合剂所述聚氨酯粘合剂按重量份数比由20 25份丙烯酸丁酯、7 9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 9份苯乙烯、2 3份丙烯酸、O. 3 O. 7份丙烯酰胺、O. 3 O.7份过氧化苯甲酰、10 14份乙醇、40 50份水和O. 3 O. 7份氨水组成,按上述份数比例配制的混合料通过反应爸加温搅拌5 6小时,使反应爸内的混合料反应成胶液状态,即为聚氨酯粘合剂;步骤二、制作避火罩复合材料布所述避火罩复合材料布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为铝箔,内层为玻璃纤维布,外层与内层之间采用聚氨酯粘合剂粘接在一起;步骤三、裁剪避火罩复合材料布将步骤二所述避火罩复合材料布裁剪为两片相同的避火罩面(I),每片避火罩面(I)由梯形侧面(1-1)和底面(1-2) —体构成,底面(1-2)位于梯形侧面(1-1)的下面且与梯形侧面(1-1)的上边正对;步骤四、缝制避火罩两片避火罩面(I)对合在一起,沿梯形侧面(1-1)的左侧斜边(DA)、梯形侧面(1-1)的上底边(AB)和沿梯形侧面(1-1)的右侧斜边(BC)缝纫,单片梯形侧面(1-1)与底面(1-2)的连接处以及三角形的底边一起向内折叠,折叠后沿折叠边缘缝纫,此步骤中的缝纫线采用玻璃纤维线(3);步骤五、缝制固定带(2):底面(1-2)上连接有两条固定带(2),每条固定带(2)位于底面(1-2)的外侧,每条固定带(2)的两端正对缝纫在两个底面(1-2)上,每条固定带(2)的中心处与缝合在一起的右端点(C)和左端点(D)缝纫在一起,此步骤中的缝纫线采用玻璃纤维线(3),至此,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聚氨酯粘合剂按重量份数比由23份丙烯酸丁酯、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份苯乙烯、2. 5份丙烯酸、O. 5份丙烯酰胺、O. 5份过氧化苯甲酰、12份乙醇、45份水和O. 5份氨水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和步骤五中的缝纫线由24股玻璃纤维长丝加捻制成,每股玻璃纤维长丝由200根单长丝组成,每根单长丝的直径为6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线外表面涂有四氟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避火罩材料布还包括内衬层,所述内衬层为铝箔,内衬层与内层之间采用聚氨酯粘合剂粘接在一起。
全文摘要
森林消防避火罩的制作方法,它涉及一种避火罩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避火罩的外层与内层之间采用溶剂型聚氨酯粘接在一起,复合加工时有毒性、易燃的问题。方法一、制备聚氨酯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按重量份数比由23份丙烯酸丁酯、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8份苯乙烯、2.5份丙烯酸、0.5份丙烯酰胺、0.5份过氧化苯甲酰、12份乙醇、45份水和0.5份氨水组成,按上述份数比例配制的混合料通过反应釜加温搅拌5~6小时;二、制作避火罩复合材料布外层与内层之间采用聚氨酯粘合剂粘接在一起;三、裁剪避火罩复合材料布;四、缝制避火罩,缝纫线采用玻璃纤维线;五、缝制固定带,缝纫线采用玻璃纤维线。本发明方法用于制作避火罩。
文档编号C08F220/18GK102861389SQ20121037492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张明文, 赵南, 于文男, 靳松, 平晓帆, 张京, 曲大铭, 杜嘉林 申请人: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