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可生物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24702发布日期:2018-07-13 15:47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可生物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一种脂肪族聚酯类化合物,具有良好得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新型材料,其应用包括生产快餐盒、地膜及包装材料等一次性用品,更可应用于医学、光电子化学、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行业,在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领域市场广阔。

目前PHB主要采用生物发酵法制备,其产品价格高,制备的产品为多种化合物的大分子量的混聚物,因此大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由于生物法制备PHB的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有研究采用化学法制备PHB,以降低其生产成本,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国外有报道采用PHB的单体β-丁内酯在一定条件下合成PHB的试验方法,“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4-methyloxetan-2-one: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diketene catalysed by binap–ruthenium(II)complexes[binap=2,2′-bis(diphenylphosphino)-1,1′-binaphthyl][J].Ohta T,Miyake T,Takaya H.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Chemical Communications.1992(23):1725-1726.”采用双烯酮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非对称氢化可制得具有光学活性的β-丁内酯,制得的β-丁内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聚合生成PHB;“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β-Butyrolactone Using Distannoxane Synthesi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J].Hori Y,Suzuki M,Yamaguchi A,et al.Macromolecules.1993(26):5533-5534.”以二锡氧烷为催化剂,用于β-丁内酯的开环聚合生成PHB。相关报道表明β-丁内酯是一种可致癌物质,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王加宁等人在专利(中国,授权公告号:CN1216090C)中采用乙醛为原料合成β-羟基丁醛,再氧化生成β-羟基丁酸,酯化后生成β-羟基丁酸乙酯;利用合成的β-羟基丁酸乙酯在催化剂钛酸异丙酯作用下,通入氮气保护,绝压1kPa-7Pa,反应温度150-170℃,反应时间20-30小时左右,合成聚合度为15.4、分子量为1382.4g/mol的PHB。

“聚羟基丁酸酯的化学合成及生物降解性[J].王加宁,杨合同,马沛生,等.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02):100-103.”在油浴加热下利用钛酸四丁酯催化3-羟基丁酸乙酯进行聚合,反应温度140-160℃,绝压为0.13×103kPa条件下反应30h后可得聚合度为12.2的PHB产物,摩尔质量为1095.2g/mol。“化学合成法制备聚3-羟基丁酸酯及其共聚物的研究[D].刘峻.天津大学,2006.”以3-羟基丁酸乙酯为原料,分别以草酸钛钾、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在氩气保护下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8小时,产物颜色变深,并无明显聚合反应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可生物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该方法聚合过程中无需氮气保护,无需抽真空,可简化反应条件、缩短反应时间,同时得到较高分子量的PHB产物。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制备可生物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定量的3-羟基丁酸乙酯、催化剂和水搅拌均匀,然后加热反应2~3.5h,制得粘均分子量为2830~55455.5g/mol的聚β-羟基丁酸酯。

本发明中所用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反应温度为140~160℃,优选为150~160℃,无需惰性气体保护、无需抽真空。

所述催化剂与3-羟基丁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3~1:6,催化剂与水的体积比为40:1~140:1。

所述加热的方式可以是煤、气、油浴、电等常规加热方式,本发明中优选采用电加热套。上述反应过程不需要引入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反应不需要在密闭环境下进行,在常压下就可以进行,操作简单便捷。

本发明方法中少量水的引入主要是起到助催化作用,水使催化剂迅速而有效的分散、并与原料充分混合,利用水与催化剂形成“钛酸四丁酯/水”的共催化体系进行催化聚合反应;

本发明方法中不抽真空可少耗能、简化工艺操控难度,3-羟基丁酸乙酯常压下沸点为177℃,随着真空度的增加,其沸点会随之降低,在维持140~160℃的反应温度下,部分原料会蒸发而被抽出反应体系,影响产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加热状态下制备PHB的时间不超过4h,是其他传统方法的反应时间一半或更少,并且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PHB的分子量高于现有技术制备的PHB的分子量。本发明制备方法显著缩短反应时间,简化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验反应装置,其中:1-电加热套,2-圆底烧瓶,3-温度计,4-冷凝管,5-接收瓶。

图2为实施例1-5制得的聚β-羟基丁酸酯的红外图谱。

图3为对比例1制得的产物的红外图谱。

图4为对比例2制得的产物的红外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30mL 3-羟基丁酸乙酯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质量浓度为98%的钛酸四丁酯,滴加0.11mL去离子水。将烧瓶置于电加热套加热,160℃左右下反应2.5h,得产物聚β-羟基丁酸酯。经检测,制得的产物样品量为4.0257g,产物粘均分子量为55455.5g/mol。

实施例2

将30mL 3-羟基丁酸乙酯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质量浓度为98%的钛酸四丁酯,滴加0.25mL去离子水。将烧瓶置于电加热套加热,150℃左右下反应2.5h,得产物聚β-羟基丁酸酯。经检测,制得的产物样品量为6.7267g,产物粘均分子量为30506.4g/mol。

实施例3

将45mL 3-羟基丁酸乙酯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5mL质量浓度为98%的钛酸四丁酯,滴加0.11mL去离子水。将烧瓶置于电加热套加热,155℃左右下反应3.5h,得产物聚β-羟基丁酸酯。经检测,制得的产物样品量为3.0805g,产物粘均分子量为25449.3g/mol。

实施例4

将30mL 3-羟基丁酸乙酯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质量浓度为98%的钛酸四丁酯,滴加0.2mL去离子水。将烧瓶置于电加热套加热,160℃左右下反应2h,得产物聚β-羟基丁酸酯。经检测,制得的产物样品量为5.0055g,产物粘均分子量为18651.8g/mol。

实施例5

将30mL 3-羟基丁酸乙酯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mL质量浓度为98%的钛酸四丁酯,滴加0.11mL去离子水。将烧瓶置于电加热套加热,160℃左右下反应2h,得产物聚β-羟基丁酸酯。经检测,制得的产物样品量为0.1029g,产物粘均分子量为2830.8g/mol。

对比例1

将30mL 3-羟基丁酸乙酯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8mL质量浓度为98%的钛酸四丁酯。将烧瓶置于电加热套加热,160℃左右下反应2h,得到固体产物。经检测,制得的产物样品量为0.1519g。

对比例2

将30mL 3-羟基丁酸乙酯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质量浓度为98%的钛酸四丁酯。将烧瓶置于电加热套加热,160℃左右下反应2h,得到固体产物。经检测,制得的产物样品量为0.2189g。

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产物进行扫描,通过扫描后红外谱图显示的特征峰值来判断产物是否具有PHB应有的官能团,从而判断产物是否为PHB。实施例1-5的产物的红外图谱见图2,对比例1、2的产物的红外图谱见图3和图4。图2中聚合产物在1740cm-1附近有强的>C=O伸缩振动峰,在1103cm-1、1136cm-1和1184cm-1处有C-O-C伸缩振动峰,说明聚合产物中有-COO-的存在;在1446cm-1、2938cm-1和2982cm-1处分别有-CH3、-CH2和-CH的弯曲振动峰和伸缩振动峰;在3431cm-1左右出现的较强的-OH的吸收峰;综上分析可判断产物具有PHB所具备的全部特征官能团;而在图3和图4中除了在3450cm-1左右出现-OH的较强的吸收峰外,其余吸收峰均不明显。可见,在对比例1和2中制得的产物的红外谱图显示,与前述实施例1-5的产物谱图有差异,判断对比例1和2制得的产物与PHB在特征官能团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另外,在测粘均分子量的时候,两个对比例中制备的产物也不溶于溶剂,因此无法测定产物粘均分子量。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