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5919阅读:2167来源:国知局
培养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培养皿。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平面圆盘状的盖组成一套实验器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而在实验培养过程中,培养皿都需要进行高压灭菌,高压灭菌后经常发生培养皿上盖破裂,而留下了很多的下盖,下盖由于没有配套的上盖,只能丢弃处理,造成极大的浪费。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培养皿[申请号:CN 201420668293.6],包括皿体,所述皿体包括底壁和沿所述底壁的外周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皿体的侧壁形成了适于容置培养物的上部开口空间;皿盖,所述皿盖包括顶壁和沿所述顶壁的外周延伸的侧壁,所述皿盖适于在所述皿体上遮罩住所述上部开口空间,并且所述皿盖的侧壁的局部翘起形成为翘边,通过朝所述皿体的侧壁按压所述翘边能够打开所述皿盖。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单手操作,容易加液污染的不足,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皿灭菌时培养皿上盖容易发生破裂,而长期下去,一般实验室都会留下大量的多余下盖,下盖没有配套的上盖,只能丢弃处理,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叠合使用的培养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皿体,所述的皿体的外沿上环绕有皿壁,所述的皿壁上设有凹槽,所述的皿体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起,且当培养皿纵向叠合在一起时位于上部的培养皿上的凸起插入位于下部的培养皿上的凹槽中,位于上部的培养皿和位于下部的培养皿之间形成培养空间。使用时将培养皿相互叠合,上部的培养皿上的凸起插入位于下部的培养皿上的凹槽,叠合后形成培养空间,不再区分上盖和下盖,当上盖在实验过程中破裂时,可以将位于上部的培养皿丢弃,而将位于下部的培养皿重新利用起来,避免了培养皿因为上盖破裂而造成大量的浪费,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在上述的培养皿中,所述的皿体的具有皿壁的一面形成培养面,所述的培养面为水平面。

在上述的培养皿中,所述的凹槽为环绕皿壁外壁的环形槽,所述的凸起为环绕皿体外沿的环形凸起。

在上述的培养皿中,所述的凹槽为若干个且环绕皿壁外壁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凸起为若干个且环绕皿体外沿周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培养皿中,所述的凹槽的内壁上设有耐摩擦面,所述的凸起的外表面设有耐摩擦面。利于培养皿的稳固叠合。

在上述的培养皿中,所述的皿体和皿壁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利于直接测量培养皿内培养物直径,观察微生物。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将培养皿相互叠合,上部的培养皿上的凸起插入位于下部的培养皿上的凹槽,叠合后形成培养空间,不再区分上盖和下盖,当发生有两个以上的上盖在高压灭菌过程中破裂时,可以将位于下部的两个培养皿重新配套成为一套培养皿而利用起来,避免了培养皿因为大量上盖破裂而造成大量的下盖无法配套使用的浪费,本培养皿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皿体和皿壁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利于 直接测量培养皿内培养物直径,观察微生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培养皿叠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皿体 1、皿壁 2、凹槽 3、凸起 4、培养空间 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培养皿包括皿体1,皿体1的外沿上环绕有皿壁2,皿壁2上设有凹槽3,皿体1的下端面上设有与凹槽3相配合的凸起4,且当培养皿纵向叠合在一起时位于上部的培养皿上的凸起4插入位于下部的培养皿上的凹槽3中,位于上部的培养皿和位于下部的培养皿之间形成培养空间5。使用时将培养皿相互叠合,上部的培养皿上的凸起4插入位于下部的培养皿上的凹槽3,叠合后形成培养空间5,不再区分上盖和下盖,当上盖在实验过程中破裂时,可以将位于上部的培养皿丢弃,而将位于下部的培养皿重新利用起来,避免了培养皿因为上盖破裂而造成大量的浪费,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其中,皿体1的具有皿壁2的一面形成培养面,培养面为水平面。凹槽3为环绕皿壁2外壁的环形槽,凸起4为环绕皿体1外沿的环形凸起。凹槽3的内壁上设有耐摩擦面,凸起4的外表面设有耐摩擦面。利于培养皿的稳固叠合。皿体1和皿壁2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利于直接测量培养皿内培养物直径,观察微生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凹槽3为 若干个且环绕皿壁2外壁周向均匀分布,凸起4为若干个且环绕皿体1外沿周向均匀分布。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皿体1、皿壁2、凹槽3、凸起4、培养空间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