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二甲基‑7‑取代喹唑啉‑2,4‑二酮含氟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061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1,3-二甲基-7-取代喹唑啉-2,4-二酮含氟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

式中R1为氢或乙基;R2为苯环、苯环衍生物、杂环或脂肪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3-二甲基-7-取代喹唑啉-2,4-二酮含氟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具体为:

其中,R1为H或CH2CH3

R2包括但不限于4-CH36H4、4-CH3C6H4、4-FC6H4、4-ClC6H4、4-CF3C6H4、2-ClC6H4、CH2CH3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1,3-二甲基-7-取代喹唑啉-2,4-二酮含氟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按如下方式进行合成:

a)以甘露醇为起始原料,与丙酮缩合,形成保护的甘露醇;

b)甘露醇通过高碘酸钠氧化,得化合物R-甘露醛缩丙酮13;

c)化合物13与二氟溴乙酸乙酯经Reformatsky反应得2,2-二氟-3-羟基-(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4-基)丙酸乙酯14;

d)化合物14再与胺15a-15t反应,通过酯的氨解,生成中间体16a-16t;

e)中间体16a-16t和中间体6经缩合反应生成最终产物17a-17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3-二甲基-7-取代喹唑啉-2,4-二酮含氟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合成过程的具体反应条件为:

1)在反应器中,依次加入丙酮,无水氯化锌,冰浴降温搅拌25~35min,加入甘露醇室温反应16~18h后,得白色浑浊液体;

2)化合物12与NaIO4的KHCO3摩尔比为1:1:1.8~2.2,17~19℃反应1.5~2.5h,水和THF为溶剂;

3)在反应器中加入锌粉、THF、乙醚、1,2-二溴乙烷和三甲基氯硅烷为引发剂,滴加二氟溴乙酸乙酯、R-甘油醛缩丙酮混合物,48~52℃反应3.5~4.5h;

4)化合物14、DMAP、苯胺、摩尔比为1:1.8~2.2:1,甲苯为溶剂,105~115℃反应11~13h;

5)化合物6、17a-17t、DMAP、DCC的摩尔比为1:1:0.22~0.28:1,二氯甲烷为溶剂,冰浴反应2h。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1,3-二甲基-7-取代喹唑啉-2,4-二酮含氟酰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病原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铜绿色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黄曲霉菌、烟曲霉菌。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1,3-二甲基-7-取代喹唑啉-2,4-二酮含氟酰胺类化合物在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

8.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3-二甲基-7-取代喹唑啉-2,4-二酮含氟酰胺类化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