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404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部位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前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扶手),后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侧翼、(扶手)。汽车座椅司乘人员提供便于操作、舒适安全的驾驶、乘坐位置。它应具备以下条件:整个车厢内座椅的布置应合理,特别是驾驶员座椅必须处在最佳位置;座椅的外形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功能,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力求美观;座椅必须安全可靠,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耐久性,结构紧凑并尽可能地减少质量;为满足司乘人员舒适性所设的各种调节机构,要有可靠的锁止装置,以确保安全。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果不是出现特别意外的情况,汽车布椅套应该每隔半年拆下来清洗一次,真皮椅套则要注意经常擦拭,在擦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用酸性的液体擦洗,因为真皮椅套都经过化学处理,酸性的清洁剂可能会影响它的寿命。汽车不要放在阳光底下暴晒,强烈的阳光可能会导致真皮椅套氧化,发出难闻的皮革气味,另外,强烈的阳光也会让椅套出现裂纹。

目前现有的汽车塑料座椅靠背的材料结构强度不高,密度大,重量较重,表面光洁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密度小,重量较轻,表面光洁度高的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苯乙烯55-5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6-31份、聚苯醚20-25份、聚甲醛树酯8-14份、硅酸钠5-10份、二甲基甲酰胺13-17份、三乙醇胺4-8份、醋酸甲酯5-9份、碳黑11-16份、二氯二氟甲烷17-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4-28份、硅酸酯23-26份、氟油7-14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3-15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4-18份、硬脂酸铝16-20份、硼酸铝晶须8-12份、氧化铋16-20份和烷基磺酸钠8-13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苯乙烯5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6份、聚苯醚20份、聚甲醛树酯8份、硅酸钠5份、二甲基甲酰胺13份、三乙醇胺4份、醋酸甲酯5份、碳黑11份、二氯二氟甲烷1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4份、硅酸酯23份、氟油7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3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4份、硬脂酸铝16份、硼酸铝晶须8份、氧化铋16份和烷基磺酸钠8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苯乙烯56.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8.5份、聚苯醚22.5份、聚甲醛树酯11份、硅酸钠7.5份、二甲基甲酰胺15份、三乙醇胺6份、醋酸甲酯7份、碳黑13.5份、二氯二氟甲烷18.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6份、硅酸酯24.5份、氟油10.5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4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6份、硬脂酸铝18份、硼酸铝晶须10份、氧化铋18份和烷基磺酸钠10.5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苯乙烯5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1份、聚苯醚25份、聚甲醛树酯14份、硅酸钠10份、二甲基甲酰胺17份、三乙醇胺8份、醋酸甲酯9份、碳黑16份、二氯二氟甲烷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8份、硅酸酯26份、氟油14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5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8份、硬脂酸铝20份、硼酸铝晶须12份、氧化铋20份和烷基磺酸钠13份。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苯乙烯55-5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6-31份、聚苯醚20-25份、聚甲醛树酯8-14份、硅酸钠5-10份、二甲基甲酰胺13-17份、三乙醇胺4-8份、醋酸甲酯5-9份投入到搅拌机中,调节搅拌速度为1600-2200r/min,搅拌2-3分钟,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使用超声波乳化机进行乳化,调节工作频率为35khz,反应2-4分钟,备用;

3)将碳黑11-16份、二氯二氟甲烷17-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4-28份、硅酸酯23-26份、氟油7-14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3-15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4-18份、硬脂酸铝16-20份、硼酸铝晶须8-12份、氧化铋16-20份和烷基磺酸钠8-13份投入到反应釜内,调节加热温度为180-185℃,搅拌速度为400-450r/min,搅拌3-5分钟,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原料和步骤3)所得原料投入到注塑机内加热成熔融状态,注入模具内成型,自然冷却后取出工件进行去毛刺处理即可。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将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醚、聚甲醛树酯、硅酸钠、二甲基甲酰胺、三乙醇胺、醋酸甲酯投入到搅拌机混合后即可达到半溶解状态,使得材料充分混合,成型后表面光洁度高;添加的碳黑、二氯二氟甲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硅酸酯具有发泡效果,使得材料内部积存一定的空气,使得材料密度低;添加的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二氯化三苯基锑、硬脂酸铝、硼酸铝晶须、氧化铋和烷基磺酸钠能够提升材料的稳定性,使得结构强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苯乙烯5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6份、聚苯醚20份、聚甲醛树酯8份、硅酸钠5份、二甲基甲酰胺13份、三乙醇胺4份、醋酸甲酯5份、碳黑11份、二氯二氟甲烷1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4份、硅酸酯23份、氟油7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3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4份、硬脂酸铝16份、硼酸铝晶须8份、氧化铋16份和烷基磺酸钠8份。

一种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苯乙烯5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6份、聚苯醚20份、聚甲醛树酯8份、硅酸钠5份、二甲基甲酰胺13份、三乙醇胺4份、醋酸甲酯5份投入到搅拌机中,调节搅拌速度为1600-2200r/min,搅拌2-3分钟,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使用超声波乳化机进行乳化,调节工作频率为35khz,反应2-4分钟,备用;

3)将碳黑11份、二氯二氟甲烷1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4份、硅酸酯23份、氟油7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3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4份、硬脂酸铝16份、硼酸铝晶须8份、氧化铋16份和烷基磺酸钠8份投入到反应釜内,调节加热温度为180-185℃,搅拌速度为400-450r/min,搅拌3-5分钟,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原料和步骤3)所得原料投入到注塑机内加热成熔融状态,注入模具内成型,自然冷却后取出工件进行去毛刺处理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苯乙烯56.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8.5份、聚苯醚22.5份、聚甲醛树酯11份、硅酸钠7.5份、二甲基甲酰胺15份、三乙醇胺6份、醋酸甲酯7份、碳黑13.5份、二氯二氟甲烷18.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6份、硅酸酯24.5份、氟油10.5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4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6份、硬脂酸铝18份、硼酸铝晶须10份、氧化铋18份和烷基磺酸钠10.5份。

一种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苯乙烯56.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8.5份、聚苯醚22.5份、聚甲醛树酯11份、硅酸钠7.5份、二甲基甲酰胺15份、三乙醇胺6份、醋酸甲酯7份投入到搅拌机中,调节搅拌速度为1600-2200r/min,搅拌2-3分钟,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使用超声波乳化机进行乳化,调节工作频率为35khz,反应2-4分钟,备用;

3)将碳黑13.5份、二氯二氟甲烷18.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6份、硅酸酯24.5份、氟油10.5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4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6份、硬脂酸铝18份、硼酸铝晶须10份、氧化铋18份和烷基磺酸钠10.5份投入到反应釜内,调节加热温度为180-185℃,搅拌速度为400-450r/min,搅拌3-5分钟,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原料和步骤3)所得原料投入到注塑机内加热成熔融状态,注入模具内成型,自然冷却后取出工件进行去毛刺处理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包括聚苯乙烯5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1份、聚苯醚25份、聚甲醛树酯14份、硅酸钠10份、二甲基甲酰胺17份、三乙醇胺8份、醋酸甲酯9份、碳黑16份、二氯二氟甲烷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8份、硅酸酯26份、氟油14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5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8份、硬脂酸铝20份、硼酸铝晶须12份、氧化铋20份和烷基磺酸钠13份。

一种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苯乙烯5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1份、聚苯醚25份、聚甲醛树酯14份、硅酸钠10份、二甲基甲酰胺17份、三乙醇胺8份、醋酸甲酯9份投入到搅拌机中,调节搅拌速度为1600-2200r/min,搅拌2-3分钟,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使用超声波乳化机进行乳化,调节工作频率为35khz,反应2-4分钟,备用;

3)将碳黑16份、二氯二氟甲烷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8份、硅酸酯26份、氟油14份、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15份、二氯化三苯基锑18份、硬脂酸铝20份、硼酸铝晶须12份、氧化铋20份和烷基磺酸钠13份投入到反应釜内,调节加热温度为180-185℃,搅拌速度为400-450r/min,搅拌3-5分钟,备用;

4)将步骤2)所得原料和步骤3)所得原料投入到注塑机内加热成熔融状态,注入模具内成型,自然冷却后取出工件进行去毛刺处理即可。

实验例

实验对象:选取普通塑料靠背的材料、特制塑料靠背的材料与本发明的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进行对比。

实验要求:上述的普通塑料靠背的材料、特制塑料靠背的材料与本发明的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尺寸大小一致。

实验方法:抗压强度采用抗压强度测试机按照gb/t10002.1—1996标准进行测试;表面光洁度采用粗糙度测量仪根据gbt14234-1993塑料件表面粗糙度取样测量;密度采用astmd792-2007塑料密度检测方法通过密度检测仪进行测量。

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合上表,对比不同的塑料靠背的材料在相同的实验方法下所得的数据,本发明的汽车塑料靠背的材料的抗压强度更高,表面光洁度更高,密度更小。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将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醚、聚甲醛树酯、硅酸钠、二甲基甲酰胺、三乙醇胺、醋酸甲酯投入到搅拌机混合后即可达到半溶解状态,使得材料充分混合,成型后表面光洁度高;添加的碳黑、二氯二氟甲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硅酸酯具有发泡效果,使得材料内部积存一定的空气,使得材料密度低;添加的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二氯化三苯基锑、硬脂酸铝、硼酸铝晶须、氧化铋和烷基磺酸钠能够提升材料的稳定性,使得结构强度高。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