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2223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培养皿,尤其是一种用于二剂量法测定抗生素效价的专用培养皿。



背景技术:

抗生素效价测定最常用的是管碟法中的二剂量法。二剂量法是利用抗生素浓度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成直线关系的原理,将抗生素的标准品和待检品各稀释为一定比例的两种剂量,即高剂量和低剂量,在同一平板中进行比较,根据它们所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大小,按照公式计算出其效价的方法。这种方法直观、简单,但操作步骤较为复杂,因操作者的习惯和操作手法不同,导致个人误差较大。体现在加入底层培养基和含菌层培养基的量难以控制;牛津杯与培养皿体分离,如果含菌层培养基不平可能导致牛津杯中的抗生素漏出甚至倾倒使实验失败。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适合抗生素效价测定的培养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培养皿,以为抗生素效价测定的提供一种合适的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培养皿体内的中空圆柱,所述中空圆柱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中空圆柱上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刻度及第二刻度,所述开口的上沿位于所述第一刻度与第二刻度之间。

作为上述的培养皿在一方面的改进,优选地,所述中空圆柱为四个,四个所述中空圆柱的中心距离所述培养皿体中心的距离相等。

作为上述的培养皿在一方面的改进,优选地,所述培养皿体的底部设置有标尺,所述标尺经过所述中空圆柱的中心。

作为上述的培养皿在一方面的改进,优选地,所述标尺为四个,各个所述标尺的起点分别位于所述中空圆柱的中心,所述标尺从所述中空圆柱的中心向所述培养皿体的中部延伸。

作为上述的培养皿在一方面的改进,优选地,所述标尺的最小刻度为1mm。

作为上述的培养皿在一方面的改进,优选地,所述培养皿体的底部设置有十字型分界线,所述十字型分界线将所述培养皿体分隔为4个区间,4个所述中空圆柱分别位于各个区间中部。

作为上述的培养皿在一方面的改进,优选地,还包括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盖盖合在所述培养皿体上。

作为上述的培养皿在一方面的改进,优选地,所述培养皿体从底部至所述第一刻度的容积为14-16mL;所述培养皿体从底部至所述第二刻度的容积为25mL。

作为上述的培养皿在一方面的改进,优选地,所述中空圆柱内从所述第二刻度到所述中空圆柱的上沿的容积为220-260微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及固定设置于培养皿体内的中空圆柱,中空圆柱的下端设置有开口,中空圆柱上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刻度及第二刻度,开口的上沿位于第一刻度与第二刻度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空圆柱的下端固定于培养皿体,采用本实施例的培养皿测定抗生素效价,可以避免含菌层培养基不平导致牛津杯中的抗生素漏出甚至倾倒使实验失败。同时,设置第一刻度能使操作者更直观观察到底层培养基的量,避免因为操作者不熟练导致底层培养基出现倒多或者倒少的现象。另外,设置第二刻度能使操作者更直观观察到含菌层培养基的量,解决了传统操作方法中用量筒量取含菌层培养基造成因操作时间过长使48℃含菌层培养基凝固,导致实验失败,也避免了用量筒量含菌层培养基所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培养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培养皿的中空圆柱示意图。

图中:10培养皿体;11标尺;12十字型分界线;20中空圆柱;21开口;22第一刻度;23第二刻度;30培养皿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培养皿,尤其适用于二剂量法测定抗生素效价,其包括培养皿体10及固定设置于培养皿体10内的中空圆柱20,中空圆柱20的下端设置有开口21,中空圆柱20上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刻度22及第二刻度23,开口21 的上沿位于第一刻度22与第二刻度23之间。本实施例中,中空圆柱20的下端固定于培养皿体10,采用本实施例的培养皿测定抗生素效价,可以避免含菌层培养基不平导致牛津杯中的抗生素漏出甚至倾倒使实验失败。同时,设置第一刻度22能使操作者更直观观察到底层培养基的量,避免因为操作者不熟练导致底层培养基出现倒多或者倒少的现象。另外,设置第二刻度23能使操作者更直观观察到含菌层培养基的量,解决了传统操作方法中用量筒量取含菌层培养基造成因操作时间过长使48℃含菌层培养基凝固,导致实验失败,也避免了用量筒量含菌层培养基所造成的污染。

上述方案中,为便于在培养皿中同时观察和比较抗生素的标准品和待检品的两种剂量的抑菌情况,优选地,中空圆柱20为四个,四个中空圆柱20的中心距离培养皿体10 中心的距离相等。

抗生素的标准品和待检品的两种剂量的抑菌半径可以通过测量获得,为便于直接读取,优选地,培养皿体10的底部设置有标尺11,标尺11经过中空圆柱20的中心。通过设置经过中空圆柱20中心的标尺11,可直接读出抑菌圈半径,不用再进行测量。

对于采用4个中空圆柱20的培养皿,标尺11也为四个,各个标尺11的起点分别位于中空圆柱20的中心,标尺11从中空圆柱20的中心向培养皿体10的中部延伸,优选地,标尺11的最小刻度为1mm,当然也可以0.5mm。

进一步地,培养皿体10的底部设置有十字型分界线12,十字型分界线12将培养皿体10分隔为4个区间(UL,UH,SH,SL),4个中空圆柱20分别位于各个区间中部。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培养皿盖30,培养皿盖30盖合在培养皿体10上。

为便于二剂量法测定抗生素效价,培养皿体10从底部至第一刻度22的容积为 14-16mL,如15mL;培养皿体10从底部至第二刻度23的容积为25mL。同时,中空圆柱 20内从第二刻度23到中空圆柱20的上沿的容积为220-260微升,如230微升、240微升、250微升。

下面以青霉素效价测定为例,若测其它抗生素只需将菌液换成对抗生素敏感菌,培养基换成适合敏感菌生长的培养基即可。

首先,将加热熔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体10中,直到营养琼脂培养基液面到达第一刻度22处,此时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容积约为14-16mL,待凝固后即倒完底层培养基。

然后,用1mL无菌吸管吸取培养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0.6mL,加至48℃保温的50mL营养琼脂培养基中,摇匀,作为含菌培养基。将含菌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体10中,直到营养琼脂培养基液面到达第二刻度23处,此时培养基的总体积约25mL,待凝固后即倒完含菌层培养基。

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吸取青霉素待测品和标准品各两种浓度的药液UH,UL, SH=2U/mL,SL=0.5U/mL分别注满相应中空圆柱20,同时,将培养皿盖30盖合在培养皿体10上。

将培养皿放于37℃恒温箱内培养18~24h,从标尺11上观察每种药液的抑菌圈半径,乘以2后即为抑菌圈直径,根据抗生素效价计算公式计算待检品效价。

采用本实施例的培养皿测定抗生素效价,由于中空圆柱20的下端固定于培养皿体 10,可以避免含菌层培养基不平导致牛津杯中的抗生素漏出甚至倾倒使实验失败。同时,设置第一刻度22能使操作者更直观观察到底层培养基的量,避免因为操作者不熟练导致底层培养基出现倒多或者倒少的现象。其次,设置第二刻度23能使操作者更直观观察到含菌层培养基的量,解决了传统操作方法中用量筒量取含菌层培养基造成因操作时间过长使48℃含菌层培养基凝固,导致实验失败,也避免了用量筒量含菌层培养基所造成的污染。另外,在培养皿体10加上标尺11,可直接读出抑菌圈半径,不用再进行测量,方便可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