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682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特别但不限于应用于感染科。



背景技术:

医院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度集中的地方,而接触方式是疾病传染的主要渠道。为了避免通过接触方式的病菌传播,在医疗卫生防护等方面都会使用一次性手套。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次性手套性能单一,大多是一层塑料材料制作而成,容易产生撕裂现象以及塑料破裂等现象,尤其是医生在为病人手术或者看病过程中如手套破裂容易产生感染尤其是传染病患者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医生。因此这类手套很难满足日益复杂的医疗环境。

此外,对于感染科的医生在日常门诊工作或者手术过程中,给病人使用后的针头或者利器,有可能由于病人挣扎等情况时,针头或者利器会刺破或者划破手套并伤及医护人员,此时会将病毒或者细菌传染给医护人员。若此时的病人是艾滋患者或者肝病患者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医护人员也感染该疾病,造成严重的后果。

并且,现有技术的医用手套透气性差,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后会导致大量出汗,同时还会造成细菌滋生。

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密封耐磨外层、防刺破层、透气层、密封韧性内层以及抗菌层组成,所述手套本体上五个手指腹处设有防滑浮点,所述手套本体手背面设有一个粘贴板。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其密封耐磨外层可以保证手套坚实耐用,防刺破层具有高密度和硬度强度可以有效防止被针头刺破或者玻璃等利器刺破或划破。而透气层可以有效的减少长期佩戴手套造成的出汗情况,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性。此外,密封韧性内层可以通过高韧性起到缓冲和泄力作用且进一步保证不会被针头刺破或者玻璃等利器刺破或划破,同时能给佩戴者更舒适的感受和更好的保护,抗菌层可以对病毒和细菌进行杀伤,以确保使用的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同时也可以避免使用者汗液造成的细菌滋生。另,指腹处的浮点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在操作过程种的打滑现象,保证操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所述密封耐磨外层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低密度聚乙烯:60-90份

硫酸钠:1-3份

氯化羟铝二元醇:2-3份

油酸钠:1-5份

聚氨基甲酸酯:15-20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所述防刺破层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丙烯酸树脂:30-50份

铁钴合金砂粒:5-12份

纳米二氧化硅:3-10份

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5-20份

聚氨基甲酸酯:10-15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所述透气层为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为立体六边形,包括蜂窝孔和侧壁。透气层设计合理,透气效果好,舒适性佳。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所述透气层包括以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天然橡胶:15-25份

贝壳粉:10-15份

纳米碳酸钙:8-16份

椰子油酸单乙醇酰胺:5-12份

菊酸乙酯:2-7份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6份

聚碳化二亚胺:0.5-3份

聚乙烯醇:4-8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所述密封韧性内层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聚丙烯:30-40份

硫酸钠:1-3份

聚氯乙烯:2-3份

淀粉:0.5-0.7份

聚氨基甲酸酯:10-20份

纳米锌:0.5-0.9份

硅藻土:6-12份

菊酸乙酯:2-7份

亚硫酸钠:1-2份

n-苯基-1-萘胺:1-3份

顺丁橡胶:0.5-1.5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所述抗菌层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甲壳胺:10-15份

粘杆菌素:3-12份

苯扎氯铵:2-8份

甘油:2-5份

柠檬酸:10-15份

双烷基季铵盐:6-12份

聚氨基甲酸酯:2-6份。

各种配方组成组分合理,绿色环保,效果好,应用方便。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所述防滑浮点的颗粒直径为0.1-0.5mm,椭圆形排列。设计合理,防滑效果好。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所述密封耐磨外层为绿色或蓝色,所述抗菌层为白色。可以快速的区分正反面和左右手,方便快速佩戴。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所述的粘贴板与密封耐磨外层手背面紧密相连,粘贴板上设有磁石粉。可以将不用的针头吸附在手套背面,防止针头等碎小金属器械在操作过程中遗落。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可以有效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且透气性和舒适性好,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手心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手背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透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手套本体、1密封耐磨外层、2防刺破层、3透气层、31蜂窝孔、32侧壁、4密封韧性内层、5抗菌层、6防滑浮点、7粘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0,所述手套本体10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密封耐磨外层1、防刺破层2、透气层3、密封韧性内层4以及抗菌层5组成。另,如图2所示,所述手套本体10上五个手指腹处设有防滑浮点6,所述防滑浮点5的颗粒直径为0.1mm,椭圆形排列。并且,如图3所示,所述手套本体10手背面设有一个粘贴板7,与密封耐磨外层1手背面紧密相连,粘贴板7上还设有磁石粉。

其中,所述密封耐磨外层1为绿色,所述抗菌层5为白色。密封耐磨外层1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低密度聚乙烯:60份

硫酸钠:1份

氯化羟铝二元醇:2份

油酸钠:1份

聚氨基甲酸酯:15份。

防刺破层2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丙烯酸树脂:30份

铁钴合金砂粒:5份

纳米二氧化硅:3份

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5份

聚氨基甲酸酯:10份。

如图4所示,透气层3为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为立体六边形,包括蜂窝孔31和侧壁32。并且,所述透气层3包括以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天然橡胶:15份

贝壳粉:10份

纳米碳酸钙:8份

椰子油酸单乙醇酰胺:5份

菊酸乙酯:2份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

聚碳化二亚胺:0.5份

聚乙烯醇:4份。

密封韧性内层4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聚丙烯:30份

硫酸钠:1份

聚氯乙烯:2份

淀粉:0.5份

聚氨基甲酸酯:10份

纳米锌:0.5份

硅藻土:6份

菊酸乙酯:2份

亚硫酸钠:1份

n-苯基-1-萘胺:1份

顺丁橡胶:0.5份。

抗菌层5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甲壳胺:10份

粘杆菌素:3份

苯扎氯铵:2份

甘油:2份

柠檬酸:10份

双烷基季铵盐:6份

聚氨基甲酸酯:2份。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0,所述手套本体10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密封耐磨外层1、防刺破层2、透气层3、密封韧性内层4以及抗菌层5组成。另,如图2所示,所述手套本体10上五个手指腹处设有防滑浮点6,所述防滑浮点5的颗粒直径为0.5mm,椭圆形排列。并且,如图3所示,所述手套本体10手背面设有一个粘贴板7,与密封耐磨外层1手背面紧密相连,粘贴板7上还设有磁石粉。

其中,所述密封耐磨外层1为蓝色,所述抗菌层5为白色。密封耐磨外层1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低密度聚乙烯:90份

硫酸钠:3份

氯化羟铝二元醇:3份

油酸钠:5份

聚氨基甲酸酯:20份。

防刺破层2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丙烯酸树脂:50份

铁钴合金砂粒:12份

纳米二氧化硅:10份

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20份

聚氨基甲酸酯:15份。

如图4所示,透气层3为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为立体六边形,包括蜂窝孔31和侧壁32。并且,所述透气层3包括以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天然橡胶:25份

贝壳粉:15份

纳米碳酸钙:16份

椰子油酸单乙醇酰胺:12份

菊酸乙酯:7份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份

聚碳化二亚胺:3份

聚乙烯醇:8份。

密封韧性内层4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聚丙烯:40份

硫酸钠:3份

聚氯乙烯:3份

淀粉:0.7份

聚氨基甲酸酯:20份

纳米锌:0.9份

硅藻土:12份

菊酸乙酯:7份

亚硫酸钠:2份

n-苯基-1-萘胺:3份

顺丁橡胶:1.5份。

抗菌层5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甲壳胺:15份

粘杆菌素:12份

苯扎氯铵:8份

甘油:5份

柠檬酸:15份

双烷基季铵盐:12份

聚氨基甲酸酯:6份。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的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0,所述手套本体10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密封耐磨外层1、防刺破层2、透气层3、密封韧性内层4以及抗菌层5组成。另,如图2所示,所述手套本体10上五个手指腹处设有防滑浮点6,所述防滑浮点5的颗粒直径为0.3mm,椭圆形排列。并且,如图3所示,所述手套本体10手背面设有一个粘贴板7,与密封耐磨外层1手背面紧密相连,粘贴板7上还设有磁石粉。

其中,所述密封耐磨外层1为蓝色,所述抗菌层5为白色。密封耐磨外层1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低密度聚乙烯:70份

硫酸钠:2份

氯化羟铝二元醇:2.5份

油酸钠:3份

聚氨基甲酸酯:16份。

防刺破层2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丙烯酸树脂:40份

铁钴合金砂粒:8份

纳米二氧化硅:6份

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15份

聚氨基甲酸酯:12份。

如图4所示,透气层3为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为立体六边形,包括蜂窝孔31和侧壁32。并且,所述透气层3包括以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天然橡胶:20份

贝壳粉:12份

纳米碳酸钙:9份

椰子油酸单乙醇酰胺:10份

菊酸乙酯:5份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

聚碳化二亚胺:2份

聚乙烯醇:6份。

密封韧性内层4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聚丙烯:35份

硫酸钠:2份

聚氯乙烯:2.5份

淀粉:0.6份

聚氨基甲酸酯:12份

纳米锌:0.6份

硅藻土:8份

菊酸乙酯:5份

亚硫酸钠:1.5份

n-苯基-1-萘胺:2份

顺丁橡胶:0.9份。

抗菌层5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甲壳胺:12份

粘杆菌素:6份

苯扎氯铵:5份

甘油:3份

柠檬酸:12份

双烷基季铵盐:9份

聚氨基甲酸酯:4份。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的高安全性透气型防刺破医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0,所述手套本体10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密封耐磨外层1、防刺破层2、透气层3、密封韧性内层4以及抗菌层5组成。另,如图2所示,所述手套本体10上五个手指腹处设有防滑浮点6,所述防滑浮点5的颗粒直径为0.4mm,椭圆形排列。并且,如图3所示,所述手套本体10手背面设有一个粘贴板7,与密封耐磨外层1手背面紧密相连,粘贴板7上还设有磁石粉。

其中,所述密封耐磨外层1为绿色,所述抗菌层5为白色。密封耐磨外层1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低密度聚乙烯:60份

硫酸钠:1份

氯化羟铝二元醇:3份

油酸钠:5份

聚氨基甲酸酯:17份。

防刺破层2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丙烯酸树脂:50份

铁钴合金砂粒:5份

纳米二氧化硅:8份

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10份

聚氨基甲酸酯:10份。

如图4所示,透气层3为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为立体六边形,包括蜂窝孔31和侧壁32。并且,所述透气层3包括以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天然橡胶:25份

贝壳粉:15份

纳米碳酸钙:8份

椰子油酸单乙醇酰胺:9份

菊酸乙酯:5份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

聚碳化二亚胺:0.5份

聚乙烯醇:4份。

密封韧性内层4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聚丙烯:40份

硫酸钠:3份

聚氯乙烯:2份

淀粉:0.6份

聚氨基甲酸酯:15份

纳米锌:0.8份

硅藻土:8份

菊酸乙酯:5份

亚硫酸钠:2份

n-苯基-1-萘胺:3份

顺丁橡胶:0.5份。

抗菌层5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甲壳胺:12份

粘杆菌素:8份

苯扎氯铵:2份

甘油:5份

柠檬酸:10份

双烷基季铵盐:12份

聚氨基甲酸酯:4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