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蚊抑菌香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9565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蚊抑菌香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香皂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洗涤护理用品,以脂肪酸钠和其他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添加品质改良剂和外观改良剂,经过加工成型后制成的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皮肤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香皂的功能和品种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香皂清洗的过程中还具有杀菌、除臭、润肤的效果。为了应对消费者的高要求,一些厂商将植物提取物及植物精油等植物精华加入肥皂中,使肥皂具备了保湿,增香及护肤等功效。除菌驱虫香皂能防止动物特别是人免受细菌的感染及蚊虫叮咬。

中国专利申请CN102329703A公开了一种抗菌香皂,制成香皂的原料组分包括:椰子油:5-15%、棕榈油:10-20%、橄榄油:3-10%、牛油:15-30%、氢氧化钠:5-15%、甘草水提液:2-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和二氧化钛:3-8%。中国专利CN101928654B公开了一种天然本草除菌驱虫香皂及其制备方法,该香皂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91%~94%脂肪酸皂化反应物、2%~3%表面活性剂、0.1%~2%灵香草提取物、1%~3%香料和1%~1.5%天然染料。

目前,在除菌驱虫香皂中大都使用拟除虫菊酯和甲苯酰胺等化学杀虫剂,其安全及适用性令人担忧。另外,有些除菌驱虫香皂虽然没有添加拟除虫菊酯和甲苯酰胺等化学杀虫剂,但是,存在驱蚊抑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蚊抑菌香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驱蚊抑菌香皂不仅能够对肌肤进行细致、温和、深层的调理,清洁同时还可以充分补充肌肤所需营养,赋予肌肤弹性,而且具有驱蚊抑菌的功效,驱蚊消炎、缓解叮咬疼痛,还具有使用安全、无刺激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驱蚊抑菌香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

椰子油酸3-6份,氯化钠0.2-0.5份,氢氧化钾7-14份,基础油48-62份,谷胱甘肽0.1-0.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2-0.07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6-1份,棕榈酸1-2份,月桂氮酮0.02-0.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3份,天竺葵精油0.03-0.05份,驱蚊剂0.8-1.3份和抗菌剂0.4-0.6份。

进一步地,所述驱蚊抑菌香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

椰子油酸5份,氯化钠0.4份,氢氧化钾9份,基础油52份,谷胱甘肽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8份,棕榈酸1.3份,月桂氮酮0.0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天竺葵精油0.04份,驱蚊剂1份和抗菌剂0.5份。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油由椰子油、澳洲坚果油和沙棘油按质量比8-11∶3-5∶1-3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油由椰子油、澳洲坚果油和沙棘油按质量比9∶4∶2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驱蚊剂由川楝素、香茅醛和丁香酚按质量比2-4∶5-7∶6-8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驱蚊剂由川楝素、香茅醛和丁香酚按质量比3∶6∶7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剂由厚朴酚和芍药苷按质量比4-6∶11-15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剂由厚朴酚和芍药苷按质量比5∶13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驱蚊抑菌香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础油加热升温至45-60℃,充分混匀,得混合油;

S2将氢氧化钾加入水中溶解,控制氢氧化钾的质量浓度为20-30%,并将上述溶液冷却至45-60℃,得碱液;

S3将步骤S2所得碱液分三次加入到步骤S1所得混合油中,每次间隔时间为15分钟,搅拌速度为450-620r/min,搅拌时间为40-60分钟,得皂液;

S4将椰子油酸、氯化钠、谷胱甘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棕榈酸、月桂氮酮、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驱蚊剂加入到步骤S3所得皂液中,搅拌速度为480-560r/min,搅拌时间为25-36分钟,加入天竺葵精油和抗菌剂,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料;

S5将步骤S4所得混合物料注入模具中,将模具置于-20℃冷冻12小时,待凝固后从模具中取出,室温凉皂,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将基础油加热升温至5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控制氢氧化钾的质量浓度为2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并将上述溶液冷却至5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搅拌速度为540r/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搅拌时间为53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搅拌速度为520r/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搅拌时间为32分钟。

本发明所用原料的主要作用:

椰子油酸:CAS号:61788-47-4。用途:用于纺织助剂、丁苯橡胶乳化剂、高级香皂的皂基,合成各种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

谷胱甘肽:CAS号:70-18-8,分子式:C10H17N3O6S,分子量:307.32348。谷胱甘肽具有广谱解毒作用,不仅可用于药物,更可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基料,在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功能性食品广泛应用。

羧甲基纤维素钠:CAS号:9004-32-4,分子式:C8H16NaO8,分子量265.204。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无味,无味,有吸湿性,不溶于有机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可作为絮凝剂、螯合剂、乳化剂、增稠剂、保水剂、上浆剂、成膜材料等,还广泛应用于电子、农药、皮革、塑料、印刷、陶瓷、牙膏、日用化工等领域。

月桂氮酮:CAS号:59227-89-3,分子式:C18H35NO,分子量:281.4766。用作渗透剂,用于化妆品中各类膏霜及发用品;用作外用药物涂抹、按摩的促渗剂;用于农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促吸剂及杀菌、杀虫剂的促渗剂;此外,还可用于皮革及印染等领域的着色促进剂。

天竺葵精油:CAS号:8000-46-2。由栊牛儿苗科植物香叶天竺葵的新鲜茎、叶子或整株经水蒸气蒸馏而得。主要功效:止痛、抗菌、增强细胞防御功能、除臭、止血、补身;有深层净化和收敛效果,平衡皮脂分泌;促进皮肤细胞新生,修复疤痕、妊娠纹。

川楝素:CAS号:58812-37-6,分子式:C30H38O11,分子量:574.63。川楝素为自川楝树根皮及树皮提出的有效成分。川楝素具有驱蛔、抗肉毒素中毒、抗菌、抗癌和消炎作用。

香茅醛:CAS号:106-23-0,分子式:C10H18O,分子量:154.25。可用作食用香精配制原料,可用作香皂、化妆品和食品的加香剂。

丁香酚:CAS号:97-53-0,化学式:C10H12O2,分子量:164.20。主要用于抗菌,降血压;也可用于香水香精以及各种化妆品香精和皂用香精配方中,还可以用于食用香精的调配。

厚朴酚:CAS号:528-43-8,分子式:C18H18O2,分子量:266.32。具有特殊的、持久的肌肉松弛作用及强的抗菌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上主要用作抗菌、抗真菌药。

芍药苷:CAS号:23180-57-6,分子式:C23H28O11,分子量:480.45。芍药苷来源于毛莨科植物芍药根、牡丹根、紫牡丹根,具有扩张血管、镇痛镇静、抗炎抗溃疡、解热解痉、利尿的作用。

椰子油:CAS号:8001-31-8。用于洗涤剂、树脂、油漆、纺织油剂、肥皂、食品等。

澳洲坚果油:CAS号:129811-19-4。含有皮肤形成油脂保护层所必备的营养素,温和,不刺激皮肤;可以做保湿霜,可以使肌肤柔软而有活力,保护细胞膜及滋润、保湿;也可以在身体护肤乳液加澳洲坚果油,增加润滑度以及滋养度;延展性良好,有油腻感,同时渗透性良好。

沙棘油:CAS号:90106-68-6。沙棘油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干燥成熟果实经水蒸气蒸镏提取的挥发油;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养胃、疏肝理气、止咳平喘、利肺化痰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驱蚊抑菌香皂由椰子油酸、谷胱甘肽、驱蚊剂和抗菌剂等原料制备而成。在本发明驱蚊抑菌香皂中,基础油与氢氧化钾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香皂,并形成对皮肤具有强保湿作用的天然甘油。在本发明驱蚊抑菌香皂中,氯化钠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制得的驱蚊抑菌香皂的韧性。在本发明驱蚊抑菌香皂中,椰子油酸主要用作加脂剂,一方面,椰子油酸的加入可以中和制备的驱蚊抑菌香中的游离碱,减少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沐浴后它留在皮肤表层,使皮肤滋润光滑。在本发明驱蚊抑菌香皂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作螯合剂,它能够阻止香皂皂基中带入的微量金属对皂体的自动催化氧化。在本发明驱蚊抑菌香皂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主要用作乳化剂和稳定剂,能够提高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的稳定性,另外还用作螯合剂。在本发明驱蚊抑菌香皂中,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发泡、渗透、去污和分散性能,与本发明中的其他成分协同作用,能够增加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的发泡力、洗涤力和抗硬水能力。在本发明驱蚊抑菌香皂中,谷胱甘肽主要用作抗氧化剂,另外,还能与铅、汞、砷等结合,具有解毒作用。在本发明驱蚊抑菌香皂中,天竺葵精油能够掩盖皂基原料的气味,使制备的香皂散发清新怡人的香味。

经抑菌试验发现,本发明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抑菌效果比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的效果差,说明本发明各原料之间相互协同起增强抑菌的作用。经驱蚊试验发现,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具有良好的蚊虫驱避效果,说明本发明各成分间协同起增强驱蚊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驱蚊抑菌香皂配方合理,使用安全、无刺激,通过各种成分的协同作用,清洁同时还可以充分补充肌肤所需营养,赋予肌肤弹性,具有显著的驱蚊抑菌效果,能够驱蚊消炎、缓解叮咬疼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驱蚊抑菌香皂具有以下优势:

(1)经安全性试验证实,本发明提供的驱蚊抑菌香皂使用安全、无刺激。

(2)本发明提供的驱蚊抑菌香皂能够对肌肤进行细致、温和、深层的调理,清洁同时还可以充分补充肌肤所需营养,赋予肌肤弹性。

(3)本发明提供的驱蚊抑菌香皂具有驱蚊抑菌的功效,驱蚊消炎、缓解叮咬疼痛,且驱蚊抑菌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一种驱蚊抑菌香皂

所述驱蚊抑菌香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每份为3000g):

椰子油酸3份,氯化钠0.2份,氢氧化钾7份,基础油48份,谷胱甘肽0.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6份,棕榈酸1份,月桂氮酮0.0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份,天竺葵精油0.03份,驱蚊剂0.8份和抗菌剂0.4份;所述基础油由椰子油、澳洲坚果油和沙棘油按质量比8∶5∶3组成;所述驱蚊剂由川楝素、香茅醛和丁香酚按质量比2∶7∶8组成;所述抗菌剂由厚朴酚和芍药苷按质量比4∶15组成。

制备方法:

S1将基础油加热升温至45℃,充分混匀,得混合油;

S2将氢氧化钾加入水中溶解,控制氢氧化钾的质量浓度为20%,并将上述溶液冷却至45℃,得碱液;

S3将步骤S2所得碱液分三次加入到步骤S1所得混合油中,每次间隔时间为15分钟,搅拌速度为450r/min,搅拌时间为40分钟,得皂液;

S4将椰子油酸、氯化钠、谷胱甘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棕榈酸、月桂氮酮、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驱蚊剂加入到步骤S3所得皂液中,搅拌速度为480r/min,搅拌时间为25分钟,加入天竺葵精油和抗菌剂,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料;

S5将步骤S4所得混合物料注入模具中,将模具置于-20℃冷冻12小时,待凝固后从模具中取出,室温凉皂,即得。

实施例2、一种驱蚊抑菌香皂

所述驱蚊抑菌香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每份为3000g):

椰子油酸6份,氯化钠0.5份,氢氧化钾14份,基础油62份,谷胱甘肽0.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7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棕榈酸2份,月桂氮酮0.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份,天竺葵精油0.05份,驱蚊剂1.3份和抗菌剂0.6份;所述基础油由椰子油、澳洲坚果油和沙棘油按质量比11∶3∶1组成;所述驱蚊剂由川楝素、香茅醛和丁香酚按质量比4∶5∶6组成;所述抗菌剂由厚朴酚和芍药苷按质量比6∶11组成。

制备方法:

S1将基础油加热升温至60℃,充分混匀,得混合油;

S2将氢氧化钾加入水中溶解,控制氢氧化钾的质量浓度为30%,并将上述溶液冷却至60℃,得碱液;

S3将步骤S2所得碱液分三次加入到步骤S1所得混合油中,每次间隔时间为15分钟,搅拌速度为620r/min,搅拌时间为60分钟,得皂液;

S4将椰子油酸、氯化钠、谷胱甘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棕榈酸、月桂氮酮、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驱蚊剂加入到步骤S3所得皂液中,搅拌速度为560r/min,搅拌时间为36分钟,加入天竺葵精油和抗菌剂,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料;

S5将步骤S4所得混合物料注入模具中,将模具置于-20℃冷冻12小时,待凝固后从模具中取出,室温凉皂,即得。

实施例3、一种驱蚊抑菌香皂

所述驱蚊抑菌香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每份为3000g):

椰子油酸5份,氯化钠0.4份,氢氧化钾9份,基础油52份,谷胱甘肽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8份,棕榈酸1.3份,月桂氮酮0.0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天竺葵精油0.04份,驱蚊剂1份和抗菌剂0.5份;所述基础油由椰子油、澳洲坚果油和沙棘油按质量比9∶4∶2组成;所述驱蚊剂由川楝素、香茅醛和丁香酚按质量比3∶6∶7组成;所述抗菌剂由厚朴酚和芍药苷按质量比5∶13组成。

制备方法:

S1将基础油加热升温至52℃,充分混匀,得混合油;

S2将氢氧化钾加入水中溶解,控制氢氧化钾的质量浓度为26%,并将上述溶液冷却至52℃,得碱液;

S3将步骤S2所得碱液分三次加入到步骤S1所得混合油中,每次间隔时间为15分钟,搅拌速度为540r/min,搅拌时间为53分钟,得皂液;

S4将椰子油酸、氯化钠、谷胱甘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棕榈酸、月桂氮酮、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驱蚊剂加入到步骤S3所得皂液中,搅拌速度为520r/min,搅拌时间为32分钟,加入天竺葵精油和抗菌剂,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料;

S5将步骤S4所得混合物料注入模具中,将模具置于-20℃冷冻12小时,待凝固后从模具中取出,室温凉皂,即得。

对比例1、一种驱蚊抑菌香皂

所述驱蚊抑菌香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每份为3000g):

椰子油酸5份,氯化钠0.4份,氢氧化钾9份,基础油52份,谷胱甘肽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8份,棕榈酸1.3份,月桂氮酮0.0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天竺葵精油0.04份,驱蚊剂1份和抗菌剂0.5份;所述基础油由椰子油、澳洲坚果油和沙棘油按质量比9∶4∶2组成;所述驱蚊剂由香茅醛和丁香酚按质量比1∶1组成;所述抗菌剂由厚朴酚和芍药苷按质量比5∶13组成。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驱蚊剂由香茅醛和丁香酚按质量比1∶1组成。对比例2、一种驱蚊抑菌香皂

所述驱蚊抑菌香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每份为3000g):

椰子油酸5份,氯化钠0.4份,氢氧化钾9份,基础油52份,谷胱甘肽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8份,棕榈酸1.3份,月桂氮酮0.0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天竺葵精油0.04份,驱蚊剂1份和抗菌剂0.5份;所述基础油由椰子油、澳洲坚果油和沙棘油按质量比9∶4∶2组成;所述驱蚊剂由川楝素、香茅醛和丁香酚按质量比1∶1∶1组成;所述抗菌剂由厚朴酚和芍药苷按质量比5∶13组成。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驱蚊剂由川楝素、香茅醛和丁香酚按质量比1∶1∶1组成。

对比例3、一种驱蚊抑菌香皂

所述驱蚊抑菌香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每份为3000g):

椰子油酸5份,氯化钠0.4份,氢氧化钾9份,基础油52份,谷胱甘肽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8份,棕榈酸1.3份,月桂氮酮0.0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天竺葵精油0.04份,驱蚊剂1份和抗菌剂0.5份;所述基础油由椰子油、澳洲坚果油和沙棘油按质量比9∶4∶2组成;所述驱蚊剂由川楝素、香茅醛和丁香酚按质量比3∶6∶7组成;所述抗菌剂由厚朴酚和芍药苷按质量比1∶1组成。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类似。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抗菌剂由厚朴酚和芍药苷按质量比1∶1组成。

试验例一、驱蚊抑菌香皂的抑菌实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

2、供试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

3、培养基: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取牛肉膏3.0g、蛋白胨10.0g、氯化钠5.0g、琼脂20.0g、蒸馏水1000mL,加热溶解,调pH值为7.0,分装于三角瓶中,以121℃,20min高压蒸气灭菌,备用。

4、试验方法:

将供试菌种进行斜面活化,取已活化的供试菌装入有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24h,各取1mL菌悬液,分别放至含9mL皂液的试管中(标记为10-1),此即10倍稀释。菌液充分混匀后,吸取10-1菌液1mL,放至含9mL蒸馏水的试管中(10-2),其余以此类推,进行梯度稀释。取0.2mL菌悬液,分别均匀涂布于各平板,然后倒置,于37℃下培养48h,每种菌种做3次重复,以蒸馏水为对照。培养48h后,取出培养平板,计数各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计算同一稀释度3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数,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每毫升中菌落形成单位(cfu)=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5

5、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驱蚊抑菌香皂的抑菌试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的抑菌效果比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的效果差,说明本发明各原料之间相互协同起增强抑菌的作用。

试验例二、驱蚊抑菌香皂对蚊虫驱避试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

2、供试蚊虫:实验所用蚊虫为白纹伊蚊,取羽化后5d未吸血的雌性成蚊,培养于40cm×30cm×30cm的纱笼中,培养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5%。

3、试验方法:

按国标GB-T17322.10-1998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把320只蚊子装进蚊笼中(40cm×30cm×30cm),志愿者手背暴露4cm×4cm皮肤,其余部分严密遮蔽,将手伸入蚊笼中放置2min,前来吸血的蚊虫多于30只者为攻击力合格,该志愿者及此笼蚊虫可用于驱避实验。在3名攻击为合格的志愿者双手背上各划5cm×5cm的皮肤面积,其中一只手为空白对照,另一只手按1.5μL/cm2的剂量均匀涂抹香皂液,暴露其中4cm×4cm的皮肤,严密遮蔽其余部分。涂抹驱避剂后1h,将手伸入放有攻击力合格蚊虫的笼中2min,观察有无蚊虫前来吸血,以后每15min测试一次。只要有1只蚊虫前来吸血即判作驱避剂失效。记录驱蚊抑菌香皂驱避剂的有效保护时间。

4、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驱蚊抑菌香皂对蚊虫驱避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具有良好的蚊虫驱避效果,说明本发明各成分间协同起增强驱蚊的作用。

试验例三:驱蚊抑菌香皂的安全性试验

1、试验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

2、试验对象:选取108只体重为400g的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雌雄各半,给予基础饲料喂养1周,观察皮肤无破损后进行后续试验。

3、试验方法:

3.1、急性皮肤毒性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依据国标GB/T21606-2008《化学品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方法》规定执行。驱蚊抑菌香皂使用剂量为3.00g/kg(体重),将其研成粉末并称取0.30g,加入10.00g凡士林中混合。选取健康皮肤无破损成年Wistar大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和对比例3组,每组6只,每组大鼠雌雄各半。在大鼠两侧背部剪取背毛,露出大小为2.50cm×2.50cm的皮肤。观察皮肤无破损和渗出,将凡士林混合剂涂敷一侧背部皮肤,另一侧背部涂敷相同剂量的凡士林,做自身对照,观察动物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

3.2、皮肤刺激性试验方法

根据上述国际推荐的方法,剂量设计为3.00g/kg(体重),选取健康皮肤无破损成年大鼠36只,雌雄各半,香皂及动物的处理方法同上。香皂涂敷后用4层纱布(3.00cm×3.00cm)固定。在1、24、48和72h观察涂抹部位皮肤的反应。根据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评价驱蚊抑菌香皂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3.3、急性眼刺激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根据GB/T21606-2008《化学品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方法》规定执行。剂量设计为0.50g/kg(体重),选取健康成年大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和对比例3组,每组6只,每组大鼠雌雄各半。将驱蚊抑菌香皂研成粉末并称取0.30g,加入10mL生理盐水充分溶解。轻轻拉开大鼠右侧眼睛的下眼睑,将驱蚊抑菌香皂溶液0.1mL滴入结膜囊中,使上、下眼睑被动闭合1S,左侧眼睛不处理,作自身对照,1h后观察动物眼睛的刺激作用程度之后,每隔24h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d,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4、试验结果:

4.1、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结果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粉末涂敷部位皮肤色泽均未见明显改变,未观察到皮肤有干燥、红肿、疤疹、渗出等症状。受试期间大鼠状态良好,没有出现骚动、萎靡、抓挠皮肤、抽搐和意识障碍等行为表现。驱蚊抑菌香皂涂敷受试大鼠皮肤,未观察到有急性毒性作用。

4.2、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驱蚊抑菌香皂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涂敷1h后,所有受试动物在涂敷部位均未观察到红斑以及水肿。而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有5只受试动物在涂敷部位观察到了轻微的红斑,2只有水肿。根据皮肤刺激强度分级标准,认定驱蚊抑菌香皂涂敷1h时,对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皮肤刺激症状逐渐缓解,72h时在涂敷样品组未观察到红斑及水肿。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提示,驱蚊抑菌香皂与皮肤长时间接触无刺激作用。

4.3、急性眼刺激试验试验结果

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驱蚊抑菌香皂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备的驱蚊抑菌香皂在含量为30g/L生理盐水溶液对大鼠眼睛豁膜接触1h后,可观察到1只大鼠眼虹膜有轻微肿胀,出现皱褶;1只大鼠结膜可见分泌物有所增加,轻微水肿;角膜无浑浊,受损面积小于1/4。接触24h后观察发现,眼结膜血管正常充血,水肿和分泌物消失;虹膜正常,没有出现充血肿胀,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接触7d后观察发现,大鼠眼刺激症状全部消失。结果提示,驱蚊抑菌香皂对大鼠眼部无刺激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