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茶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69622发布日期:2018-07-06 20:3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具体为一种保健茶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适合血栓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日趋多样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多数都处在疲劳和亚健康状态,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使460万人死亡,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主要在65岁以上的人群。由于血栓栓塞引起的脑病包括脑卒中、头痛、眩晕、痴呆、抑郁、耳鸣和失眠等。

目前,市面或公开的专利中类似的保健茶酒,天麻、竹节参类较少。其中葛根类保健酒在公布的专利中大多以单纯的葛根为原料或再加以理气安神的茉莉花、滋阴补血的桑葚等,组方相对单一,且抗血栓效果较弱。如葛根酒及其加工方法(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213698A)、葛根保健酒的制备方法及该方法制成的葛根保健酒(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4560519 A)、一种葛根茉莉花酒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3451062 A)、一种桑葚葛根保健酒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4629995 A),上述专利组方和功效与本发明相差较大。而组方较为精简防治冠心病的葛根保健酒因其配以丹参、川芎、当归、细辛,使其活血化瘀功效过于猛烈,再加上细辛含有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不宜过量和长期饮用,如一种冠心病葛根保健酒(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3705574 A);组方由葛根、枸杞、山药、金针菇、大枣、淫羊藿组成的葛根保健酒功效主要在于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及抗氧化,故抗血栓作用较弱,如葛根保健酒的制作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3351992 A)。抗血栓的消栓通酒(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114573 A)由葛根、陈皮、大蒜素N、人参、红枣组成,其具有抗血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但该药酒欠缺科学试验,故其保健疗效有待论证,且从中药成分功效来分析,本保健酒主要是理气补气,补益和中为主,抗血栓性脑病作用明显不足。市面上出现的关汉卿葛根酒、葛老牌葛根酒、及上福纯葛根酒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组方单一,虽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但是补气、熄风力不足,不能较好改善大脑功能。此外,以天麻或竹节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酒,无论是市面上的还是专利网上的均存在与葛根类保健酒相似的问题,如专利库中的天麻酒(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401756 A)、天麻酒的制作方法(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081108 A)、喜梅天麻酒(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2746972 A)等,以及市面上的人参天麻酒、竹节参酒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保健茶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它能够改善人们的亚健康减状态,减缓血栓性脑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健茶酒,按重量份计,每500份茶酒由1-5份总提取物、166-278份食用酒精,余量为水制成;该保健茶酒的酒精体积浓度为30-50%;所述的总提取物是采用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利用食用酒精和水进行分别浸取,而后混合,蒸发掉乙醇,由冻干机冻干得到的。

优选的方案中,每500份茶酒由4份总提取物、211.1份食用酒精,余量为水制成,色泽呈现橙黄明亮,口感浓而不烈,带有淡淡茶香的茶酒,非常适合长期饮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总提取物由500重量份的以下成分制成:绿茶6-10份、竹节参6-10份、天麻6-10份、葛根15-20份、其余为食用酒精和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总提取物由500重量份的以下成分制成:绿茶8份、竹节参8份、天麻8份、葛根17份、其余为食用酒精和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总提取物由500重量份的以下成分制成:绿茶6-10份、食用酒精129.1份,水26.9-30.9份;竹节参6-10份、食用酒精60.6份、水13.4-17.4份;天麻6-10份、食用酒精37.3份、水36.7-40.7份;葛根15-20份,食用酒精138.3份、水7.7-12.7份。

优选的方案中,绿茶8份、食用酒精129.1份,水28.9份;竹节参8份、食用酒精60.6份、水15.4份;天麻8份、食用酒精37.3份、水38.7份;葛根17份,食用酒精138.3份、水10.7份。

该保健茶酒依据每种成分的最优萃取效率,经过反复实验,葛根中有效成分黄酮的最佳萃取酒精浓度75%左右,绿茶中有效成分茶多酚最佳萃取浓度为70%左右,竹节参中有效成分竹节参皂苷的最佳萃取酒精浓度为65%左右,天麻中有效成分天麻素最佳萃取酒精浓度为40%左右。采用不同浓度的食用酒精对每种成分进行分别浸提,可以达到对每种材料有效成分的最大萃取效果,然后将不同浸提物混合,经过旋转蒸发和冻干,获取总提物,总提物溶入食用酒精,过滤除菌后获得本发明茶酒。

所述的绿茶为五峰毛尖绿茶,富含微量元素锌和硒,有益于健康;且五峰毛尖香气清高带熟栗子香,滋味浓厚醇爽,所溶的茶酒口感较好。

所述的食用酒精的酒精体积浓度为90%,由市场普通饮用白酒蒸馏得到。

制备所述保健茶酒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对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分别加水与食用酒精进行浸提,浸提的时间为25-50天,然后分别过滤得到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的提取液,混合后在42-55℃进行旋转蒸发,去除乙醇成分后采用冻干机在零下60-80℃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总提取物;

2)按比例将总提取物融入到食用酒精中溶解,而后加蒸馏水进行酒精浓度的调制,最后经过滤、除菌后得到保健茶酒。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浸提为常温分别浸提,在浸提过程中进行搅拌,每天搅拌4次,每次搅拌10分钟。

本发明还涉及该保健茶酒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抗血栓性脑病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涉及的原料成分的主要机理为:

葛根:葛根主要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其单体成分葛根素药理活性较强,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的作用,能有效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缺血组织的血液供给,加快血流速度、降低耗氧量、增加氧供应和改善微循环等。因此,对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冠心病、高粘血症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疗效。

绿茶:绿茶在我国被誉“国饮”,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绿茶中含有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其活性成分具有提神清心、解毒醒酒、清热解暑、增强记忆力等作用,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还有一定的预防功效。

竹节参:竹节参被认为兼具人参补气和三七活血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竹节参皂苷,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心脑血管保护、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保肝、神经系统保护等药理学作用。

天麻:天麻含有以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对羟基苯甲醛等为主的酚性成分,这些酚性成分具有抗惊厥、改善学习记忆、心脑血管和神经保护等药理学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保健茶酒配方合理,以葛根为主要原料,配以五峰毛尖绿茶、竹节参、天麻,具有活血化瘀,醒脑开窍,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之功。本发明配方温和,可改善新陈代谢、延缓机体衰老、解除头颈疼痛和提高记忆能力,可长期服用,增进健康。

该保健茶酒经过研究证实,对抗血栓性脑病具有很好的疗效,组方温和,可长期饮用,开发前景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小鼠海马CA1区脑组织切片HE染色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和表格,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保健茶酒,按重量份计,每500份茶酒由4份总提取物、211.1份食用酒精,余量为水制成酒精浓度为38%的保健茶酒;所述的总提取物是采用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利用食用酒精和水进行分别浸取,而后混合,蒸发掉乙醇再采用冻干机在零下60-80℃冻干得到的,其中,总提取物由500重量份的以下成分制成:绿茶8份、竹节参8份、天麻8份、葛根17份、食用酒精365.3份、余量为水。

实施例2:一种保健茶酒,按重量份计,每500份茶酒由4份总提取物、211.1份食用酒精,余量为水制成酒精浓度为38%的保健茶酒;所述的总提取物是采用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利用食用酒精和水进行分别浸取,而后混合,蒸发掉乙醇再冻干得到的,其中,总提取物由500重量份的以下成分制成:绿茶8份、食用酒精129.1份,水28.9份;竹节参8份、食用酒精60.6份、水15.4份;天麻8份、食用酒精37.3份、水38.7份;葛根17份、食用酒精138.3份、水10.7份。

实施例3:一种保健茶酒,按重量份计,每500份茶酒由1份总提取物、166.6份食用酒精,余量为水制成酒精浓度为30%的保健茶酒;所述的总提取物是采用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利用食用酒精和水进行分别浸取,而后混合,蒸发掉乙醇再冻干得到的,其中,总提取物由500重量份的以下成分制成:绿茶6份、竹节参6份、天麻6份、葛根15份、食用酒精365.3份、余量为水。

实施例4:一种保健茶酒,按重量份计,每500份茶酒由1份总提取物、166.6份食用酒精,余量为水制成酒精浓度为30%的保健茶酒;所述的总提取物是采用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利用食用酒精和水进行分别浸取,而后混合,蒸发掉乙醇再冻干得到的,其中,总提取物由500重量份的以下成分制成:绿茶6份、食用酒精129.1份,水30.9份;竹节参6份、食用酒精60.6份、水17.4份;天麻6份、食用酒精37.3份、水40.7份;葛根15份、食用酒精138.3份、水12.7份。

实施例5:一种保健茶酒,按重量份计,每500份茶酒由5份总提取物、277.7份食用酒精,余量为水制成酒精浓度为50%的保健茶酒;所述的总提取物是采用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利用食用酒精和水进行分别浸取,而后混合,蒸发掉乙醇再冻干得到的,其中,总提取物由500重量份的以下成分制成:绿茶10份、竹节参10份、天麻10份、葛根20份、食用酒精365.3份、余量为水。

实施例6:一种保健茶酒,按重量份计,每500份茶酒由5份总提取物、277.7份食用酒精,余量为水制成酒精浓度为50%的保健茶酒;所述的总提取物是采用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利用食用酒精和水进行分别浸取,而后混合,蒸发掉乙醇再冻干得到的,其中,总提取物由500重量份的以下成分制成:绿茶10份、食用酒精129.1份,水26.9份;竹节参10份、食用酒精60.6份、水13.4份;天麻10份、食用酒精37.3份、水36.7份;葛根20份、食用酒精138.3份、水7.7份。

该实施例中的配比为优选的配比,尤其是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各自与食用酒精和水的比例是发明人经过反复试验和创新,确定最优萃取效率的比例。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绿茶为五峰毛尖绿茶。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茶酒的酒精浓度为30-5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食用酒精的酒精浓度为90%,由市场普通饮用酒蒸馏得到。

所述保健茶酒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对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分别加水与食用酒精进行浸提,浸提的时间为25-50天,然后分别过滤得到绿茶、竹节参、天麻和葛根的提取液,混合后在42-55℃进行旋转蒸发,去除乙醇成分后进行冻干,得到总提取物;

2)按比例将总提取物加入到制备保健茶酒的食用酒精中进行溶解,然后经过滤、除菌后得到保健茶酒。

步骤1)中的浸提为常温浸提,在浸提过程中进行搅拌,每天搅拌4次,每次搅拌10分钟。

服用该保健茶酒时,每天的饮用量为50-100ml。

为了更好地验证本发明提供的保健茶酒的效果,通过以下的临床观察资料来说明本发明的保健茶酒对抗血栓性脑病治疗的有益效果。

2014年以来饮用此茶酒治疗脑梗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

3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为59岁;病程最短2d,最长10个月,平均151d,病程在15d以内2例,16d~3个月18例,3个月~6个月7例,6个月~10个月3例。

2)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之脑梗塞中西医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经过头颅CT或头颅MRI扫描确诊。

3)观察指标

让患者饮用此茶酒,每次25ml,每天三次,共饮用90d,观察患者如下指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脂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酶原、红细胞压积)。

4)治疗结果

患者喝茶酒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另外,提供几组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该保健茶酒的效果:

病例一:程某,男,48岁,农民,素有头痛病史2年,加重1周,伴右上肢肢体麻木,轻度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刻诊:血压140/90mHg,头昏胸闷,舌紫黯、苔薄黄,脉沉涩,MRI扫描见患者左大脑基底节存在梗塞灶。给予本茶酒口服60d,每次25ml,每日2次。60d后见患者右上肢肢体麻木明显减轻,吐字清晰,唯觉迷蒙、项强、纳差,舌红苔薄白,脉沉弦。嘱其继续服用30d后,再诊见其精神好,饮食可,能灵活端碗进食,语言表达清楚,血压130/82mmHg,舌质颜色偏紫,舌苔薄黄,脉缓和流利。2月后随访,病情稳定,语言流利,上肢麻木消失,余证可。

病例二:段某,女,63岁,2014年3月19日初诊。患者于3月13日晚左半身出现不遂,口眼歪斜,头项强痛,语言不清,经休息后稍有好转。刻诊:血压160/100mmHg,头昏胸闷,舌黯、苔薄黄,脉沉弦。给予复方利血平片,一次2片,日3次。配合本茶酒口服40d,每次30ml,每日2次。40d天后,患者再次会诊,血压140/86mmHg,精神好,饮食可,能端碗进食,可梳头,能缓行,舌质偏暗,脉象有力,节律尚可,叮嘱患者清淡饮食,维持利血平,茶酒方续服1月。

本发明还提供了茶酒对衰老模型小鼠海马区形态学的影响研究:

实验方法:取40只8-10周龄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衰老组、茶酒低剂量组(100ml/kg)、茶酒中剂量组(200ml/kg)、茶酒高剂量组(400ml/kg)。正常对照组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用腹腔注射半乳糖(100mg/kg)。四周以后,茶酒低剂量、茶酒中剂量、茶酒高剂量三组在腹腔注射半乳糖(100mg/kg)的同时,根据体重灌胃茶酒剂量分别为100、200、400ml/kg;正常对照组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同时,灌胃食用酒精(38%vol,200ml/kg);衰老模型组注射半乳糖(100mg/Kg)同时,灌胃食用酒精(38%vol,200ml/kg)。6周以后。小鼠进行全身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出脑组织,脱水和透明(用70%乙醇、80%乙醇、90%乙醇、95%乙醇脱水各3h,无水乙醇Ⅰ、无水乙醇Ⅱ脱水各2h,二甲苯Ⅰ、二甲苯Ⅱ透明各20min,石蜡Ⅰ,石蜡Ⅱ浸蜡各40min),包埋和切片,切片厚度为4μm,切片用烤箱50℃烘干,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封片使用中性树胶封固,并进行病理学观察。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经HE染色后,可见对照组脑组织海马CA1区3-4层锥体神经元,整齐紧密排列,神经元的细胞结构细胞核、核仁、胞浆清晰可见,细胞核大而圆;而模型组,神经元排列紊乱松散,神经元或凋亡坏死,或发生形态改变,主要呈现为细胞核固缩,胞浆减少。饮用茶酒各组能够使神经元损伤得到不同程度逆转或恢复。低剂量组海马CA1区细胞排列较为疏松,中剂量组海马CA1区细胞排列与细胞形态基本正常;高剂量组海马细胞清晰,细胞排列有序,形态正常。实验表明,长期注射D-半乳糖对小鼠大脑造成了损害,神经元损伤或死亡消失,而饮用本发明茶酒治疗后,神经损伤明显改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