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6197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酒,具体涉及一种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者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酒精度数不低于8.5%的饮料。葡萄酒的品种很多,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产品风格各不相同。通常按颜色分类分红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白葡萄酒三种,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按状态分类分为静止酒和起泡酒。葡萄酒的营养价值很高,葡萄酒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

而葡萄酒在西方大量流行,在中国普及却比较困难,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因葡萄酒的酸味、涩味,饮后口会比较干,即现有的葡萄酒不能完全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味柔和、口感甘甜芳纯、无酸味和涩味的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葡萄10-190份、糯米10-190份、二氧化硫0.01-0.048份、糯米发酵酵母0.05-0.95份、葡萄发酵酵母0.002-0.04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葡萄100份、糯米100份、二氧化硫0.025份、糯米发酵酵母0.5份、葡萄发酵酵母0.025份。

所述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葡萄原酒;

(2)制作糯米甜酒;

(3)将葡萄原酒和糯米甜酒混合搅拌均匀,得所述的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葡萄原酒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洗葡萄,并沥干水分,再将葡萄破碎,得葡萄浆汁;清洗葡萄洗去葡萄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在清洗时尽量保证葡萄表皮的“白霜”不被洗掉,将清洗后的葡萄沥水,再将葡萄破碎,破碎时保证葡萄籽完整,将葡萄破碎之前,剔除青粒、烂粒、果梗,这样可以避免产生过重的涩感,而葡萄的果皮中含有单宁、多种色素及芳香物质,带皮进行发酵可以提高葡萄酒的口感、视觉及营养价值;

b、将葡萄浆汁进行第一次密封发酵,并在发酵的过程中依次加入二氧化硫、葡萄发酵酵母,发酵完毕后,得发酵酒液;在发酵的过程中,为避免发酵液溢出发酵器皿,葡萄浆汁的量应不超过发酵器皿容积的80%,为了使葡萄浆汁进行充分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每天需搅拌四次,且需要将葡萄皮渣压入发酵液中,这样保证充分浸出皮渣的色素和香味物质;

c、将发酵酒液进行第二次密封发酵,并在发酵的过程中加入二氧化硫,发酵完毕后得葡萄原酒。进行第二次发酵是为保证,让残糖继续发酵,使所生成的葡萄原酒澄清、品质稳定、口感更好。

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第一次密封发酵的时间为96-150h,发酵的温度为25-30℃;在葡萄浆汁发酵120-125h时加入0.006-0.032份的二氧化硫;在加入二氧化硫4-8h后,加入葡萄发酵酵母。

进一步地,步骤c中,所述第二次密封发酵的时间为70-120h,温度为18-25℃;在发酵80-90h时加入0.004-0.016份的二氧化硫。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糯米甜酒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α、浸泡糯米,浸泡完毕后用清水冲洗糯米,并将清洗后的糯米蒸熟;浸泡为糯米的蒸熟做准备,浸泡之后进行清洗,为洗去在浸泡过程中发酵产生的异味和淀粉溶出物。

β、将蒸熟的糯米进行冷却,然后加入糯米发酵酵母,混合搅拌均匀,进行发酵;将蒸熟的糯米进行冷却,以防止温度过高而杀死糯米发酵酵母,不利于其发酵;

γ、发酵完毕后,过滤得甜酒液,对甜酒液进行杀菌得所述的糯米甜酒。对甜酒液进行杀菌是为了杀死糯米发酵酵母防止甜酒继续发酵。

进一步地,步骤α中,所述浸泡为将糯米用清水浸泡5-7h;浸泡完毕后用清水冲洗糯米2-3次;然后在90-100℃的蒸汽下蒸煮35-45min。

进一步地,步骤β中,将糯米冷却至25-30℃,再加入糯米发酵酵母;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30℃,发酵的时间为50-60h。

进一步地,步骤γ中,所述杀菌为微波杀菌,微波杀菌的温度为50-60℃,杀菌时间为8-10min。杀菌采用低温杀菌,防止温度过高破坏糯米甜酒的口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综合了葡萄和糯米的营养成分,糯米甜酒中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口感甘甜芳纯,去除了葡萄酒的酸味、涩味,提高了原有葡萄酒的口感。

糯米甜酒中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包含人体必需但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而葡萄酒能起到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病、养颜美容、减肥、杀菌、助消化的功效,将葡萄酒与糯米甜酒结合生成的新型酒,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营养成分,长期饮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口味更纯正、香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

一种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葡萄190kg、糯米10kg、二氧化硫0.01kg、糯米发酵酵母0.05kg、葡萄发酵酵母0.04kg。

所述的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葡萄原酒;清洗葡萄,并沥干水分,再将葡萄破碎,得葡萄浆汁;将葡萄浆汁进行第一次密封发酵,且第一次密封发酵的时间为96h,发酵的温度为25℃;在葡萄浆汁发酵120h时加入0.006kg的二氧化硫,加入二氧化硫4h后,再加入葡萄发酵酵母,发酵完毕后,得发酵酒液;在发酵的过程中,为避免发酵液溢出发酵器皿,葡萄浆汁的量应不超过发酵器皿容积的80%,为了使葡萄浆汁进行充分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每天需搅拌四次,且需要将葡萄皮渣压入发酵液中,这样保证充分浸出皮渣的色素和香味物质;将发酵酒液进行第二次密封发酵,第二次密封发酵的时间为70h,温度为18℃,在发酵80h时加入0.004kg的二氧化硫,发酵完毕后得葡萄原酒;

(2)制作糯米甜酒;将糯米用清水浸泡5h,浸泡完毕后用清水冲洗糯米2次,然后在90℃的蒸汽下蒸煮35min;然后将蒸熟的糯米冷却到25℃,然后加入糯米发酵酵母,混合搅拌均匀,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发酵50h;发酵完毕后,过滤得甜酒液,将甜酒液在温度为5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杀菌8min,得所述的糯米甜酒;

(3)将葡萄原酒和糯米甜酒混合搅拌均匀,得所述的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

实施例二

一种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葡萄100kg、糯米100kg、二氧化硫0.025kg、糯米发酵酵母0.5kg、葡萄发酵酵母0.025kg。

所述的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葡萄原酒;清洗葡萄,并沥干水分,再将葡萄破碎,得葡萄浆汁;将葡萄浆汁进行第一次密封发酵,且第一次密封发酵的时间为120h,发酵的温度为28℃;在葡萄浆汁发酵122h时加入0.018kg的二氧化硫,加入二氧化硫6h后,再加入葡萄发酵酵母,发酵完毕后,得发酵酒液;在发酵的过程中,为避免发酵液溢出发酵器皿,葡萄浆汁的量应不超过发酵器皿容积的80%,为了使葡萄浆汁进行充分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每天需搅拌四次,且需要将葡萄皮渣压入发酵液中,这样保证充分浸出皮渣的色素和香味物质;将发酵酒液进行第二次密封发酵,第二次密封发酵的时间为100h,温度为22℃,在发酵85h时加入0.007kg的二氧化硫,发酵完毕后得葡萄原酒;

(2)制作糯米甜酒;将糯米用清水浸泡6h,浸泡完毕后用清水冲洗糯米2次,然后在95℃的蒸汽下蒸煮40min;然后将蒸熟的糯米冷却到28℃,然后加入糯米发酵酵母,混合搅拌均匀,在温度为28℃的条件下,发酵55h;发酵完毕后,过滤得甜酒液,将甜酒液在温度为55℃的温度下进行微波杀菌9min,得所述的糯米甜酒;

(3)将葡萄原酒和糯米甜酒混合搅拌均匀,得所述的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

实施例三

一种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葡萄10kg、糯米190kg、二氧化硫0.048kg、糯米发酵酵母0.95kg、葡萄发酵酵母0.002kg。

所述的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葡萄原酒;清洗葡萄,并沥干水分,再将葡萄破碎,得葡萄浆汁;将葡萄浆汁进行第一次密封发酵,且第一次密封发酵的时间为150h,发酵的温度为30℃;在葡萄浆汁发酵125h时加入0.032kg的二氧化硫,加入二氧化硫8h后,再加入葡萄发酵酵母,发酵完毕后,得发酵酒液;在发酵的过程中,为避免发酵液溢出发酵器皿,葡萄浆汁的量应不超过发酵器皿容积的80%,为了使葡萄浆汁进行充分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每天需搅拌四次,且需要将葡萄皮渣压入发酵液中,这样保证充分浸出皮渣的色素和香味物质;将发酵酒液进行第二次密封发酵,第二次密封发酵的时间为120h,温度为25℃,在发酵90h时加入0.016kg的二氧化硫,发酵完毕后得葡萄原酒;

(2)制作糯米甜酒;将糯米用清水浸泡7h,浸泡完毕后用清水冲洗糯米3次,然后在100℃的蒸汽下蒸煮45min;然后将蒸熟的糯米冷却到30℃,然后加入糯米发酵酵母,混合搅拌均匀,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酵60h;发酵完毕后,过滤得甜酒液,将甜酒液在温度为60℃的温度下进行微波杀菌10min,得所述的糯米甜酒;

(3)将葡萄原酒和糯米甜酒混合搅拌均匀,得所述的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的新型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