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制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2633发布日期:2018-06-17 22:23阅读:8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糖领域,尤其涉及甘蔗制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的糖分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的,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每公斤达9毫克,居水果之首,故果蔗素有“补血果”的美称。除此之外,甘蔗还富含18种氨基酸,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健胃之功效,其不仅可以生食,可榨汁加工成各类糖制品,用途广泛,目前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在世界食糖总产量中,甘蔗约占65%,我国则占80%以上。糖是人类必需的食用品之一,也是糖果、饮料等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还是轻工、化工和能源的重要原料。发展甘蔗生产,对提高人民的生活、促进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开发脱色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甘蔗制糖工艺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制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将榨季期成熟的甘蔗从顶部开始砍去40cm的蔗梢,蔗茎保留备用;

(2)压榨:将保留的甘蔗茎切段进入压榨机压榨出甘蔗汁;

(3)过滤:将甘蔗汁输送至过滤机中,过滤机上安装有过滤网,压榨得出的甘蔗汁经过滤网得到纯净的甘蔗汁,蔗渣分离出来,被分离出的蔗渣重新放进压榨机进行二次压榨;

(4)澄清脱色:将甘蔗汁中加入聚硅酸盐混凝剂,用量对蔗比0.01%-0.2%/吨蔗汁,经一次加热55℃-65℃后加入过炭酸钠,用量对蔗比0.1kg-3.0kg/吨蔗汁,和经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十八烷基季铵盐,用量对蔗比0.025kg-0.250kg/吨蔗汁,加石灰乳中和至PH值为6.8-7.5,石灰乳浓度为6-10波美度,中和汁经二次加热98℃-100℃,加入聚丙烯酰胺,用量对蔗比为1g-3g/吨蔗汁,进入气浮池分离出清汁和泥汁;

(5)浓缩:将澄清脱色后的甘蔗汁放入蒸发器浓缩得到70-80%的浓缩糖浆,待浓缩糖浆饱和时煮糖结晶、分蜜、干燥得到成品糖。

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榨机的材料为不锈钢材料。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过滤网孔径为0.1mm-0.8mm。

本发明流程短,清汁热稳定性好,色值低质量好,澄清工艺得到的甘蔗清汁脱色率达到80%以上,纯度提高3%-5%以上,除浊率达到99%以上,该工艺省去了硫熏工艺及设备,节约了磷酸资源,实现了清洁生产,提升了糖厂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制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将榨季期成熟的甘蔗从顶部开始砍去40cm的蔗梢,蔗茎保留备用;

(2)压榨:将保留的甘蔗茎切段进入压榨机压榨出甘蔗汁;

(3)过滤:将甘蔗汁输送至过滤机中,过滤机上安装有过滤网,压榨得出的甘蔗汁经过滤网得到纯净的甘蔗汁,蔗渣分离出来,被分离出的蔗渣重新放进压榨机进行二次压榨;

(4)澄清脱色:将甘蔗汁中加入聚硅酸盐混凝剂,用量对蔗比0.01%-0.2%/吨蔗汁,经一次加热55℃-65℃后加入过炭酸钠,用量对蔗比0.1kg-3.0kg/吨蔗汁,和经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十八烷基季铵盐,用量对蔗比0.025kg-0.250kg/吨蔗汁,加石灰乳中和至PH值为6.8-7.5,石灰乳浓度为6-10波美度,中和汁经二次加热98℃-100℃,加入聚丙烯酰胺,用量对蔗比为1g-3g/吨蔗汁,进入气浮池分离出清汁和泥汁;

(5)浓缩:将澄清脱色后的甘蔗汁放入蒸发器浓缩得到70-800%的浓缩糖浆,待浓缩糖浆饱和时煮糖结晶、分蜜、干燥得到成品糖。

所述压榨机的材料为不锈钢材料,在甘蔗压榨的过程中减少了蔗汁变黑的机率。

所述的过滤网孔径为0.1mm-0.8mm,在过滤过程中使蔗汁更清澈透明,杂质明显降低。

本发明流程短,清汁热稳定性好,色值低质量好,澄清工艺得到的甘蔗清汁脱色率达到80%以上,纯度提高3%-5%以上,除浊率达到99%以上,该工艺省去了硫熏工艺及设备,节约了磷酸资源,实现了清洁生产,提升了糖厂的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