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板和毛皮板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17712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毛皮板和毛皮板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动物毛皮的狭长毛皮板,以及一种制造用于容纳动物毛皮的毛皮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例如貂皮或狐狸皮的毛皮干燥中,在剥皮和刮去毛皮皮面上的脂肪层之后,一般在毛皮板上拉伸毛皮,所述毛皮板经常提供有脂肪吸收材料,其目的是去除该毛皮皮面上的剩余脂肪。

毛皮板与毛皮干燥有关的用途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在过去已研发出这种毛皮板的大量构造。也已经建立了毛皮尺寸的标准以及因此也已经建立了毛皮板的标准。

过去最普及的毛皮板由木质制成,并且可以简短描述为限定纵向方向并在纵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宽边表面、第二宽边表面、第一窄边表面和第二窄边表面的木质扁平件。以与纵向方向成直角切断该板的一端-底端。邻近底部的下端具有恒定宽度,该宽度朝向接近板顶端的尖头圆端逐渐减少。这种板一般也具有纵向槽用于使空气通过。

毛皮的干燥工序应当被理解为将毛皮皮面干燥至按经验防止螨虫对毛皮攻击的程度。该干燥过程一般通过经由引入槽中的管道在板的槽中吹干燥空气来实现,其中经由毛皮袋壁部中的孔眼,干燥空气从毛皮的皮面扩散出去并将毛皮干燥。

从wo01/62985已知一种被称为固定袋的袋状皮套,其用于在干燥过程中将毛皮紧固在毛皮板上。将该固定袋牵拉到具有从毛皮的头盖端拉伸的毛皮的板的上方,从而使得毛皮毛面与毛紧密接触,这使得干燥期间,利用足够使毛皮保持基本处于拉伸位置的力将毛皮压在板上。

另一现有技术包括us3,137,963,其中毛皮板包括其中具有孔眼的金属薄片扁平体,并且公开了沿着侧面的珠子。

在wo2005/026394中公开了一种可以锁定在具有第一圆周的位置的毛皮板,并且也可以通过置换彼此相对的半部分采取具有小于第一圆周的第二圆周的位置。这将大大简化毛皮从毛皮板上的移除。

us1,110,016涉及一种具有一对纵向腿的毛皮板和位于这对纵向腿之间的突鼻件。

us3,526,967涉及一种毛皮干燥系统,包括空调单元,用于将控温空气供给到多个具有喷嘴的集合管,毛皮干燥架附加在喷嘴上。

wo82/03634涉及一种非吸收性塑料的毛皮板,该毛皮板在接近其边缘处具有多个通道以向这些板的边缘供应干燥空气,从而使得毛皮均匀干燥并更少粘在板上。

us3,313,038涉及一种毛皮干燥架,所述毛皮干燥架包括在突鼻处接合的相对的侧杆,在所述毛皮干燥架上方可以被牵拉毛皮并保持毛皮张紧。

dk201270519a1涉及一种毛皮板,该毛皮板具有下部和上部。下部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外部横截面圆周,而上部具有逐渐减小的外部横截面。

dk201300091u4涉及一种毛皮板,该毛皮板具有下部和上部。下部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外部横截面圆周,而上部具有逐渐减小的外部横截面。该下部在36cm和50cm之间延伸。

dk177480b1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个宽的狭长侧表面的毛皮板。该毛皮板包括扩张机构,该扩张机构限定了在宽的侧表面的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窄的狭长侧表面。扩张机构可在扩张位置和非扩张位置之间移动。

上述毛皮板中的一些具有由相对的不可移动表面和相对的可移动表面组成的外部圆周。因此,具有用于简化干燥后毛皮的移除的这种可变圆周的毛皮板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毛皮板因此在干燥过程中扩张。随着毛皮在干燥过程中被牢牢固定和轻微收缩,毛皮可能难以从毛皮板移除。进一步地,所述毛皮一般在拉伸状态中被固定,因此增加了毛皮对毛皮板的压力。通过减少毛皮板的圆周,毛皮将更易于从毛皮板移除。

然而,截至目前所使用的毛皮板在圆周上的仅具有受限的变形,其特征在于仅圆周表面的有限部分移动/可以缩减。尽管根据现有技术的毛皮板可以改变总周长并由此使毛皮松弛,但已经被本申请人注意到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在毛皮板的表面或圆周还未缩减的地方,毛皮可能仍然相当牢固地粘在毛皮板上。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简化从皮毛板移除皮毛并避免皮毛由于干燥和伸展而粘附在皮毛板上的情况的技术,并且同时确保皮毛板保持基本椭圆圆周,以便将皮毛的向内定向的压力均匀地分配在皮毛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优势在于皮毛板可以被锁定在扩张位置,以及在所述扩张位置和缩小位置之间的移动可使用非常小的力非常准确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皮毛板可以被改造为适应皮毛的不同尺寸和形状。



技术实现要素:

由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呈现的上述目的、上述特征和上述优点与众多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一起,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一种用于容纳动物毛皮的狭长的毛皮板获得,所述毛皮板限定了钝端和相对的尖端并限定了二者之间的纵向方向,该毛皮板还限定了垂直于该纵向方向的第一径向方向和垂直于该纵向方向和该第一径向方向的第二径向方向,该毛皮板在所述钝端包括第一部分,以及在所述尖端包括相对的第二部分,

该第一部分包括:

第一壁部,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限定了第一向外定向表面、第一向内定向表面、第一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一致动件,

第二壁部,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限定了第二向外定向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向内定向表面的第二向内定向表面、第二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二致动件,

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具有相同的构造,

所述第一向内定向表面和所述第二向内定向表面一起限定了沿纵向方向的第一腔,

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限定了:

收缩状态,在该收缩状态中所述第一壁部的纵向边缘与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纵向边缘并列定位,以及

扩张状态,在该扩张状态中所述第一壁部的第一纵向边缘和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纵向边缘相对于所述收缩状态沿所述第一径向方向和/或沿所述第二径向方向彼此远离地位移,以及

第一狭长核心件,在所述第一腔内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移动,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壁部的所述第一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一配合件和与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第二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配合件,用于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来允许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有选择地限定所述收缩状态或所述扩张状态,以及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

第三壁部,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限定了第三向外定向表面、第三向内定向表面、第三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三致动件,

第四壁部,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限定了第四向外定向表面、面对所述第三向内定向表面的第四向内定向表面、第四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四致动件,

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具有相同的构造,

所述第三向内定向表面和所述第四向内定向表面一起限定了沿纵向方向的第二腔,

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限定了:

所述纵向方向上的非延伸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并列定位,并且第三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四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分别构成了所述第一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二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的延伸部,以及

延伸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沿纵向方向隔开,而第三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四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没有分别构成所述第一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二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的延伸部,以及

第二狭长核心件,在所述第二腔内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移动,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包括与所述第三壁部的所述第三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三配合件和与所述第四壁部的所述第四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四配合件,用于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来允许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有选择地限定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所述非延伸状态或所述延伸状态。

由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呈现的上述目的、上述特征和上述优点与众多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一起,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通过一种用于容纳动物毛皮的狭长的毛皮板获得,所述毛皮板限定了钝端和相对的尖端并限定了二者之间的纵向方向,该毛皮板还限定了垂直于该纵向方向的第一径向方向和垂直于该纵向方向和该第一径向方向的第二径向方向,该毛皮板在所述钝端包括第一部分并在所述尖端包括相对的第二部分,

在所述尖端限定了开放端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

第一壁部,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限定了第一向外定向表面、第一向内定向表面、第一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一致动件,

第二壁部,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限定了第二向外定向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向内定向表面的第二向内定向表面、第二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二致动件,

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具有相同的构造,

所述第一向内定向表面和所述第二向内定向表面一起限定了沿纵向方向的第一腔,

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限定了:

收缩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壁部的纵向边缘与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纵向边缘并列定位,以及

扩张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壁部的第一纵向边缘和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纵向边缘相对于所述收缩状态沿所述第一径向方向和/或沿所述第二径向方向彼此远离地位移,以及

第一狭长核心件,在所述第一腔内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移动,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壁部的所述第一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一配合件和与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第二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配合件,用于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来允许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有选择地限定所述收缩状态或所述扩张状态,以及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

闭合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开放端并且限定了:

在纵向方向上的非延伸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闭合件与所述第一部分并列定位,以及

延伸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闭合件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纵向方向隔开,以及

第二狭长核心件,连接于所述闭合件并在所述第一腔内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移动以有可选择地在所述纵向方向上限定所述非延伸状态或所述延伸状态。

毛皮板应当具有适于容纳诸如貂或狐的动物的毛皮的整体大小。毛皮板一般具有纵向方向上逐渐变细的基本椭圆圆柱形状。通过在纵向方向上拉引到毛皮板上将毛皮施加到毛皮板上,同时毛皮板采取其扩张状态。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毛皮袋可以用于毛皮和毛皮板之间以便从毛皮移除脂肪物质。所述壁部一般包括大量的孔或喷嘴,以允许通风空气从毛皮板内部的腔穿过毛皮向外部通风。

第一和第二狭长核心件可以以任何构造和定位位于第一腔内,并在狭长毛皮板的特定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过渡处接合,以允许通过致动第一核心件与第一核心件的致动独立地操作第二狭长核心件。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毛皮板的当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在优选为第一狭长核心件内的贯穿通道的通道中延伸到钝端。在钝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狭长毛皮板优选具有现有技术公知为“短粗突出件”的自由延伸的连接件,用于将毛皮板连接至处理毛皮的设备,该设备构成所谓鞣皮机并且也用于连接在上面放置毛皮的毛皮板和将其布置在直立位置,在该直立位置中,毛皮板接收在由以下机器构成的干燥设备上,所述机器中的孔眼被设置用于接收所述连接件并用于允许空气吹进毛皮板的第一腔内以完成对毛皮板上接纳的毛皮的干燥。

第一和第二壁部一起限定了毛皮板基本椭圆形的外圆周,通过其各自向外朝向的表面,这样的外圆周适于并调节为用于容纳动物毛皮。向内朝向的表面可以优选限定了凹形,该表面一起限定了毛皮板的腔。壁部一般由塑料制成。壁部进一步在圆周方向上由纵向边缘限定。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狭长毛皮板中,位于第一腔内的第一狭长核心件可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壁部在纵向方向上移动。当在第一腔内在纵向方向上移动第一核心件时,壁部的致动件和第一核心件的配合件相互作用。所述配合件与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一起在纵向方向上移动,而致动件随同各自的第一和第二壁部在任意径向方向上移动。配合件和致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将配合件的纵向运动转换为致动件的径向运动。

因此致动件和配合件使第一和第二壁部在各自的第一或第二径向方向上朝向彼此移动或远离彼此移动,从而当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壁部在纵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核心件时,使所述腔更小或更大。因此,所述第一和第二壁部可在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收缩状态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壁部已经朝向彼此移动,减少了径向距离从而毛皮板的圆周和腔较小,而在所述扩张状态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壁部已经远离彼此移动,增加了径向距离从而毛皮板的圆周和腔较大。通常,第一狭长核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壁部的向上运动产生了毛皮板圆周的扩张,而第一狭长核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壁部的向下运动产生了毛皮板圆周的收缩。

在不考虑毛皮和毛皮板之间可选地存在的毛皮袋,则壁部的外表面将构成毛皮和毛皮板之间的接触表面。

当处于扩张状态时,毛皮板的圆周较大。在这种状态下,可选地使用毛皮带将毛皮施加到毛皮板。在干燥过程中,毛皮失去脂肪和水分从而轻微收缩。之后,将毛皮从该板上移除可能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将第一和第二壁部朝向彼此移动收缩毛皮板,由第一和第二壁部的外表面限定的毛皮板的圆周将更小,从而允许毛皮从第一和第二壁部的外表面松弛,使得毛皮可以从毛皮板移除。在这种情况下,毛皮板的整个圆周将收缩,有效消除了毛皮粘在毛皮板上的风险。

为了简化第一和第二壁部的重叠并允许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壁部之间的缝隙最小化,第一和第二壁部可以是局部柔性的。尽管经由使用刚性壁部的第一和第二壁部实现毛皮板的扩张和收缩是完全可行的,但在扩张状态下,第一和第二壁部的厚度通常会阻止完全齐平的向外朝向的表面。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壁部中仍要接触毛皮的部分,通过使第一和第二壁部的在收缩状态下要被推到相邻壁部之上和/或之下的部分相对于壁部的将保持暴露于皮毛的部分为柔性,可以使得相邻第一和第二壁部的纵向边缘在扩张状态下充分齐平或连续。

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一致动件和第二致动件构成插脚而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构成槽,例如线性或弯曲槽,其中在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之间引导所述插脚,或者其中,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构成插脚而所述第一致动件和所述第二致动件构成槽,例如线性或弯曲槽,其中在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之间引导所述插脚。

利用由槽来引导插脚的以上引导原理允许壁部进行充分限定的运动。明显的是,相反的构造是同样可行的,即,使第一致动件和第二致动件构成槽,例如线性或弯曲槽,并使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构成由所述槽在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之间引导的插脚,或者其任意组合。狭长核心的纵向运动因此转换为壁部的径向运动。槽/插脚构造也允许壁部和核心的非常方便的闩锁。

采用的另一种引导原理是利用楔形件,该楔形件呈现出一角度并因此在被推动时可以向外滑动。因此,通过倾斜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的纵向运动转换为径向运动。该引导原理优选可以在从所述收缩状态改变为所述扩张状态时使用。

还采用的另一种引导原理是利用致动件,该致动件作用于狭长核心件的位于与待移动壁部相对的侧面。因此,通过典型地利用倾斜件的相互作用,狭长核心件的纵向运动转换为径向运动。该引导原理优选可在从扩张状态改变为收缩状态时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具有拱形,使得第一向外定向表面和第二向外定向表面限定了凸形。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毛皮板的又一实施方式,第三和第四壁部也具有拱形,使得第一和和第三向外定向表面在非延伸状态中构成了连续表面,并且相似地,第二和第四壁部在非延伸状态中构成了连续壁,并且第一和第三向外定向表面以及第二和第四向外定向表面限定了各自的凸形。

利用一个壁部或多个壁部的凸形将使壁部的外表面适应于通常具有圆柱形的毛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包括毛皮板的腔和外面之间的多个通风槽。

可以存在多个通风槽以使得干燥空气可以注入毛皮,以去除毛皮内任何存留的水分,从而减少毛皮的干燥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在毛皮板的腔和外面之间底端限定开口,用于使通风空气进入所述腔。

可以在靠近毛皮板的底端的腔让经由毛皮板注入毛皮并用于减少毛皮干燥时间的干燥空气进入毛皮板。毛皮板的底端通常如上所述可连接至将毛皮板保持在竖直位置并提供干燥空气的干燥单元。

为了提高毛皮板的刚性并允许毛皮板易于连接至干燥单元,毛皮板可以在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均在底端采用相同圆周。这可以通过靠近底端以恒定距离相对于彼此固定连接壁部并使壁部的柔性来确定毛皮板下部的运动来实现。毛皮板的下端通常不被用于容纳毛皮,因为通常将毛皮板制作得比该毛皮板要针对的最长毛皮要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狭长核心件包括与所述底端邻近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狭长核心件在所述底端被弹簧加载并且在第一径向方向上和/或所述第二径向方向上限定了中心化松弛位置和非中心化加载位置,所述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合作的第二突出部,使得当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限定了扩张状态并且狭长核心件限定了中心化相关位置时,第一和第二突出部阻止了狭长核心件的任何纵向运动,然而当狭长核心件限定了非中心化加载位置时,第一和第二突出部允许狭长核心件的纵向运动。

在现有技术的可扩张和可收缩毛皮板中,毛皮板仅因为毛皮板可移动部分的设计和毛皮板可移动部分之间的内部摩擦而维持在扩张状态。摩擦力随着施加在毛皮板上的压力而增加,并且尽管增加的摩擦力即便在毛皮施加了巨大向内压力时也会帮助将毛皮板保持在扩张状态,其也变得很难收缩毛皮板。实验已经表明,在干燥后,当毛皮收缩从而向毛皮板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时,使用者不得不施加巨大的人力来使毛皮板坍缩。这一工作非常冗长并可能导致工伤。

利用合作突出部阻止狭长核心件运动从而阻止毛皮板收缩的上述锁定机构允许毛皮板即便暴露于非常大的向内朝向压力时仍维持在扩张状态下,同时减少了将毛皮板改为收缩状态所需的工作量。所述第一和第二突出部将在狭长核心处于其中心位置时互锁,有效阻止了狭长核心的任何纵向运动,这转而阻止了壁部的任何径向运动。

通过将狭长核心件仅仅暴露于小的径向力,克服了第一和第二突出部之间的摩擦,并且狭长核心件的弹簧常数、来自被干燥毛皮的向内定向的压力将使壁部向内移动以及毛皮板收缩,同时所述狭长核心件在纵向方向上移动,而所述第一突出部被所述第二突出部超过。因为这种机构不依赖于致动件和配合件之间难以确定的内部摩擦,因此其也更少产生意外致动。

明显的是,上述锁定机构可以用于不一定必须包含四个方向扩张的通用型毛皮板。这种毛皮板例如可以限定为容纳动物毛皮的狭长毛皮板,该毛皮板限定了纵向方向,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第一径向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第一径向方向的第二径向方向,所述毛皮板具有壁部和被所述壁部覆盖的狭长核心件,所述壁部能够通过狭长核心件的纵向运动呈现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狭长核心件包括邻近毛皮板底端的第一突出部,所述核心件在底端受弹簧加载,并且在第一径向方向和/或第二径向方向限定中心化松弛位置和非中心化加载位置,所述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合作的第二突出部,使得所述壁部限定了扩张状态并且狭长核心件限定了中心化相关位置时,第一和第二突出部阻止了狭长核心件的任何纵向运动,然而当狭长核心件限定了非中心化加载位置时,第一和第二突出部允许狭长核心件的纵向运动。

可以优选在狭长核心件的底端连接至干燥单元时,例如通过把毛皮板倾斜到一边,从而也利用毛皮板提供的克服第一和第二突出物之间摩擦的手段,实现从扩张状态向收缩状态的改变。

将从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呈现的以上目的、以上特征和以上优点连同众多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通过容纳动物毛皮的狭长毛皮板的制造方法获得,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限定了第一向外定向表面、第一向内定向表面、第一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一致动件,

设置第二壁部,所述第二壁部限定了第二向外定向表面、第二向内定向表面、第二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二致动件,

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具有相同的构造,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壁部定位为沿纵向方向延伸,使所述第一向内定向表面面对所述第二向内定向表面,一起限定了沿纵向方向的第一腔,

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限定了:

收缩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壁部的纵向边缘与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纵向边缘并列定位,以及

扩张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壁部的第一纵向边缘和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纵向边缘相对于所述收缩状态沿所述第一径向方向和/或沿所述第二径向方向彼此远离地位移,以及

该方法包括:

设置第一狭长核心件,并将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定位在所述第一腔内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移动,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壁部的所述第一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一配合件和与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第二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配合件,用于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来允许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有选择地限定所述收缩状态或所述扩张状态,以及

设置第三壁部,所述第三壁部限定了第三向外定向表面、第三向内定向表面、第三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二致动件,

设置第四壁部,所述第四壁部限定了第四向外定向表面、第四向内定向表面、第四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四致动件,

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具有相同的构造,

将所述第三和第四壁部定位为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使所述第三向内定向表面面对所述第四向内定向表面,以及

使面向所述第四向内定向表面的所述第三向内定向表面一起限定了沿纵向方向的第二腔,

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限定了:

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非延伸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并列定位,并且第三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四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分别构成了所述第一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二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的延伸部,以及

延伸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沿纵向方向隔开,而第三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四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没有分别构成所述第一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二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的延伸部,以及

该方法包括:

设置第二狭长核心件,并将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定位为在所述第二腔内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移动,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包括与所述第三壁部的所述第三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三配合件和与所述第四壁部的所述第四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四配合件,以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来允许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有选择地限定所述非延伸状态或所述延伸状态,并且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和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一起构成了所述狭长毛皮板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三壁部、第四壁部和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一起限定了所述狭长毛皮板的第二部分。

将从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呈现的以上目的、以上特征和以上优点连同众多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通过容纳动物毛皮的毛皮板的制造方法获得,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限定了第一向外定向表面、第一向内定向表面、第一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一致动件,

设置第二壁部,所述第二壁部限定了第二向外定向表面、第二向内定向表面、第二组相对定位的纵向边缘和第二致动件,

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具有相同的构造,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壁部定位为沿纵向方向延伸,并使所述第一向内定向表面面对所述第二向内定向表面,一起限定了沿纵向方向的第一腔,

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限定了:

收缩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壁部的纵向边缘与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纵向边缘并列定位,以及

扩张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壁部的第一纵向边缘和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纵向边缘相对于所述收缩状态沿所述第一径向方向和/或沿所述第二径向方向彼此远离地位移,以及

该方法包括:

设置第一狭长核心件,并将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定位为在所述第一腔内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移动,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壁部的所述第一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一配合件和与所述第二壁部的所述第二致动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配合件,以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来允许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有选择地限定所述收缩状态或所述扩张状态,以及

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和所述第一狭长核心件一起构成了所述狭长毛皮板的第一部分,所述方法设置用于封闭所述第一部分的开放端的闭合件和连接于所述闭合件的第二狭长核心件,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定位为沿所述纵向方向在所述第一腔内延伸,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移动以在所述纵向方向上选择性地限定所述非延长状态或所述延长状态,所述闭合件和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一起构成了所述狭长毛皮板的第二部分,所述闭合件限定了:

在纵向方向上的非延伸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闭合件与所述第一部分并列定位,以及

延伸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闭合件与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纵向方向隔开。

根据第三和第四方面的上述方法可以优选连同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的毛皮板一起使用。所述壁部和所述狭长核心优选制作为不同的模压塑料物品。所述壁部一般扣合在一起。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可以构成扣合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物品。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第一实施方式在非扩张和非延伸状态下的系列示意图;

图2a和2b是分别与图1a和1b系列类似的系列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第一实施方式在非扩张和延伸状态下;

图3a和3b是分别类似于图1a和1b的系列图,示出了也在图2a和2b中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扩张和延伸状态下;

图4a和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第二实施方式在非扩张和非延伸状态下的系列示意图;

图5a和5b是分别类似于图4a和4b的系列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扩张和非延伸状态下;

图6a和6b是分别类似于图5a和5b的系列图,示出了也在图5a和5b中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扩张和非延伸状态下;

图7a和7b是分别类似于图4a和4b的系列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图6a和6b中显示的扩张状态下且进一步在延伸状态下;

图8a、8b和8c是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进一步实施方式的系列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与图4b、5b和7b中分别显示的在扩张和延伸状态的致动中的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以及

图9a和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进一步替换实施方式的系列示意图,包括单个致动器用于在非扩张和非延伸状态与扩张和延伸状态之间的切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毛皮板1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在其收缩或非扩张和非延伸状态下的透视图。图1a所示的毛皮板的左手部分指定为附图标记12并且命名为该毛皮板的第一部分,而所述毛皮板10的右手部分指定为附图标记14并且命名为该毛皮板的第二部分。

毛皮板10的第一部分12由总共三个部件组成,即两个形状相同的壳体部22和24以及第一狭长核心元件26。

各个壳体部22和24分别包括主要低曲率壁部20和21,以及次要高曲率壁部16和18。分别通过假想线17和19,主要低曲率壁部20和21分别与次要高曲率壁部16和18相接。

图1a所示的毛皮板10的第一实施方式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毛皮板10的第一部分12的两个形状相同的壳体部22和24在图1a所示的非扩张和非延伸状态下因相对定位的壳体部20和24的纵向边缘在基本完整的椭圆形横截面的构型中彼此相接而构成几乎完美构造的椭圆形横截面构型。图1a所显示的毛皮板10的第一部分12的椭圆形横截面构型被认为提高了毛皮板10允许在毛皮鞣制之后易于从毛皮板移除毛皮的能力,因为在毛皮板收缩和塌缩状态下毛皮板的外表面几乎是“完美”均衡的,不存在任何显著间断。

毛皮10的第二部分14构成第一部分12的几何延伸部或延续部并且限定了锥形构造,该锥形构造限定了通过闭合件40封闭的尖开放端。第二部分14包括两个壳体部,如同第一部分由壳体部22和24组成一样,然而,在图1a中,仅示出第二部分14的一个壳体部27,其由构成低曲率壁部20几何延伸部的主要壁部28和构成第一部分12的高曲率壁部16的几何延伸部的次要壁部30组成,所述壁部28和30沿作为假想线17的线性延续部延伸的假想线29相接。

第一部分12的内部限定了第一腔,该腔指定了附图标记25,并且第一狭长核心件或杆26位于该腔的中央并限定了中央贯穿通道,该通道中接收另一或第二狭长核心件或杆42,所述第二狭长核心件在其与图1a的左手部分示出的一端相对的一端处与闭合件40的内部隐藏表面相连接。

图1b显示了贯穿图1a的毛皮板10的竖直截面图,公开了第一部分12的第一内腔25并进一步公开了第二部分14的内腔,该腔构成指定为附图标记31的第二内腔。在图1b中,毛皮指定为附图标记44,被接纳于毛皮板10上,并且在第一腔25和第二腔31内,第一狭长核心件26设置有致动件36,用于与第一狭长核心件26的致动件36合作。致动件34和36限定了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用于随着第一狭长核心件26被推向右边,即推入毛皮板10的第一部分12的内腔25中,将壳体部22和24彼此推离。毛皮板10的第二部分14也设置有致动件38,该致动件与第一部分12的致动件36用于同样的目的,即使第二部分的两个壳体部(其中一个指定为附图标记27)被彼此推离以建立扩张状态,这将在下面参考图3a和3b描述。

在图1b中,第二狭长核心件42进一步示出为连接到闭合件40,如图2a和图2b所示,用于使该闭合件40能够被推离毛皮板10的第二部分14的尖端,如图2a和2b的箭头所示出的那样。如图2a和2b所示,通过将闭合件40位移到右边,与图2a显示的松弛状态相比,毛皮44如图2b所示那样被拉伸了。

在图3a和3b中,与图1b所示的第一狭长核心件26的位置相比,随着第一狭长核心件26被位移至右边,毛皮板10被切换至扩张状态,使得致动件39推动或作用于第一部分12的致动件36,使得壳体部22和24彼此推离而建立扩张状态,同时,通过将致动件38彼此推离,如图3b所示,毛皮板的第二部分14的致动件38使毛皮板10的第二部分14的壳体部(其中一个被指定为附图标记27)彼此远离位移。在图3b中,对第一狭长核心件26的位移指定为图3b的左手端的箭头。

在图4a和4b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10的第二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整体被指定为附图标记10i。在图4a和4b中以及剩下的其他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替代实施方式,并且在附图中,分别与前述部件或元件相同的部件或元件指定为相同的上述附图标记,并且不做补充说明,而分别与前述部件或元件用于相同目的的部件或元件指定为相同的附图标记,但分别与前述部件或元件相比,增加了用于标识几何修改或不同几何形状的标志。图4a和4b所示的第二实施例10i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10的不同基本在于,省略了闭合件40并为了实现允许毛皮板10i从图4a和4b所示的非延伸状态延伸的特征,第二狭长核心件42’被接于毛皮板10i’的第二部分14’,以与4a和4b所示的毛皮板10i的非延伸且非扩张状态相比,允许第二部分14’切换至延伸状态。

在图5a和5b中,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第二实施方式10i示出为处于扩张状态,所述扩张状态由第一部分12的致动件36和第一狭长核心件26的致动件39之间的互相作用,进一步与毛皮板10’的第二部分14’的致动件38合作所引起。

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第二实施方式10i从图4a和4b以及还有图5a和5b所示出的非延伸状态位移到其延伸状态通过将毛皮板10’的第二部分14’位移到右边来完成,这将结合图7a和7b中改造的实施方式更详细地说明,其中第一狭长核心件26’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留在毛皮板10’的第一部分12的内腔25中,而第二部分被迫使向右,其中第二狭长核心件在第一狭长核心件26’的内部中被迫使向前。第一狭长核心件26’的分开的第二部分指定为附图标记43。

在图6a和6b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毛皮板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改造的版本整体,指定了附图标记10ii。在图4a、4b、5a和5b所示的第二实施例10i中,从收缩状态或非扩张状态切换到扩张状态是通过位移或推动毛皮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壳体部彼此远离来完成的,而在图6a和6b中示出的改造的实施方式10ii中,从收缩或非扩张状态切换到扩张状态是通过相对于彼此横向位移第一部分12”的壳体部22和24以及还有第二部分19”的壳体部来完成的,如图6a所显示的箭头所表示。为了完成对图6a所示的改造的第二实施方式10ii中的第一部分12”的壳体部22和24还有第二部分14”的壳体部的横向位移,致动件34’和36’横向发挥作用并从图5a显示的竖直推动转换为图6b所示的水平位移。

在图7a和7b中,当通过将第一狭长核心件26’的第二部分43分开、通过把第二部分12’向右推使第二部分14”位移离开第一部分12’时,毛皮板的改造的第二实施方式10ii以其延伸和扩张状态显示,如上面简要讨论的,图4a和4b所显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以及图6a和6b所显示的改造第二实施方式10ii从非延伸切换到延伸状态在两个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描述以相同的方式完成。

在图8a、8b和8c中,示出图4a和4b所示的毛皮板的第二实施方式10’的变形,其中图8所示的变形10iii的第二狭长核心件由具有分别与毛皮板10iii的第一部分12iii和第二部分14iii的致动件36i合作的相反螺纹的杆42iii构成,当第二狭长核心件42ii如图8c的箭头所示被转动或旋转时,所述致动件36i被彼此推离。图8a所示的改造的毛皮板10iii从其图8a所示的收缩或非扩张状态到其扩张状态的扩张是以与以上参考图4b和5b所述的相同方式,即通过壳体部22和24的致动件34i和致动件36i之间还有第二部分14iii的致动件38i和致动件36i之间的合作来完成的。

在图9a和9b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毛皮板的另一实施方式10iv,该实施方式包括由总共五个单独区段构成的分段的第一部分12iv,当两个狭长核心件被合并为单一狭长核心件26iii时,这五个单独区段一起从收缩或非扩张状态切换到扩张状态,并且同时从非延伸状态切换到延伸状态,当狭长核心件26iii的单一致动件36i作用于毛皮板10iv的第二部件14iv的致动件38ii时,所述单一狭长核心件26iii在其前端作用于第二部分14iv。一起构成毛皮板的第一部分的毛皮板10iv的单独区段12iv各自包括单个致动件37,该单个致动件作用于区段12iv的位于所讨论的区段左边的致动件36i,并且与相邻区段的致动件36i合作首先将壳体件彼此推离,然后分别如图3a和6a所示使该壳体部横向位移,并且同时迫使该区段向右,使得分区段元件12iv分开,提供对毛皮板10iv的第一部分的整体加长。

虽然已经参考毛皮板目前优选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虽然可以容易地通过重新配置所讨论的致动件通过变更从收缩或非扩张状态向扩张状态的切换或将毛皮板从非延伸状态向延伸状态的切换对上述实施方式组合,但是本发明的毛皮板可以根据申请人的两个之前申请的欧洲专利申请-2014年12月22日申请的ep14199640.5,公开号ep3037557以及也是2014年12月22日申请的欧洲专利申请ep14199651.2-的教导而进一步改造。

上述欧洲专利申请已经在2015年3月25日提交的国际申请ep2015/056431,公开号wo2015/144774中维持并且要求了上述欧洲专利申请ep14199640.5和ep14199651.2的优先权。上述已公布的申请ep3037557和wo2015/144774在此通过引用被加入。

附图标记列表

10.毛皮板

12.第一部分

14.第二部分

16.次要高曲率壁部

17.假想线

18.高曲率壁部

19.假想线

20.主要低曲率壁部

21.主要低曲率壁部

22.壳体部

24.壳体部

25.第一腔

26.第一狭长核心件

27.壳体部

28.主要壁部

29.假想线

30.次要壁部

31.第二腔

34.致动件

36.致动件

38.致动件

40.闭合件

42.第二狭长核心件

43.第二部分

44.毛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