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射流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2435发布日期:2018-08-01 00:1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蔗汁澄清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超声-射流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澄清工序是制糖过程最关键的环节,澄清的目的是将混合汁中的胶体、色素等非糖份除去。在传统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中,澄清是通过添加so2、石灰乳和磷酸,形成亚硫酸钙沉淀和磷酸钙沉淀从而将糖汁中的胶体、色素等杂质吸附而除去,亚硫酸钙沉淀和磷酸钙沉淀对胶体色素的吸附能力直接影响到澄清效果。目前白砂糖质量相关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的硫熏中和过程存在硫熏强度过高、二氧化硫吸收不完全、积垢多、适应生产能力差、逸出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大气环境等缺点,最重要的是由于中和反应不完全、caso3析出不充分导致清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偏高,最终导致白砂糖成品二氧化硫偏高而使产品降级。

澄清效果受到亚硫酸钙沉淀的吸附性能及沉淀颗粒密度即致密程度的影响,而so2残留则是未参与反应的so2或h2so3,实质上是由中和反应程度和速度决定的,因而,若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加快中和反应速度和加大反应程度,并使沉淀颗粒结实致密,就能够达到提高脱色率、降低糖汁中so2残留量的双重效果。此外,蔗汁的色值高低一方面和澄清效果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蔗汁残留非糖分中有色物的含量有关。如何提高中和反应速度和反应程度,是提高澄清和脱色效果、降低残硫量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声-射流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超声-水力协同空化产生强烈空化效应,对蔗汁(中和汁或石灰汁)进行作用,从而达到强化澄清的效果。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射流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在传统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中,将硫熏中和后的蔗汁通入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对硫熏中和反应进行强化,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包括超声波换能器和射流装置,超声波换能器延伸入射流装置中。

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入口压力为0.2~0.6mpa,出口压力为环境压力。

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或是设置在硫熏中和反应之后、二次加热之前;或是设置在二次加热之后、进入沉降器之前。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射流装置是由文丘里管,沿物料的流动方向,文丘里管依次为入口段、收缩段、喉道、扩散段和出口段,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延伸入文丘里管的入口段或是出口段内产生超声波。

文丘里管收缩段角度α与扩散段角度β的比例为0.5~2,喉道长度l与喉道直径d的比例范围为1.6~3.2。

超声波换能器端面与文丘里管喉道之间的距离h1为10~45mm。

本发明的另一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射流装置是由外壳和孔板构成,孔板安装在外壳内将外壳分隔为反应前段和反应后段,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延伸入外壳的反应前段或反应后段内产生超声波,反应前段开有物料入口,反应后段开有物料出口。

所述的孔板厚度与通孔孔径的比值为1.6~5,孔板上开有通孔的数量至少为1个,超声波换能器端面与孔板之间的距离h2为5~30mm。

所述的传统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是酸性亚硫酸法、碱性亚硫酸法、中性亚硫酸法或者是磷酸亚硫酸法。

本发明的原理:空化其具有以下特点:(1)剧烈的湍流效应。空化效应能够产生的剧烈的湍流效应,而空化由于压力剧烈振荡又能够产生比超声空化和水力空化大得多的湍流效应,从而使蔗汁中各种成分极快混合,如使得中和汁中磷酸根、钙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快速混合,从而加快反应速度和加大反应程度,同时使得沉淀颗粒均匀、密实,并加大沉淀颗粒与蔗汁中非糖分接触的机会,达到提高澄清效果的作用。(2)自由基效应。空化产生强烈的空化效应,由于空化泡溃灭过程时间极短,空化汽泡在崩溃的瞬间,会在其周围的极小空间范围内产生局部高温(高达5000k)和局部高压(可达50mpa),汽泡的水蒸汽等在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下裂解为·oh、ho2·和·o等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能够对糖汁的色素分子的双键氧化而断裂,将原有的有色物质分子破坏生成分子量较低、含双键较少,而且不能再缩聚成有色物的物质。

然而,在申请人已申请的超声强化蔗汁澄清的发明专利中(一种超声强化蔗汁澄清方法,zl200910310203.x;一种强化硫熏中和反应的制糖澄清工艺方法,zl200710052895.3),所采用的方法虽然对蔗汁澄清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然而,虽然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强度高,但其空化阈值较高,产生空化作用所需的能耗相对较高,输入的总能量中转换为空化能量的效率低,且其空化作用的空间范围小,难于实现规模化;射流与超声空化对过程强化的原理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形成空化泡的手段上。研究结果显示,射流的能量利用率明显高于超声空化,而且由于空化泡和液体一起作整体运动,因此可在大范围内形成一个比较均匀的空化强化场,并且其具有简便易行、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因此,射流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优势。

相对于超声空化,射流具有诸多优势,但在空化泡的振荡频率方面,射流可调范围远小于超声空化;另一方面,基于文丘里管的射流作用强度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将两种空化产生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得到高效率、低能耗的空化效果。

本发明的强化蔗汁澄清的效果与现有单独超声强化蔗汁澄清技术或射流强化蔗汁澄清技术相比,在相同的能量消耗作用下,澄清效果有明显的提高,至少提高70%以上,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优势。

蔗汁通过超声-水力协同空化强化装置进行硫熏中和反应,或中和汁通过超声-射流强化装置作用,可以达到如下效果:

(1)残留的so32-含量低。

硫熏中和后经过沉降澄清得到的蔗汁中so32-的含量,直接影响到白砂糖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品质量意识的提高,白砂糖的二氧化硫含量要求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因此如何有效减少白砂糖中二氧化硫含量,是糖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生产出现波动时更加容易产生二氧化硫含量超标的情况。本发明的实施,使蔗汁硫熏中和反应在空化强化装置进行,空化强化装置中产生强烈的空化效应。空化的聚能效应能给过饱和溶液提供能量,提高整个系统的振动能,在极小的空间和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冲击波和射流,并且界面效应降低了结晶能,使沉淀的生成和长大速率提高几个数量级,结果是so32-和ca2+过饱和溶液在介稳区(较低过饱和度)就可以实现caso3沉淀的形成和长大,大大降低了溶液体系中so32-的含量,从而为最终降低白砂糖成品中的残硫量提供了必要条件。超声-射流协同空化使得其强化效果比单独的超声空化或射流强化作用更加显著。

(2)残留的ca2+含量低。

糖汁残留ca2+含量高,一方面会导致产品灰分高,降低产品的质量,同时糖汁中无机物的含量高,会使造蜜率升高,糖分收回率降低;另一方面,糖汁中残留的ca2+等无机盐,会使设备管道积垢严重,降低传热效率,增加能耗和降低生产效率。本发明的实施,由于协同空化产生强烈的湍流效应使得so32-和ca2+过饱和溶液在介稳定区就可以实现caso3沉淀的形成和长大,大大降低了溶液体系中ca2+的含量,从而避免了由于蔗汁中残留ca2+较多而导致的诸如产品灰分高、糖分收回率降低、增加设备管道的积垢等不利影响。

(3)反应速度快,沉淀颗粒结实,吸附性能好。

在制糖澄清过程,主要是靠so32-和ca2+反应形成caso3沉淀以及po43-和ca2+反应形成ca3(po4)2沉淀从而将糖汁中的胶体、色素吸附而除去。亚硫酸钙沉淀和磷酸钙沉淀对胶体色素的吸附能力直接影响到澄清脱色效果,而沉淀颗粒的结实程度,即密度大小又直接影响到其沉降性能。在超声-射流条件下,形成的高度湍流等效应,使得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混合作用,加速反应离子的充分接触,从而使得反应速度加快,同时使得生成的沉淀颗粒结实,沉降速度快,泥汁体积少,过滤性能好。另一方面,由于反应速度快,形成的沉淀颗粒表面新鲜,颗粒对蔗汁中胶体、色素等杂质等吸附能力强,提高了蔗汁的澄清脱色效果。此外,so32-和ca2+反应形成caso3沉淀的反应速度快,会使得so2吸收充分,提高so2的利用率;同时,so2的快速稳定吸收还会使体系ph维持稳定,避免由于局部过酸使蔗糖转化,造成蔗糖损失,或局部过碱会使还原糖分解,影响蔗汁质量。

(4)产生的沉淀颗粒均匀。

so32-和ca2+反应形成caso3沉淀颗粒以及po43-和ca2+反应形成ca3(po4)2沉淀颗粒的大小均匀性影响到颗粒在沉降器中沉降的稳定性及均衡性。如果颗粒不均匀,会造成沉降器中沉降不均匀,局部沉降过快或过慢,严重时还可能使沉降器中出现对流翻滚情况,造成沉降效果变差,降低清净效率。因而,caso3沉淀颗粒大小均匀性是保证或提高沉降效果从而提高清净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发明的实施,使得硫熏中和反应体系在高湍流状态及“空化”效应的作用下,so32-和ca2+反应形成caso3沉淀颗粒以及po43-和ca2+反应形成ca3(po4)2沉淀颗粒尺寸范围分布较窄,颗粒均匀,增加了蔗汁澄清过程的稳定性,提高澄清效果。

(5)糖汁色值降低。

处理后糖汁色值低,从而使成品白砂糖的色值低,产品质量高。白砂糖色值受到糖浆质量以及操作条件的影响,因而糖汁的色汁直接影响到白砂糖的色值。通过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强化处理的糖汁,极大地降低了糖汁的色值,提高了白砂糖的质量。

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实施,使so32-和ca2+的浓度在比常规情况下低得多时,即过饱和系数很小时,便能够形成较多的沉淀,使so2和ca2+的反应更加充分,同时反应速度大大加快,使沉淀颗粒比常规情况下更加大且致密,结果一方面使得糖汁中残留的so2、ca2+降低,提高成品白砂糖的质量;另一方面又使糖汁的色值显著降低。相比于传统的工艺,通过超声-射流强化,取得如下效果:

(1)糖汁中残留的so2、ca2+降低30%以上;

(2)清汁纯度提高1.5%以上;

(3)脱色率提高6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工艺流程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工艺流程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1使用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本发明实施例1使用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本发明实施例2使用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本发明实施例2使用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本发明之孔板结构示意图(设置有1个通孔)。

图8:本发明之孔板结构示意图(设置有3个通孔)。

图中箭头表示蔗汁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是,在传统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可以是酸性亚硫酸法、碱性亚硫酸法、中性亚硫酸法或者是磷酸亚硫酸法等)中,将硫熏中和后的蔗汁通入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对硫熏中和反应进行强化,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包括超声波换能器和,超声波换能器延伸入射流装置中。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一种超声-射流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在传统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中,将硫熏中和后的蔗汁通入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对硫熏中和反应进行强化,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设置在硫熏中和反应之后、二次加热之前(如图1所示),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如图3或图4所示)是由射流装置和超声波换能器1构成,所述的射流装置是文丘里管2沿物料的流动方向,文丘里管依次为入口段21、收缩段22、喉道23、扩散段24和出口段25,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延伸入文丘里管的入口段或是出口段内产生超声波。文丘里管收缩段角度α与扩散段角度β的比例为0.5~2,喉道长度l与喉道直径d的比例范围为1.6~3.2。超声波换能器端面与文丘里管喉道之间的距离h1为10~45mm。

附表1:实施例1文丘里管几何参数。

附表1仅是实施例1文丘里管尺寸的几种实施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

实施例2:一种超声-射流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在传统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中,将硫熏中和后的蔗汁通入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对硫熏中和反应进行强化,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设置在二次加热之后、进入沉降器之前(如图2所示),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如图5或图6所示)是由超声波换能器1和射流装置构成,所述的射流装置是由外壳3和孔板4构成,孔板安装在外壳内将外壳分隔为反应前段31和反应后段32,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延伸入外壳的反应前段或反应后段内产生超声波,反应前段开有物料入口33,反应后段开有物料出口。所述的孔板厚度与通孔孔径的比值为1.6~5,孔板上开有通孔41的数量至少为1个,超声波换能器端面与孔板之间的距离h2为5~30mm。

附表2:实施例2射流装置的孔板几何参数。

附表2仅是实施例2射流装置的孔板尺寸的几种实施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

作为一种变换,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采用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可以交换使用,即实施例1可以使用实施例2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实施例2也可以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入口压力为0.2~0.6mpa,出口压力为环境压力(即大气压左右)。

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类型不限于压电超声换能器、磁致超声换能器、气介超声换能器、聚焦超声换能器、流体动力型超声换能器、扭转振动超声换能器、弯曲振动超声换能器、检测超声换能器等,还可以是符合使用要求的其他类型超声换能器。

本发明与传统工艺、超声强化工艺、水力空化强化工艺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上表中,超声强化蔗汁澄清的工艺、水力空化强化蔗汁澄清的工艺分别是采用超声波换能器、水力空化装置(如文丘里管)替代本发明的超声-射流强化装置,其他参数均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